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
6313600000025

第25章 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分步实施

一、中央企业应当作出表率

根据五部委文件的规定,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我们将积极推动中央企业先行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国务院国资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2008年《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发布会上,国资委领导均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国务院国资委邵宁副主任指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持续性的长效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生的需求与外部监管形成的合力能够促进这项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央企业肩负着振兴民族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从这个方面讲,健全内部体系、提升管理水平是我们的迫切需要;同时,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规章制度方面,中央企业也应当做表率,要以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为契机,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邵宁副主任强调指出:国内外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表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企业运营带来的冲击仍然在持续,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营形势,中央企业通过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在集团和所属子企业层面开展流程、制度的梳理工作、加大辨识关键风险点的广度和深度,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面临的重大、重要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我们将积极会同国资委就中央企业贯彻实施内部控制,提出具体的工作部署和实施方案,为全国范围的国有企业全面推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积累经验。

邵宁副主任指出:《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出台后,中央企业要将现行管理体制与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制度,梳理和优化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很多中央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不再仅仅停留于原则性的规定,而是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将企业管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机结合起来。风险点就是企业日常经营的控制点,重大风险就是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而将风险管理落实到具体岗位中去。

二、地方企业要同步跟上

在《配套指引》发布会之后,各地区纷纷采取行动,召开本地区贯彻实施《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宣传动员大会,大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三至五家上市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试点单位。非上市大中型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试点,相对于境内外上市公司和中央企业而言,地方企业由于基础不同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各地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做好业务指导,建立沟通和协调机制。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切忌流于形式,防止走过场,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关键在于苦练内功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于全面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和完善治理结构等等,而不仅仅是形成一大堆制度以应付检查,在内部控制试点阶段应当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在宣传动员大会和大规模培训期间,许多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高管人员提出,企业集团内部有上市公司或境内外上市公司,而集团公司不属于上市公司,是否和上市公司一起同步实施?根据五部委文件精神,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包括集团公司,鼓励提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这样安排可以使整个集团公司统一进入先进管理平台。对此,邵宁副主任明确指出: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达到312家,作为公众公司,做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工作,不仅是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需要,更是对广大投资者负责的表现。这些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内控的要求,做好内部控制。同时,作为上市公司母公司的中央企业集团公司,也需要按照国际化的要求,采用科学的、市场化的方式管理所属企业,因此,我们希望,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集团公司层面能够意识到加强全集团范围内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这项工作作为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抓紧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