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读书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6293400000041

第41章 写下对一本书的感想——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也叫心得体会,就是在你阅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针对其内容发表自己的感受、心得、思考、议论,评价等等。

写读后感,会培养和丰富你的分析和联想能力,提高你综合问题并把自己观点表达清楚的修养,同时,它也能反过来促进你的阅读和理解水平。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进一步深化。比起读书笔记来,它的形式和思路、内容更为灵活多样,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你可以围绕一个主题、一句话、一个词,像写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使你所有的知识和学问在一篇读后感当中得到尽情的发挥。

写不好读后感的原因

开始尝试写读后感时,水平不高是正常的事情,同时,往往容易伴随这样那样的缺点。其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

第一,对原文中心思想把握得不够准确,甚至没有弄清楚人家到底讲什么,为什么这样讲。

第二,无感而发。读后感是“有感而发”,若根本没有对原文产生特殊的兴趣,勉强拿起笔来写,也只能是“无病呻吟”。

第三,不明白什么是读后感,简单地认为读后感就是把原文内容再讲一遍,或者稍微做些“添油加醋”。

第四,有感发不出,写读后感的方法和技巧不熟练,不知道从何下手。

第五,知识面太窄,缺乏生活体验,虽然上面几条不足都避免了,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很幼稚,缺乏见识。

写读后感的几种方法

读后感这种写作体裁的弹性很大,形式多样、可长可短,叙述与议论、分析与归纳、对比与联想、反问与解答,等等。

光读后感的题目的写法就很多,比如《读(****)有感》、《(****)给我的启示》、《谈(****)的语言特色》、《由(***)所想到的》、《(***)浅析》、《(***)

告诉我》、《生活中的(****)》等。有时也常使用双标题,如《生活告诉我——(****)有感》、《不可多得的好书——

(****)读后》等。

下面介绍几种写读后感的方法。

1.引述原文内容,加以联想发挥

在你读完一篇文章后,如果很有感触,你便可以在简述原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借题发挥,展开讨论、评说,阐明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紧紧围绕原文的精神,不能“离题”、“跑题”。

对原文的叙述,你可以先议后叙,也可以先叙后议,或者夹叙夹议,只要便于发挥你的“感”、展开你的“思”就可以。

有时,你也可以只引用原文的某个段落,针对它的写作特点。

与思想内涵展开论述。

2.列举同类事物,作出综合结论

由原文中心内容切人,再举出一些事例、名人名言,归纳总结这些事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揭示原文的思想意义。

这种方法,强调了原文的思想,丰富了读后感的内含量,加强了你的“感”的说服力。

3.逐层分析原文,透彻了解内涵

在做原文结构提纲的基础上,丰富“枝叶”,深入分析原文精神内涵。你针对的可以是原文的思想方法,也可以是它的语言色彩,或者是它的结构特点。

此外,这种形式属于介绍性的读后感,如《(****)赏析》,目的不只是抒发自己的个人之“感”,而且也向其他读者推荐这篇好文章(或好书)。

4.照应原文中心,联系生活实际

联系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的事情,可大可小,可新可旧。但要注意,不能与原文思想有出入,应该保持一致,而且,要言之有物,戒绝假话、大话、空话、套话等华而不实的语言风气。通过这些生活实例,挖掘它们背后的思想根源,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用这种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读书联系生活的优秀的读后感。

5.角度灵活多样,形式丰富多彩

这种方法比较难掌握,但运用好了以后,会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这既需要深刻领会原文的思想精华,又要具备丰富的读书经验和知识,善于抓住一点,寻找突破口,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还可以针对原文进行反问、对话等形式,谈古论今,发人深思。

针对什么内容而写

上面谈了写读后感的几种方法,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文章中心思想所出发的读后感,本身就有一定难度,需要你首先读懂原文的所有内涵量。

再就是你必须具有相当的知识基础,不然的话,心里有感也发不出来,正应了一句歇后语:“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

当你实在觉得无从下手时,你可以从具体环节人手。下面,介绍几个角度,你可以任意选出一个,加以发挥。这种寻找“突破口”的方法,贵在“小中见大”,题目虽小但思想具有深度。这几个角度只是提供给你的几条思路,这些从小处出发的读后感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也需要你具有必备的水平,不然,就空洞无物。

1.解析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相当于人的眼睛。除非是命题作文,标题是固定不允许改变的。另外,有些文章是写好了以后才安置一个合适的标题的。

好的标题起的作用是画龙点睛。“画龙点睛”式的文章标题,能起到统帅全文结构和思想的作用,使全文生色,甚至还可以增添全文的“话外话”,使读者领会文章的弦外之音、话外之意,余味无穷。

读后感从标题人手,是由点到面的。就是赏析文章标题是怎样统领正文内容的,或者标题是怎样深化正文中心思想的,或者标题是怎样使文章增色生辉的。

2.鉴赏文中的词句

一篇文章中总会有几处特别精彩的词句,像京戏里的“戏眼”,演员唱到“戏眼”处时,特别韵味十足,声情并茂,令听众为之动容,击掌称妙。文章也一样,几处精彩的用词造句就像“戏眼”,读至此处令人精神为之一爽,拍手称快。古人有所谓“一字师”,就是说别人一个字用得比你好,就可以做你的老师。至于名句,则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广为传颂。

从词句人手,是点一线一面式的。你从欣赏一句话开始,先是“就句论句”,分析它如何写得好,然后,即可扩展到全局,着眼于通篇,分析文章的写作风格。

3.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针对同样一篇文章,同样的几段话,组合方式不同,表达效果也就有了差别。正如盖房子,砖瓦都一样,只是因为组合方式的不同而有了风格的差异。

文章中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写作因素。尤其对于说明或叙述性的文字,根据原文所突出的主要因素,抓住它也就基本掌握了文章的整体脉络和结构特点。

给人印象深刻的文章,除了它的文字有特别之处外,它的布局谋篇也是有技巧的。“文似看山不喜平”,主要体现在大块结构上的安排有特色。

拿文章的开头来说,有的开门见山、引入正文;有的先讲别的,尔后引入正文,类似诗歌里“赋比兴”手法中的“兴”;有的开头一句话就是全文所要说的话,即主题思想;有的开头引人注目,用问话的形式或感叹的形式;有的则从小处起头,层层深入,渐入佳境。

再如文章的结尾,有的是一句话总结全文;有的则戛然而止,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有的则采用问话形式,带有启发性;有的则呼应文章开头的提问,加深读者的印象;有的似乎说了一句与本文不太相干的话,实际上仔细品味起来,才感觉到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