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
6372400000006

第6章 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书的研究背景、意义,提出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论述研究思路,构建研究框架,提出本书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理论研究、营销渠道优化研究等理论研究进行述评。

第三章为农产品营销渠道特征及优化影响因素。本章首先明确分析和界定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基本范畴,对营销渠道、农产品营销渠道、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等进行深刻剖析。其次,从一般角度阐述农产品交易和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特征,重点阐述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交易成本较高的原因,以及农产品交易对农产品营销渠道成本的影响。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论述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影响因素,对农产品的交易属性和消费者农产品选择行为对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影响进行深刻剖析,通过调查分析,说明最终消费者对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的关注因素和农产品营销渠道终端的优化趋势。

第四章为国外农产品营销渠道运营实践与优化发展趋势。首先,对典型国家,如美、法、日、韩、德等国家的农产品营销渠道的运营实践进行总结和概括。其次,根据经验总结,从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农产品营销渠道环境等角度阐述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的趋势。最后,论述国外农产品营销渠道运营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为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现状与问题。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和概括,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从农产品营销渠道主要类型角度阐述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以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营销渠道结构和营销渠道关系三个层面为切入点,深刻剖析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为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基本目标、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根据前面第三、四、五章的论述,本书认为,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应该实现五个方面的优化目标,即运行高效、产品质量、顾客满意、渠道安全以及渠道发展。要实现这五个目标,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必须朝以下方向努力:(1)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2)农产品的品牌化;(3)营销渠道主体的组织化;(4)营销渠道过程的信息化;(5)营销渠道结构的适度化;(6)营销渠道交易的规范化;(7)批零市场的功能化;(8)物流配送的高效化;(9)营销渠道关系的合作化。对如何实现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提出了优化的重点领域,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即营销渠道组织优化、营销渠道结构优化和营销渠道关系优化。

第七章为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优化。本书基于交易成本,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现有的若干个体与组织成本状况,认为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应该以中间组织为主导,而不是以市场组织或者企业组织为主导。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应该重点培育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中间组织。

第八章为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优化。根据营销渠道设计理论和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趋势,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优化提出优化对策,即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层级结构、宽度结构和广度结构优化。按照农产品营销渠道流程的阶段,提出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的三个环节的优化,即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生产层(农产品营销渠道的起点)的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中间层(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中段)的优化和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终端零售层(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终点)的优化。

第九章为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优化。以权力结构理论和博弈理论为分析工具,阐述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优化的理论基础。重点研究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优化的两种模式和基本理念,提出基于两种模式进行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优化:第一,基于一体化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优化,以龙头企业和批发市场为主导建立一体化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第二,基于联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关系优化,包含纵向联盟优化与横向联盟优化。

二、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