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ought and Art of Albert Camus, Thomas B, Hanna, H. Regnery Co.,1958.
“The Sickness unto Life,” Wood, James, The New Republic, 8 November 1999.
B. 中文部分
杜小真:《存在和自由的重负:解读萨特〈存在与虚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耿占春:《群岛上的谈话》,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年。
——,《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郭宏安:《从蒙田到加缪:重建法国文学的阅读空间》,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何怀宏:《道德·上帝与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柳鸣九编选:《萨特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下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史忠义:《20世纪法国小说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王齐:《走向绝望的深渊:克尔凯郭尔的美学生活境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徐岱:《小说形态学》,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艺术的精神》,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学新概念:21世纪的人文思考》,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批评美学:艺术诠释的逻辑与范式》,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杨大春:《沉沦与拯救:克尔凯戈尔的精神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张大春:《小说稗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容:《形而上的反抗——加缪思想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C. 中文译著
阿尔贝·加缪(法),《加缪全集》小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加缪全集》散文卷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加缪全集》散文卷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加缪全集》戏剧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阿诺德·欣齐利夫(英),《荒诞说——从存在主义到荒诞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
埃尔贝·R.洛特曼(美),《加缪传》,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年。
安德烈·纪德(法),《访苏归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巴赫金(苏),《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保罗·蒂利希(美),《存在的勇气》,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政治期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本雅明(德),《启迪:本雅明文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经验与贫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别尔嘉耶夫(俄),《俄罗斯思想》,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自由的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论人的奴役与自由》,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柏拉图(古希腊),《柏拉图的〈会饮〉》,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波普尔(英),《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二十世纪的教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布德尔(法),《艺术家眼中的世界》,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
布克哈特(瑞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茨威格(奥),《三大师》,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
戴维·弗里斯比(英),《现代性的碎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丹尼尔·贝尔(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德·布瓦岱弗尔(法),《今日法国作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弗兰克(奥),《活出意义来》,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弗洛姆(美),《爱的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弗洛伊德(奥),《弗洛伊德论美文选》,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
福斯特(英),《小说面面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
格·米·弗里德连杰尔(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古斯塔夫·缪勒(美),《文学的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海伦·加德纳(英),《宗教与文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汉斯·昆等(德),《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汉斯利克(奥),《论音乐的美》,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
胡塞尔(德),《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生活世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基尔克郭尔(丹,又译“克尔凯戈尔”、“克尔凯郭尔”),《论怀疑者/哲学片断》,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恐惧与颤栗》,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
——,《基督徒的激情》,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克尔凯戈尔日记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概念恐惧·致死的病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百合·飞鸟·女演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基托(英),《希腊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伽达默尔(德),《美的现实性》,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加塞尔(西),《什么是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今道友信(日),《关于爱和美的哲学思考》,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卡尔·雅斯贝斯(德),《悲剧的超越》,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
——,《生存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尼采其人其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卡夫卡(奥),《卡夫卡寓言与格言》,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卡林内斯库(美),《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卡西尔(德),《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语言与神话》,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人文科学的逻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康德(德),《判断力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考夫曼(美)辑,《存在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拉明·贾汉贝格鲁(伊朗),《伯林谈话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赖因哈德·劳特(德),《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理查德·坎伯(美),《加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萨特》,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理查德·罗蒂(美),《偶然、反讽与团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后哲学文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理查德·沃林(美),《存在的政治——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阿多诺(德),《美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罗伯特·所罗门(美),《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罗杰·格勒尼埃(法),《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罗纳德·阿隆森(美),《加缪和萨特:一段传奇友谊及其崩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罗赞诺夫(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法官”》,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马丁·艾斯林(英),《荒诞派戏剧》,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马尔库塞(美),《审美之维》,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
马克·埃德蒙森(美),《文学对抗哲学:从柏拉图到德里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马克斯·舍勒(德),《爱的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蒙田(法),《蒙田随笔》,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
米兰·昆德拉(捷克),《被背叛的遗嘱》,牛津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小说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莫里茨·盖格尔(德),《艺术的意味》,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
尼采(德),《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哲学与真理:尼采1872—1876年笔记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快乐的知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超善恶:未来哲学序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反基督:尼采论宗教文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尼尔斯·托马森(丹),《不幸与幸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帕斯卡尔(法),《思想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皮埃尔·韦尔南(法),《希腊思想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切斯瓦夫·米沃什(波兰),《米沃什词典》,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萨特(法),《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存在与虚无》,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萨特文学论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舍斯托夫(俄),《在约伯的天平上》,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施勒格尔(德),《雅典娜神殿断片集》,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施特劳斯(美),《古今自由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斯宾诺莎(荷兰),《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苏珊·桑塔格(美),《反对阐释》,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托马斯·内格尔(美),《人的问题》,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艺术》,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
瓦茨拉夫·哈维尔(捷克),《哈维尔文集》,崔卫平译,未刊稿。
瓦尔特·比梅尔(德),《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威廉·巴雷特(美),《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维特根斯坦(奥),《逻辑哲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乌纳穆诺(西),《生命的悲剧意识》,上海:上海文学杂志社,1986年。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叶夫多基莫夫(俄),《俄罗斯思想中的基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以赛亚·伯林(英),《俄国思想家》,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约瑟夫·祈雅理(法),《二十世纪法国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