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6439600000065

第65章 周武帝统一北方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使社会生产力逐步恢复和发展,商业日渐活跃,国家出现一派繁荣景象。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鲜卑族汉氏的加强,北魏统治者日趋腐化,吏治逐步败坏,阶级矛盾日渐尖锐,各地人民陆续起义反抗,统治集团内乱不止,国内迅速衰败。公元543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国家。以后东魏和西魏又为北齐与北周所取代。

公元561年,17岁的宇文邕即北周帝位,为北周第3位皇帝,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年轻皇帝。他是继北魏孝文帝之后,以一个少数民族出身的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史称周武帝。他一生雄才大略,励精图治。

周武帝即位后,封宇文护为大冢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宇文护从北周建国开始,就身居高位,权势遮天,从来就没有把任何一个皇帝放在眼里,朝中的一切军政大事,他往往不经皇帝同意,就独断专行。557年8月,宇文护先后杀掉孝闵帝的心腹赵贵、独孤信和年仅16岁的孝闵帝宇文觉;560年4月,宇文护又指使膳部大夫李安,把毒药放在糖饼中,给明帝宇文毓吃。明帝吃后,顿感腹痛,自知是为人所害,不久就会身亡。临死前,他口授遗嘱,令其弟宇文邕即位。明帝嘱罢,即刻亡故,年仅27岁。武帝对宇文护专横跋扈,连续杀了自己两个哥哥的罪行,早已记在心头。但他考虑到,宇文护在朝廷中实力很大,是不太好对付的。于是,他一方面不动声色,对朝中大事也不多过问,使宇文护觉得武帝平庸无能,放松警惕;而另一方面,周武帝却与心腹加紧策划,寻觅消灭宇文护的机会。

为了消灭宇文护,周武帝从即位起,等待和策划了13年。终于,在572年,周武帝捕捉到了机会。这年的3月18日,宇文护从同州(今陕西大荔)回到朝廷,周武帝先是在文安殿会见了他,然后,又一同到含仁殿拜见皇太后。途中,周武帝把一篇叫《酒诰》的文章交给宇文护,请他在拜见太后时讲谏,劝她老人家戒酒。宇文护不知道这是一个计谋,便欣然同意。正当宇文护慢声细语地向太后诵读《酒诰》的时候,站在他身后的周武帝,突然举起一件玉器砸向他的头部,并连续猛击。宇文护当即昏倒在地。最后,预先埋伏在殿内的卫王宇文直用刀将宇文护斩首。第二天,周武帝下诏,公布了宇文护的罪状,说他眼中无君,行为违背一个臣子的规范,任性残暴,作威作福,使得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罪行当诛,死有余辜。

鲜卑人入主中原时,正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过渡的社会发展阶段。鲜卑贵族在战争中,掳掠大量人口,强迫他们沦为官家或私家奴隶。因此,从北魏初年至东、西魏对峙的一段时期内生产关系中奴隶制的残余有增无减。周武帝从565年开始,就下诏释放奴婢。这一举措,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北周社会经济的发展。宇文护专政时期,田亩荒芜,农民散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周武帝亲政后,推行均田制,减免赋役,让人民休养生息;还组织人民开河修渠,防止水患,这无疑有利于国力的强盛。

周武帝还是继北魏太武帝之后的另一个禁佛皇帝。北魏太武帝虽然在灭佛上采取了好多措施,但没有彻底消灭佛教。太武帝死后不久,他的继承者文成帝,宣布解除了禁佛律令。特别是北魏的宣武帝、孝明帝,都尊崇佛教。在他们统治期间,寺庙林立,僧徒遍布各地,佛教的发展到达了顶点。其时,佛寺有6000座,重披法衣的僧尼,多在75000人。到了北周,佛寺更是猛增到3万座,僧尼多达200万人。佛教的发展,使兵源大为减少,并且,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

北周武帝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改革,使国家逐渐强盛起来,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而消灭北齐是统一北方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在灭佛的第二年,周武帝任命讨伐北齐的六路将领,又派出使者去约南朝陈宣帝进兵淮南,牵制北齐的力量。575年7月,周武帝亲自带领六路大军,浩浩荡荡向北齐境内进发。

