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七辑)
63138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中国经济研究热点》今年已经走过了7年。

民间有“七年之痒”一说,意思是7年了,开始有点“审美疲劳”了。我做《中国经济研究热点》一书虽已7年,不但没有“审美疲劳”,反而越看越美,因为7年的相知相伴,使我认知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推动我从纯理性的选择,升华到情感上的热爱。心中有爱,眼里自然就有美,就会深情地投入,因为“热爱是点燃工作激情的火把。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事的人”(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语)。今天《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第7辑)就要付梓之时,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为什么会有“七年之痒”,出现“审美疲劳”,原因就是没有美的更新。虽然可以非常自恋地说:不是我不美,而是你没有发现美的眼睛,但抱怨不会改变结果,最后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下辈子一定做个女人,嫁给我这样一个男人。要让别人发现你的美,就需要做两件事:一是丰富美,更新美,让美不胜收;二是展示美,张扬美,让美不惊人死不休。

中国经济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是一个植根于活生生的实践而又被实践不断检验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这就为我们发现美、丰富美、更新美、展示美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她是一个成长中的美丽少女,正随着中国经济的日新月异而“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就使审美者目不暇接。当我们有幸徜徉在中国经济学这神圣而美丽的殿堂里时,怎么会有“七年之痒”的审美疲劳呢?所以,我们感恩这个时代,感恩父母把我们生在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感恩鼓励和引领我们进入经济学神圣殿堂的老师、亲人和朋友们。我们只有经过快乐的努力,让中国经济学更美,让我们这个时代更美,才是我们知恩图报的惟一选择。

我们正是秉承发现美、张扬美的理念,7年来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系统的梳理。我们像一个痴迷的探矿者那样,使出十八般武艺,努力搜集那些闪闪发光的金子。非常荣幸,我们的辛勤劳作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认可,并给予了许多催人奋进的鼓励和支持,应验了“只要努力,总有回报”的哲理。但在沉浸于喜悦中的我们却始终不忘检讨工作中的不足,使其不断有所完善。几年来,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发现美上,但在张扬美方面却严重不足。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自认为不成熟,还需要再养育养育;二是脸皮薄,怕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虽然我们也知道在信息爆炸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但还是因自信心不足而不敢为。随着学界和社会对本书的认可和赞许,我们开始似乎找到了再上新台阶的勇气和自信。为此,在2009年7月,我们与北京市社科联、经济科学出版社和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共同推出了“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2009)”。论坛旨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成功经验的沃土上,张扬中国经济学的特色和气派。论坛一方面发布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年度热点排名与分析,展示中国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另一方面邀请经济学界著名专家就中国经济学的热点问题进行评论与深化阐述,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价值。“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2009)”邀请了林岗、王一鸣、刘伟、金碚、高培勇、王国刚等著名专家到会作学术报告,参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有近200人,而且会场过道和门口也都挤满了人。论坛取得了超出预期的社会良好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政协报》、《经济学动态》等30多家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进行了报道,有的媒体还就中国经济学热点问题做了专访。这使我们充满信心将“中国经济学前沿论坛”作为常设论坛每年举办一次,以此为平台展示我们梳理的中国经济学研究最新进展,并就这一主题进行高端学术交流。

本书是对2009年中国经济学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国外最新经济学文献的系统梳理将以其姊妹篇《国外经济热点前沿(第7辑)》为书另行出版。随着写作团队的不断扩大,本书的专题写作也越来越专业化、固定化,以期对该专题进行长期的跟踪梳理,更好地把握其演化的脉络。当然,由于我们的水平和对资料的掌握有限,难免有一些相当精彩的观点没有被综述进来,从而使研究成果反映的不够全面,敬请有关专家、学者谅解。同时我们也诚心诚意地欢迎有关专家、学者支持和帮助我们,以使我们的工作越做越好。

参加本书写作的有:黄泰岩(第一章);卫兴华、张福军(第二章第一节);陈享光、袁辉(第二章第二节);臧旭恒、阴红星、石传民(第二章第三节);陈享光、胡宏海(第二章第四节);卫兴华、武靖州(第二章第五节);王珏、张钟英(第二章第六节);刘鸿明(第三章);方芳、唐爽爽(第四章);张培丽、康健(第五章);崔恒虎、李彬、沈春苗、郑江淮(第六章)、齐义军(第七章);赵楠(第八章);张杰(第九章);赵净(第十章);解运亮、陈亮、杨静(第十一章);王丹(第十二章)。他们分别是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生等。全书最后由我修改和定稿,张培丽为本书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国的理论之树才更加根深叶茂。经济科学出版社的吕萍副总编及其同事们也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谢意。

黄泰岩

2010 年5月于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