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七辑)
6313800000059

第59章 金融危机的扩散与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一方面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途径向其他国家扩散和转嫁风险,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机构破产、信贷收缩、财富萎缩效应、需求下降等多种途径影响其国内实体经济。

(一)危机的扩散

雷达等认为,(1)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领域影响的逻辑顺序应该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发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资产价格缩水和财富效应下降,促使高端商品和服务业部门的生产萧条及失业增加,进而扩散影响到美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使得美国的真实消费需求以及美国居民消费总量下降。(2)基于本次危机向实体经济领域演变的逻辑顺序,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经济的传导路径首先是通过金融途径向欧洲国家传导,其次是通过贸易渠道向为美国提供高端商品的欧洲和亚洲的发达国家传导,最后,随着美国真实需求的下降,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等产业链低端国家随需求下降而日趋显现。(3)以虚拟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既是美国新经济以来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

张明等研究发现,次贷危机将通过各种渠道对消费、投资与出口造成冲击,最终影响实体经济增长。危机将通过贸易与资本流动渠道由美国传递至全球其他国家。从消费层面看,财富缩水效应和信贷紧缩迫使美国居民调整此前“借债消费”的模式;从投资层面看,通过托宾Q效应和金融加速机制挤压了企业的融资,迫使企业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从进出口层面看,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增速的下降将通过进口渠道影响发展中国家,进而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增速的下降将通过进口渠道影响到原材料与能源出口国。国际短期资本从新兴市场国家的流出可能冲击后者的金融市场,进而拖累新兴市场国家的实体经济。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国际传染性。李嘉嬴采用14个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2006至2008的汇率日数据,利用Granger检验以及VAR系统下的脉冲分析检验,美欧等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主要经济力量在这次危机中首先受到了冲击,转而在世界范围内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广泛传染。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在此次危急中的传染面较小。但拉美发展中国家巴西和墨西哥却由于与美国在经济贸易、政治文化以及地理位置上的紧密联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较大传染影响。英国、日本、韩国这三个汇率受影响范围最广的国家,同样也是这次金融危机中受传染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达经济体,美国和欧元国家在危机期对其他国家具有最广泛的传染性。一方面是国际资本流动为美欧实施金融救援计划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是随着美欧消费和进口需求减少,石油价格剧降,巨额的贸易逆差逐渐缩小,外部严重失衡问题得以缓解。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地要为此付出代价。国际间接投资关系对传染结果的解释性较高于贸易关系的解释性,但也无法完全解释各国之间的传染关系。

(二)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1.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

受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内在高通胀压力的影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逐渐凸显。史建平等利用国际主流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KLR模型,选取了24个发展中国家的月度数据作为样本,以2004年、2005年的数据为基准,对2006-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现阶段的金融危机,结果显示:对危机发生国,KLR模型对危机预测的正确率较高,但对于平静期的正确预测概率相对偏低。而对于一般国家,KLR模型对危机的预测正确率较低,但对于平静期的正确预测率较高,KLR模型的预警绩效总体较好。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金融危机进行了预警分析,认为现阶段新兴市场国家尚未爆发全面的金融危机,但部分国家已出现经济、金融形势恶化的趋势,其自身体系的脆弱性导致未来发生危机的概率较高。印度、中国、越南、智利、巴西等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大,其他国家也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

林跃勤认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金砖”国家对外部冲击的抗震性差固然有外部冲击剧烈的原因,但更多还是源于自身赶超发展过程中的“成长病”和短板。因此,“金砖”国家的政策不仅要着眼于稳定短期经济增长,更要致力于重构长期持续增长机制和模式。积极对外开放,利用外部资源和市场条件等全球化红利分享,是全球化时代后发达国赶超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防止陷入对外依赖陷阱和对外”威胁”过度扩张,内需主导是大国经济的本质特点。

张汉亚认为,这次金融危机虽然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但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机遇有:一是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充裕的金融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二是我国政府果断采取措施提高了中国政府在世界上的威望,三是为我国的银行走向国际市场开通了道路,四是为我国企业在国外并购金融、高科技和资源企业提供了机会,五是为我国招募高级金融人才提供了机会,六是提高了我国依靠国外资源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挑战有:一是我国要面对成为世界强国的考验,二是我国金融业必须提高在国际生产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三是我国的涉外企业面临提高经营能力的考验,四是我国资源生产企业面临国际价格下跌的困扰。

2.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安毅等探析了历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联系。每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有内在联系。1929年大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探索建立了影响至今的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则加速了欧元和欧元区经济的诞生,并使其成为世界货币体系和发展模式的新内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否定了传统的“雁型模式”区域分工格局,也加速了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他们认为,由美国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将对未来国际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并提出我国应积极探寻历史规律,以确立新的强国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