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6439600000104

第104章 玄宗与杨贵妃

唐明皇在宰相姚崇和宋的鼎力帮助之下,20年来国泰民安。但是,自从姚崇去世、宋告老还乡,李林甫任宰相以后,“开元之治”就结束了。

开元25年,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死了,他十分伤心。那时候,后宫佳丽3000人,玄宗竟没有一个喜欢的。三个月以后,玄宗过生日,习惯上称之为“万寿节”。妃嫔、儿女和文武大臣们照例要给皇上贺礼。行礼一批一批进行,玄宗心情郁闷,只是勉强应付着。轮到儿女们来向他贺节了,忽然,他眼前一亮,发现站在他的第十八个儿子寿王李瑁身边的一个王妃装束的女子,是那样的美丽动人。特别是那双眼睛,顾盼之间,光彩四射。玄宗皇帝怦然心动了,玄宗问高力士:“在李瑁身边那个女子,是寿王妃吗?”高力士回答说:“是的,寿王妃姓杨,叫杨玉环,是陛下和武惠妃替寿王选的妃子。奴才记得她是17岁入寿王府的,今年22岁。”尽管这女人是他的儿媳,可玄宗还是决心把她收为自己的妃子。

高力士给皇帝出主意,说直接把王妃宣进宫来怕人议论,不如表面上让杨玉环到庙里当女道士,暗中接她入宫。玄宗同意了。于是,高力士就去动员杨玉环“出家”。杨玉环不敢抗旨,终于被迫自己请求“出家”了,她“出家”的地点是道观太真宫,是宫廷的庙宇之一,因此杨玉环的道号便叫“太真”。杨玉环坐上一乘轿子,但却没进太真宫,而直奔骊山。那里有一座温泉,叫做华清池,事实上是一座叫温泉宫的离宫,皇帝这时正在那里等她。第二年8月,唐玄宗册立杨玉环为贵妃。那时宫中没有皇后,杨贵妃便成了后宫中最高的妃嫔。

自从杨贵妃入宫以后,受到唐玄宗无比的恩宠。杨贵妃想要什么东西,想吃什么东西,唐玄宗就想尽一切办法弄来。当时荔枝产在岭南(现在广东省)和川东(现在四川省),离长安几千里路,那时候最快的运输工具是马。杨贵妃想吃荔枝的时候,地方官员就派出最善于骑马的人,骑上最快的马,从生产地带着鲜荔枝,一站一站地换人换马,接力传送。荔枝很快就被送到长安皇宫里面。剥开一尝,颜色和味道都还保持着新鲜,一点没变。

唐玄宗把杨贵妃住的地方叫做“贵妃院”,专门给贵妃制作衣料的丝织匠和绣花匠,就有700人之多。皇亲国戚都争着向贵妃进献价值最昂贵的食品,每次进献都是几十盘、上百盘的。皇宫里设有“检校进食使”的官职,专门负责评比各家食品的精美程度。地方官员们更是拼命从老百姓身上搜刮奇珍异宝、新奇玩意和名贵服饰,把它们源源不断地送到长安,贡献给杨贵妃。凡是贡献最多最好的人都升了官,或者从地方上调到长安来作京官。

杨贵妃和唐玄宗纵情享乐之余,不乏有共同的爱好,两人都深爱音乐艺术,真正成为情投意合的知音夫妻了。

唐玄宗多才多艺,精通各种乐器,又会作曲,他击羯鼓的技艺尤为高超。唐玄宗一生参与创作的音乐作品很多,如《还京乐》、《夜半乐》是李隆基为了纪念他所主持的诛杀韦氏集团的宫廷政变而作。唐代歌舞中最著名的要算是《霓裳羽衣舞》,也是唐玄宗创作的。这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有人说此舞反映的不仅是唐代宫廷宴乐的黄金时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历史全貌。可惜,《霓裳羽衣曲》乐谱今已失传。

天宝末年,李隆基整日与杨贵妃沉缅在歌舞之中,不理国事,权落奸臣之手,终于在天宝十四年爆发了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