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罗浮道教史略
6416000000003

第3章 传奇地行仙黄野人

葛洪在罗浮建庵除修道炼丹之外,还收了海安君、腾升、黄野人等一批徒弟。而在葛洪的诸多徒儿当中,广为人知就是地行仙黄野人。他是罗浮道教中在民间影响最大,最受民众信仰和喜爱的地行仙。他泥丸济世、刮木疗疮、锄恶惩奸、嬉戏人生的传奇故事,至今在民间仍广为流传。

据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八·怪语》载:“黄野人,相传葛洪弟子。洪仙去,留丹石柱间。野人服之,居罗浮为地行仙。”葛洪《抱朴子·内篇》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黄野人在罗浮仙事流传很广。相传他道行深厚,医术高明,扶危济困,深为岭南民区民众喜爱,人称黄大仙。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怪语》中,对其仙事记述颇详。说他:“居罗浮为地行仙。往往与人相遇,或为黄冠,或儒者,或为溪翁山妇,或牛或犬或大蝴蝶,凡山中所有物,皆能见之。”“大率每年九月六日至九日,黄野人必出,然往往见而不识。”

冲虚观有赤松黄大仙祠祀之,海内外黄大仙祠近如香港黄大仙祠,远至澳大利亚悉尼黄大仙祠,都以之为祖庭。

至于黄野人与自号赤松子的黄大仙(黄初平)是否同为一人,这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有的专家说是同一人,有的学者则认为并非同一人。但从葛洪所著的《神仙传》卷二所载的《黄初平传》中可知:浙江金华人黄初平在赤松观修炼四十年,故自号赤松子,人称“赤松黄大仙”。他的仙迹能被葛洪的《神仙传》收录,说明这黄大仙(初平)是生活在葛洪之前的仙人。而同被尊称为黄大仙的黄野人,历代志书均称其为葛洪之弟子(或云其仆)。中山大学教授、著名民俗专家叶春生更称:“近年来人们还考证黄野人的故乡在今天东莞企石水南村。”(见《罗浮山文化旅游》)。阎江在《岭南黄大仙考辨》中指出:岭南黄大仙是金华黄大仙信仰南传岭南后,与本地域的传奇人物黄野人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富有岭南地方物色的黄大仙。

历代《罗浮山志》记载的黄野人有三个,一个是葛洪之徒(或云葛洪之隶)黄野人:一个是南汉时弃官入罗浮的祯州(现惠州)刺史黄励,其自号黄野人。黄励,南汉时为祯州(现惠州)刺史。见刘氏淫刑峻法,乃弃官入罗浮水帘洞左,筑书院居焉。亦自号黄野人。后遇仙授以丹法,修炼得道。常服黄道衣,系皂色涤,悬玉瓢。每投药治病,随手辄愈。宋绍兴戊辰(公元1148年)正月,陶定撰《苏后湖遇黄野人记》,详细记述了“苏庠(号后湖)得遇黄野人病愈仙去”的逸事。记中所述之黄野人,正是黄励。后二十年,陶定手书此记,镌刻于罗浮山水帘洞石壁。第二个则是在罗浮“居山二十四年”的唐人王体靓。而岭南民众对罗浮道教接触最多,认识最深,信仰最诚的就是这个地行仙黄野人。人们尊称其为黄大仙。冲虚观内就有赤松黄大仙祠。把对黄野人的信仰与道教史上自号赤松子的金华黄大仙融合在一起,使黄大仙的民间信仰传至香港,乃至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各地黄大仙祠至今香火鼎盛,信众如云。

罗浮山黄野人的神奇传说与民间信仰,大大丰富了岭南道教的内涵,深受广大岭南人民所喜爱。清人宋广业曾赋诗盛赞黄大仙道:“天仙生羽翰,地仙载营魄。生世一千年,犹如三宿客。主人已超举,柱础遗糟粕。刀圭一入口,典钥朱明宅。哑虎为守门,相依忘语默。虎醒人迹稀,虎睡山风寂。朝吹丹灶烟,夜捣仙方药。仙药不知名,话人无取索。蓝袍缁蕞巾,韬光徧阡陌。见人辄吟诗,留题在山壁。”宋人孙载《葛仙祠》诗有“可怜黄野归来晚,留与人间作地仙”句,道尽了民间万民的心声。冲虚观赤松黄大仙祠的廊柱有联:“酒在有知音,流水高山皆入韵;畅谈唯好道,闲云野鹤总忘情。”而对壁泥塑 “野鹤闲云无挂碍;青山绿水任逍遥” 之联,更写尽了祠中所塑的散发披肩、半坐半踞、双手抱膝、侧身斜视的黄野人那放荡不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