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放养”你的孩子:自由教育的72个法则
6381200000024

第24章 做自己的事,花自己的钱

让孩子意识到自强自力的重要性,不妨和孩子分享下面这个小故事:有一只小蜗牛,很讨厌自己身上的壳,总是觉得它又笨重又丑陋,就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生下来,就要背着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我一点也不喜欢它。”

蜗牛妈妈对它说:“因为我们的身体全是软组织,没有骨头的支撑,只能爬着走,可是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硬壳的保护。”

小蜗牛不服气地继续问妈妈:“那姐姐也没有骨头,也爬得慢吞吞地,为什么她没有背那样一个又丑又笨的硬壳呢?”

蜗牛妈妈耐心地跟它说:“因为姐姐将来会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呀。”

小蜗牛不死心地又问:“那蚯蚓弟弟呢?它一根骨头也没有,爬得也没有我快,也不会变成漂亮的蝴蝶,为什么他也不用背着这个大壳呢?”

蜗牛妈妈抱起小蜗牛说道:“因为蚯蚓弟弟会松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听后埋在蜗牛妈妈的怀里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啊,天空不保护我们,大地也不保护我们。”。

父母讲完故事后可以与孩子一起谈谈感受,让孩子能理解,自己就是自己最强大的后盾,靠自己的人,才是最有能力的人。

在美国孩子从小就有打工挣零花钱的习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更是孩子打工的大好时候。一群十岁以下的孩子,个个手里拿着一把小铲子,随时准备要劳动的样子。然后,一位小女孩挨家挨户地敲门,问需不需要帮忙打扫车道积雪,如果需要了,一伙孩子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活来。他们还很有团队精神,由小女孩去接业务,男孩子则主要负责清扫。这样子,他们扫完一家接一家,一天下来,能有很不错的收入。

那么同年龄的中国孩子都做了些什么呢?在“包买办”的教育方式的家庭中,孩子是什么也不用做的。可是就是在这样优渥的条件下成长的孩子,一旦进入了社会,是很难适应社会快节奏的步伐的,这样就会导致诸多不良的后果,最极端的后果就是自杀。

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养活自己,自己靠自己的观念呢?

1.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

循序渐进,分阶段地去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孩子非常明白金钱的用途,但是要让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孩子五六岁时,父母应尝试着让孩子帮助家里做一些有偿家务。比如帮妈妈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等,让孩子知道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获得劳动报酬。

孩子六七岁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有一个自己的储蓄罐,让孩子有“这是我自己的钱”的观念。同时孩子在父母的监护下可以用钱购买一些简单的小商品,比如玩具、零食、书本等等。

孩子八九岁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支配钱,让孩子拿商品上的价格标签与自己口袋里的钱比较,然后判断自己有没有购买那些商品的能力。

孩子十多岁的时候,试着让孩子自己去工作挣零花钱。比如卖报纸、派发传单等,孩子亲身体验赚钱的辛苦,会促使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让孩子热爱劳动

父母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且知道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得报酬。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自己积极参加劳动,手把手教孩子劳动技能。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阳台上种上各种各样的花,等到鲜花盛开的时刻,让孩子体会劳动的快乐;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社区的大扫除。

父母在家里可以制订家庭责任制,分工合作,责任到人。比如排一个三人循环的值日表,如果因为临时有事而不能完成任务,则实行有偿代替制,不管是谁,一旦有人替你完成了任务,那么就可以获得报酬。

在孩子参与劳动的时候,不管结果如何,请给孩子最高的鼓励与赞美,最温和的指导与批评,以保持和激发孩子劳动的积极性。

3.让孩子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职业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孩子也许知道刘翔是“状元”,他身披国旗站在领奖台上,为国人争光,可也应该让孩子知道普通人也能成为状元。身为公共汽车售票员的李素丽就是当之无愧的公交系统“状元”。

李素丽十分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着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她不辞辛劳,为的就是让小小的车厢充满友爱、文明、互助,把温暖送到每一位乘客的心中,带给大家一份快乐与幸福。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即使在最平凡的岗位中,只要热爱这一行,用心去做,刻苦钻研,都能取得出色的成绩,成为行业中的状元!

4.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一个强而有力的竞争意识会让孩子更愿意“做自己的事,花自己的钱”。“股神”巴菲特说等他死后,他全部的钱都要捐出去而不留给子女一分一厘。其实这就是巴菲特在告诫孩子,要“做自己的事,花自己的钱”,别以为有一个富有的老爸就可以高枕无忧。财富总有用尽的一天,只有自己拥有赚钱的能力,才能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