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298700000025

第25章 佛陀的足印——曼飞龙塔

曼飞龙塔,这座独具一格的古塔,表现了傣族人民在建筑技术上的成就,同时,由于飞龙白塔具有缅甸佛塔的风格,还体现了中外建筑技术和文化的交流,有较高历史价值,已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里,佛塔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曼飞龙塔。它是西双版纳最著名的佛塔群,又称“金刚宝座塔”。傣语为“塔糯庄龙”、“塔糯”意为“笋塔”,是大头笋塔之意。还有人因其洁白,唤作“白塔”。

曼飞龙塔的传说

据傣文经典记载,曼飞龙塔始建于傣历565年(1204年),距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由三个印度僧人设计,又由勐龙头人和高僧祜巴南批等人主持建造。在曼飞龙塔的一个佛龛下,有一块岩石,上面有一个人脚印状的痕迹。人们说那是佛祖释迦牟尼留下的脚迹。当地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来到大勐龙那一年,孔雀飞满了坝子,当时正在筹建这组群塔,但却不知建在哪里好,释迦牟尼知道后,就用他的左脚在大青石上一踩,那里就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人们就在他的脚印边建了这组塔。

曼飞龙群塔的结构

曼飞龙群塔属砖石结构,整座塔由塔座、坛台、钟座、覆钵、莲花、蕉苞、宝伞、风标8个部分组成,塔基为圆形的须弥座,周长42.6米,在塔基上面建有由大小9座塔组成的塔群。主塔的基座直径3.9米,高12.9米,围绕主塔的8座小塔高9.1米,为多层圆形盒状体叠压而成的塔身,层与层之间有环形仰莲浮雕。塔刹是喇叭形的莲瓣立雕。每座小塔的塔座都有一个屋脊外延的佛龛,里面安放着一尊佛像,内壁则排列着整齐的佛像浮雕。佛龛正脊和垂脊上均饰有龙、凤、孔雀等陶塑,佛龛券门沿面有花草、卷云纹饰。佛龛上的雕饰,都刷着鲜艳的朱红颜色,连同那闪闪发光的塔刹,白色的塔身,构成了一幅绚烂的图画。刹杆上装置着上下串连的华盖和风铎,微风拂来,叮铛作响,悠远肃穆。从曼飞龙塔的形式看,似与泰国北部13世纪的马哈达特塔相近,但从细部结构看,以莲花座托上的舍利塔为主,又具中国内地佛塔特点。

悠久宗教建筑

曼龙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宗教建筑。八百多年以来,不但在国内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各族人民群众中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缅甸、老挝、泰国的小乘佛教的信徒中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每年均有成百上千的信徒不远千里前来朝拜,虔诚地敬献上自己心爱的礼物,表达对佛祖的崇拜和敬仰。

曼龙飞塔具景洪县城约60公里,和云南各处有便捷的公路相通,因此每年宗教节庆,都有大批佛教信徒前往,加强了各地人们的交流。

延伸阅读

曼飞龙塔的由来

据西双版纳民间传说,这座曼飞龙塔是按佛祖释牟尼的旨意修建。据说释

牟尼到此讲经传教时,该寨名为曼桂。佛祖正在苦口婆心地讲经之时,西双版纳曼桂人不知何故而奔跑回村,并呼之“尾龙”(意为快下)。佛祖十分生气,便指责曼桂为“曼尾龙”,意为迅速下逃之寨。后来,人们自行把“尾”字改为“飞”字,使西双版纳寨名成为如今的曼飞龙。事后,西双版纳当地人信佛建塔,当人们为选塔址而争执不休时,佛祖便在山上留下一个足迹,示意人们在山顶修建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