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298700000076

第76章 神秘的女姓文字——女书

江永女书是现在世界上惟一存在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文字,它的发展、传承及以其为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女书习俗。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女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女书作品主要内容有贺三朝书(新婚第三天的馈赠贺诗)与婚嫁歌、结交老同(老同,同年龄的女友)姊妹情书、自传诉苦歌、纪事叙事歌、祭祀祈神歌、往来书信、翻译改写传统汉文故事、耍歌民谣等。女书作品以诉苦为主,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苦情文学。

起源

关于女书的起源,目前所知的内容非常有限。有关女书形成的文献也很罕见,迄今所能见到的确切文字,最早仅见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七月,和济印刷公司刊印的《湖南各县调查笔记》上册“花山条”一则:“(永明县)花山,在层山岭之麓。石玲珑若花然。相传唐时,谭姓姊妹,学佛修真,入山采药,相与坐化于此,土人于山颠立庙祀之(原注:今称花山庙)。石既罗列有致,加崇林美荫,磴道缘石罅以出,升降忘劳。每岁五月,各乡妇女焚香膜拜,持歌扇同声高唱,以追悼之。其歌扇所书蝇头细字,似蒙古文。全县男子能识此种字者,余未之见。”这本书是民国期间湖南为自治,进行全省普查,各县调查员收集本地风俗撰写而成。到目前为止,其他史志文献、出土考古都没有记载。

神台买书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家父女三人采药路过“花山”,两个女儿再也无法前行,坐在地上石化了,老人也因劳累而凝固成石。后来人们发现在这里祈福能够消灾去病,因此便为他们父女建庙进行祭祀。乡邻们生病,或者小媳妇不能孕育,都到庙里祭拜,非常灵验。一传十,十传百,附近乡村的的人都来祭祀求福,而且大多为女性。神台上有绣花小红鞋,没有小孩的拿一只回去照样做一双,拿一双回去就做两双。做了鞋就会有小孩,生了小孩再把鞋送回庙里。神台上还有女书。烧过香,化过纸就可以拿一本回去看读(叫“花钱买书”),读过后可以拿来换。最早的神台女书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丝线绣在绸子上,一卷一卷的。特别是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拿了女书回去要照抄一份,跟年纪大的妇女学习读写。以后可以用女书把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来,悄悄送到神台上,让别人去读、去写。就这样一代代的传了下来。

女书的特点

女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女性文学,在表现技巧上也具有鲜明的女性特点。女书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对女性自身的比喻和顶针手法。另外,女书的主人还大量地是将自己以及有关的事物比做“花”。女书中常用的顶针技巧:景物起兴,上下句尾顶头、头承尾。

传承方式

女书在当地传习有几种情况:一是家传式,家庭内长辈女性教晚辈女孩;二是私塾式,花钱向水平较高的专职妇女学习女书;三是歌堂式,妇女在读纸、读扇中互教互学,四是自学式,利用赠送得来的或买来、借来的女书,照样抄写自学。因为当地妇女几乎人人会唱女书歌,因此自学起来比较容易。

女书载体形式主要有:纸质布面手抄本、纸片、扇面、布帕、花带等。

延伸阅读

九斤姑娘女红造字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上江

有位才华出众的姑娘,因为她生下来有九斤重,人们就叫她九斤姑娘。九斤姑娘聪明能干,有一双巧手,纺纱织布、绩麻绣花样样出色。附近的姑娘们都喜欢和她拜妹,还有很多远道而来的姑娘和她交朋友,学女红。以前女人不识字,托人带口信儿常常出错。九斤姑娘便创造女字,用这种字把信写在纸本上、扇子上、帕子上,捎给远近的姐妹。她们接到信后,大家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读纸、读扇、读帕,也一边传习女书。后来姑娘们都学会了这种字,一代一代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