书城励志工作要有好心态
6441100000007

第7章 好工作不是“跳”出来的

工作压力是由你工作或与工作直接有关的因素所造成的应激。例如,你工作负担过重、变换生产岗位、时间压力、工作责任过大或改变、机器对人要求过高、工作时间不规律、倒班、工作速度由机器确定、上班过远、工作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不良等。研究表明,这些因素是你工作人员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应激。

压力是一种动态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你要面对与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相关的机会、限制及要求,并且这种动态情境所产生的结果被认为是重要而又不确定的。

压力是你对各种刺激做出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综合模式。与压力相关的几种主要因素是压力源、个体对压力源的认知和紧张状态。

你的生活步调快,得失之间也变得鲜明无比,加上人际间竞争的复杂化,若稍有心理调适不当或外在支持无法配合,极易落入压力的恶性循环中。某公司一线员工何云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

在别人看来,何云的工作还算不错,拿着稳定的薪水,一天八个小时,加班还有加班费,可何云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一潭死水。

“每天都是例行公事,日复一日地干着同样的活,要求零差错,工作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何云说,每天早晨去上班时她都感到很痛苦,可是要真正放弃这份工作却又舍不得。

每天都是例行公事,日复一日的重复,让何云充满了压力。这是许多一线员工面临的真实境况。那么,最常见的工作压力来源有哪些呢?

工作压力的潜在来源有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经济、政治和技术因素。组织内有许多因素也能引起你压力感,例如,所做的不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或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工作负担过重,同时令人讨厌,难以相处的老板等,都会给员工带来压力。压力因素具有可加性,压力是逐步积累和加强的。每一个新的持续性的压力因素都在增强个体的压力水平。

你应当注意,某些特质的工作引起的压力较大:

具有时间压迫性及人际竞争性的工作,如业务工作及定期有业绩会报工作者,容易对你产生压力。

需频繁调动工作地点及内容的工作,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及新同事会对你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

缺乏伙伴的工作环境,压力及责任较少有人可以共同承担,一旦有事,只能独自承受,让你压力难以排解。

缺乏社会认同感、社会价值观评价较差等级的工作,也易导致你长期缺乏自我认同感、成就感,以及缺少满足心理上需求,这也包括工作前瞻性等因素。

作息不正常的工作,如轮班、熬夜、时差多等工作,容易影响你的生理时钟,造成内在失调,相对的危险性也会增高许多。

其实从更广的角度来检视,你承受的压力来源除了外在工作本身,还应该包括你自己的认知系统。

总体来说,易焦虑、紧张、要求完美、缺乏弹性的员工,容易感受到职场上较多的压力。缺乏工作同事或领导体恤、家庭和谐与支持力量强弱、其他社交网络多寡与否,都将会威胁你情绪,并有决定性的影响。

另外,还有压力累积频度的问题。压力累积频度指的是在某一段时间内累积的总压力事件,举例来说,若你在同一周内被降职,更换工作地点,加上身体微恙,老婆生产,小孩同时出车祸,可想而知你在单位时间内的压力强度。

总之,压力是你永远不能避开的一个问题,可以说完全没有压力的工作是没有。不过,你可能对于压力的认识却并非全如人意,甚至还存在着许多的误解。

比如:你最近有工作压力,但这很自然,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你没有压力,可能说明你没把工作当回事。你可以少担任一些工作来缓解压力。或者让你干得更多,这样你就不会老落在别人后面。让你去上上压力管理的课程就搞定了。这些观点,你是不是也多多少少都有些呢?

其实,所有这些观点都是有问题的。好员工一定会对工作压力有清醒的认识,不会轻易让自己走进工作压力的误区,影响自己的日常工作。现在你可以看一下,对于工作压力的常见误解都有哪些,你是不是还不知道这些误区呢!

压力说明你受重用

压力是很平常的事情,这说明你受到重用,压力会让你干得更好。有些人觉得如果自己不加班,不显得很忙就没法向公司表明自己多么重视工作。

实际上,工作压力要么说明你的工作有问题,要么说明你有问题。更糟糕的是,压力会降低你的工作效率、沟通效率和决策能力。觉得有压力才是好事对员工对公司对个人都不好。

带着希望去工作

你有些员工一周工作80小时也不觉得有压力,你有些员工工作30小时就完蛋了。

工作压力和工作事件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你觉得工作很有意思,为工作而感到自豪,可能一周干100小时也没问题。一个乏味无聊的工作,一周做30小时就胃口倒尽了。

少干点可以缓解你的压力

你感到压力的员工需要的是增加自己的能力和对工作的自信,暂时减少工作可以缓解一些压力的症状,但不久就会适得其反。当你重返岗位,会变得更脆弱,不堪一击。

暂时减少工作量其实什么作用也没有起到,你总有一天会回到过去的状态,恶性循环。

多干点可以缓解你的压力

你有压力是因为你落后了,多干点赶上他们你就没有压力了!

