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得不到上级的信任,那就会觉得工作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工作中就没有了积极性,更不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那项工作了。因此,由己及人,在公司中的用人也是一样的。用人而不予以相应的信任,处处猜忌,予以控制,很难想像被任用的人还会不会心情愉快地工作,还会不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去完成工作。
当他感觉到你的不信任之后,我们也很难苛求他会对你很忠诚,会为你尽心尽力地办事。传统的经济学家提倡发展人力资源,但往往忽视人们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以及交往中的相互信任度,这种相互信任度不但决定了个人能否在组织中充分发挥才能和智力,而且对公司能否聚集员工乃至发挥集体智慧也至关重要。如果一个私营公司缺乏相互合作的基础、缺乏共同的道德准则,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信任,私营公司经营效率与竞争力也不可能提高。因此,要使人发挥积极作用,使员工积极努力地工作,就必须对他充分信任,做到“用人不疑”。
三国时的孙策对太史慈的重用充分地表明了他对下属的信任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孙策派太史慈去招纳刘繇的部下。这时身边的人都担心太史慈会恋旧主而一去不返,而孙策却说:“太史慈不是那种人,你们放心好了。”并亲自为太史慈设宴送行,握住他的手问:“何时能完成任务?”太史慈说:“不过两个月。”果然,过了50多天,太史慈就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回到了孙营。
信任,能让下属对管理者更忠诚,促使他们死心塌地为你努力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去发挥其才能。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信则人在焉。”松下幸之助说:“用人的关键在于信赖。如果对同僚处处设防,半信半疑,则将会损害事业的发展,要得心应手地用人,就必须信任到底,委以全责。”只有对所用之人予以充分的信任,并让其感受到你对他的这种信任,你才能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才能达到获取最大人才效益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用人不疑呢?
(1)要对所用的成员以诚相待。对于人才一旦委以重任,就要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形成上下“协力同心”的大好局面,才能赢得人才忠心不渝地献身你的公司;切忌对部下怀有戒意,妄自猜疑。
(2)要给受挫者成功的机会。世间任何人的经历,都不会一帆风顺,常胜将军是不多见的。受任者任务完成得不好,或出现失误,私营公司管理者不要大惊小怪,而要帮助他正确对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下属必然产生有负管理者重托的自责感和将功补过的决心,势必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不为俗议所左右。私营公司管理者与下属都生活在尘世中间,世俗之众对人皆免不了说长道短。
为管理者所任用的人自然是被议论的对象。他们出于妒嫉心理或出于自身利害,散布流言蜚语,甚至无中生有,恶意中伤。这时私营公司管理者就应头脑清醒,明辨是非,不为俗议和谗言所左右而轻易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