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七辑)
6313800000020

第20章 加大“老鼠仓”查处力度

“老鼠仓”指证券市场中的利益输送,掌权者利用职业之便通过间接方式实施利益输送。

“老鼠仓”式的内幕交易,一直是各国证券市场严打的重点。今年证监会的监管亮点之一就是对破坏市场秩序的害人之马——“老鼠仓”进行了强有力的检查和处罚,给企图操纵内幕交易的基金,敲醒了警钟。

周仁才等构建了老鼠仓、做仓机构投资者和其他普通投资者的市场交易模型,从老鼠仓交易加剧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做仓机构投资者效用取向改变等角度,分析了市场参与者的博弈特征,并利用理性预期均衡分析方法求解市场均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老鼠仓交易对于市场价格、交易量、波动性等市场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老鼠仓交易扭曲了市场机制,削弱了市场价值发现功能,增加了市场波动性和信息不对称。

王薇从法经济学视角探讨了基金“老鼠仓”的成因是:在经济违法行为中,若违法成本过低,那么经济主体极可能冒法律惩治之风险,以支付违法成本为预期代价,实施经济法的禁止性行为。一方面,基金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建立“老鼠仓”,轻而一举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基金“老鼠仓”行为的违法成本却很低。

张权辉提出消除老鼠仓现象的建议:(1)证券监管部门应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基金从业人员个人档案,施行全国范围的诚信监管。(2)应尽快完善广大投资者所关心的赔偿问题的法律文件,以更好地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3)激励政策与惩罚政策相结合以提高老鼠仓行为的成本,杜绝基金老鼠仓行为的发生。440刘澄提出了“三刀”根除老鼠仓的建议,(1)应对违规违纪人员应施以严刑峻法。(2)建立措施严密、监控到位、权利制衡的防火墙。(3)大力弘扬信用文化和职业道德,形成背信可耻、人人喊打的氛围。一旦触犯法律和法规,就得从行业彻底出局,使其不愿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