此时,北齐政治腐败,内部矛盾重重。齐后主高纬更是昏庸残暴到了极点。这无愁天子为了享乐,驱使成千上万的工匠为他建造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寺院,还常常想出一些自以为新奇的花招来取乐。573年,他对上书进谏的汉族官吏,一律杀死,把被杀者的家属发往北部边境,妇女罚做当官的奴婢,小男孩一律阉割,其财产全部被没收。荒淫无道的齐后主,得知南方陈朝出兵攻占彭城,进攻吕梁,北周武帝占领河阴,连续攻下30余城的消息,赶快分兵抵抗。也算他运气,周武帝在半路上生病,无法跟齐兵交战,只得放弃已经占领的城池,撤兵回国。

第二年冬天,周武帝命令隋国公杨坚等人带兵向北齐的晋州(今山西临汾)进发。不久,周兵包围了晋州。晋州守将崔景嵩向齐后主告急。这天,齐后主正带着妃子在天池打猎,接到告急文书,根本不予理睬。等他们打完猎,才由齐后主亲自带着大军去援救晋州。这时,晋州早已被周军占领。周武帝见北齐援兵新到,用诱敌计,把主力撤出晋州,却吩咐宇文宪、宇文忻两位将领依计行事。齐后主以为周武帝害怕了,下令围攻晋州,又派兵追赶周武帝。

齐兵眼看着要追上周武帝,突然,周武帝手下大将宇文忻和宇文宪带两路人马,从他们的背后和两侧杀了出来。齐军将领贺兰豹子回头应战,对着宇文宪大喊:“败军将领,还不赶快下马投降!”宇文宪一听,不禁放声大笑:“大将军,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还耍什么威风,赶快投降吧!”说话间,北齐的兵马已经被周兵杀得人仰马翻,贺兰豹子刚想逃走,被宇文宪一刀杀了。齐兵见主将已死,更无心恋战,争先恐后逃散。宇文忻追杀一阵,收兵渡过汾水,与周武帝一起驻扎在玉壁要塞。

这时候,齐后主仍在督师围攻晋州。周武帝任命梁士彦为晋州刺史,带领1万兵马,据城坚守。梁士彦亲自在城上巡视,他对士兵说:“为了抵抗齐兵,我宁愿死在你们前头!”将士们见主将这样坚定,受到很大鼓舞,大家英勇奋战,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齐兵的进攻。周武帝听说梁士彦坚守晋州,赶快汇集各路兵马8万多人,渡河援救。宇文宪首先到达晋州城外,布好了阵势。齐后主见周武帝援兵到来,害怕周兵发动突袭,就派人在晋州城南挖了壕沟,修筑防御工事。周武帝叫宇文宪等人到前线慰劳将士,鼓舞士气,准备发动总攻。

齐后主见周军阵地上一片欢腾、士气旺盛,不由得大为震惊。他问右丞相高阿那肱:“我们是战还是退?”高阿那肱说:“我们人马虽多,但是,能作战的不过10万,士气低落,不如退守高梁桥。”大将安吐根反对说:“丞相不要被周军吓坏了。周兵实在是不堪一击的!”齐后主正在犹豫,经手下人这么一撺掇,便马上命令士兵填平了壕沟,准备出击。

周武帝等齐兵把壕沟填平,就发动进攻。周军如同猛虎下山,齐后主丢下将士向后方逃命,退回首都邺城。齐军见皇帝逃走,就在一片混乱之中溃散了,此后北齐军心更加涣散。

576年12月,齐后主把帝位禅让给太子高恒。齐幼主高恒即位不到1个月,周武帝率军攻破晋阳,大举进攻邺城,烧毁城西门,邺城也被攻破。北齐王公大臣全部投降。齐后主准备投奔陈朝。他刚逃到青州(今山东益都),就被周军抓获。没过几天,在北周的宴会上,周武帝拿齐后主开心,令他给众人跳舞;尔后,又把他及跟随的嫔妃、宗室等30多人全部杀光。齐后主高纬死时才22岁,他的儿子高恒也在8岁时死掉了。自此,北齐灭亡。

公元577年元月,周武帝宇文邕灭亡了北齐,使中国北方重新得到统一。周武帝为结束全国长期的分裂局面,促进北方民族的联合,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