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298700000084

第84章 登高戴萸祈健康——重阳节

重阳之说来自《易经》古人把九作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称“重九”。重阳节从岁时节日演变成民俗节日,尽管各地有不同的过节习俗,但重阳节的核心文化价值是相同的。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中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句子。到了汉代,重阳节逐渐盛行。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致死后,其侍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嫁与平民为妻。有一次,贾某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酒以求长寿的故事,这种活动遂传入民间。三国时文献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也说过,在重阳节“行吟载酒,须尽一生之兴”。

重阳节传说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传说东汉时,汝南县突然发生大瘟疫,有个叫桓景的人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终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回到家乡,教乡亲们避灾的方法。重阳节那天他和妻子儿女、父老乡亲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佩戴,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传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自此,汝河两岸的百姓,有了重九登高、佩戴茱萸、喝菊花酒的风俗。

重阳节习俗

民间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相传始于东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可见汉代就已经有了登高的习俗。

重阳节的另一个习俗是吃重阳糕。糕与“高”谐音,含步步高升、兴旺发达之意。人们用江米、黄米、小枣等原料做成蒸糕,上面还插上五色小旗,称之为“花糕”,可用以馈赠亲朋好友,登高游览时也可带上作为食物。

古时重阳节还被赋予“长寿”的内容。魏文帝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里说到这个节日“以为宜于长久”,文中提到了传说中活了八百多岁的长寿之人彭祖,说明吃了重阳糕还有祈愿健康长寿的意义。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延伸阅读

重阳节的别称

据干宝《搜神记》记载:淮南全椒县有一丁氏,嫁给同县谢家,由于谢家是大富户,她婆婆凶恶残暴,虐待丁氏,强迫她干繁重的家务,经常痛骂和毒打。丁氏最终忍受不住,在重阳节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说:“做人家媳妇每天辛苦劳动不得休息,重阳节请婆家不要让她们再操劳。”所以,江南人每逢重阳日,都让妇女休息,叫做“休息日”。后来,人们为这位姓丁的妇人立祭,称为“丁姑 ”。以后,每逢重阳节,父母们要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将重阳节称为“女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