工作压力不是因为落后了,而是因为你在乎你是不是落后了。在大多数企业里,大家常常会赶不上进度。真正的原因是工作太多了,就算你做完了也会被分配更多的工作。

偶尔突击一下没什么关系。如果天天突击就变成习惯性加班了。这种情况下,更努力的工作不是你解决压力的良药,反而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

关注压力会缓解你的压力。

有研究表明,一些上过这些培训的员工比上之前感到压力更大,过渡关注压力可能制造更多的压力。

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压力

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压力因人而异,同样的事情对你来说是压力,在别的员工身上却未必,你每个人对压力的反应也完全不同。

工作压力肯定是有害的

按这个观点,零压力就能让你开心健康,错!压力之于人就像张力之于琴弦:张力太小,乐声沉闷无力;张力太大,则声音刺耳紧张。有这样一个事例可以证明:

1990年7月,来自湖北武穴市的黄刚经过五年的苦读,以优良毕业生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毕业,来到车城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公司。公司分配他到发动机厂,这和他想去技术中心的愿望不一致。

面对压力怎么办,黄刚没有退缩,而是以一颗平常心接受了这一现实。可是未曾料到,正是这一步,奠定了他的事业基础。

面对这位新分配来的身高不到一米七零、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看起来还有些文弱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装配车间里的工人们想考验考验这位新来的年轻人,班长对黄刚说,车间里某某岗位你愿意不愿意干?这可是很吃苦的活,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面对压力,黄刚当时想了一下说,我试试看吧!

分配给黄刚的是用600mm长的力矩扳手拧200Nm的螺栓力矩,一台发动机有7组14个螺栓,每天要装三百多台。对于一个没有干过多少体力活的大学生来说,的确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可是,黄刚一干就是七个月,他顶住了压力,由一名新手,成了一名熟练的工人,他拧的螺栓扭矩很标准,控制得恰到好处。

前一道工序的工人生病,黄刚就干两个人的活,工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知道“小黄刚是好样的。”

久而久之,黄刚成了车间里的一张王牌,有什么事,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找黄刚。从此,黄刚一步步迎着压力,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黄刚大学毕业,分配的工作不对口,干得还是又苦又累的一线员工,但是他让压力变成了自己进步的动力,不但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一个熟练工人,而且成了车间的王牌,由此可见,压力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啊!适当的压力,还会成为你成长的一个助推剂。

压力可以是死亡之吻,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剂调味料,关键是你怎样去掌控它。处理好压力能让你做事效率倍增,心情愉快,处理得不好会伤身甚至危及生命。

夯实基础,积累资本

事实并非如此。你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做好规划,就不会让压力打垮。有效的计划包括确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和优先次序,你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做好之后继续着手略为复杂一点的问题。如果对压力的处置不当,你只会觉得无处着手,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感觉压力似乎无处不在。

最流行的减压法就是最好的

这并不不尽然。根本不存在人人适用的有效减压办法,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你的生活不同,环境不同,对压力的反应也不同。惟有非常全面的减压方案才能满足众多不同的个人需求。

你没有症候就是没有工作压力

没有任何症候表现不代表你没有压力,实际上,刻意的伪装可能会隐藏重要信号,也就是说,你的生理、心理机制现在需要减压了

只有出现严重症候才需要引起你注意

这个认知误区在于首先就将头疼、拉肚子这些小病痛归之于可以忽略的危险。实际上,这说明你的生活已经失去控制,你需要在处理压力上多做功课了,这些轻微的征兆是早期的警告信号。

事实上,工作本身不会带来压力,工作带来的糟糕感觉是压力的源头。所以,调整工作时间、环境、内容可能都没什么用,首先要调整的是你对工作的感觉。需要将那些焦虑、不能胜任或者被耗尽的感觉转变成被欣赏、自豪和劲头十足的感觉。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