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人的人格
6285900000093

第93章 石崇被杀之事缘起及他与绿珠的情意

应该说,石崇是受当时的社会影响才渐渐走向堕落的,他一向还是很有抱负的,可惜那注定了是一个悲哀的时代。还有他的父亲石苞就一向不重操守,“好色薄行”。

有一次,石崇和王敦(后来的东晋初权臣)去了太学,偶然中看到了孔子的高徒颜回、原宪的画像(两人都以道德操守知名),看了良久之后竟感叹道:“如果我也能够得以成为孔子的弟子,那么我(的德行和操守)未必会不如他人。”这时在一旁的王敦听了石崇的感慨后很是惊讶和不屑,于是戏谑地说道:“不知道你比孔子的其他弟子如何,但你肯定比子贡出色一点。”言下之意就是说石崇非常富有。而石崇却非常认真地回敬道:“士大夫就应该身名俱泰,何至于如此寒酸呢!”有鄙薄贫贱之意。从这件事中也可窥出石崇思想的一斑,但正如《荀子》所谓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甚至连石崇自己都意识到了。

后来,由于西晋政治上的严重混乱和诸侯王势力的强大,贾后、贾谧一党最终败下阵来,贾后、贾谧在宫廷内讧中被赵王司马伦杀死,石崇作为贾谧的党羽也被罢官。本来石崇在当时也可谓没有什么政治野心,所以他一时也很难说会惹上什么杀身之祸。可是不巧的是,一方面他的外甥欧阳建(是西晋一位著名的玄学家)与赵王司马伦有仇隙,另一方面司马伦的心腹爱将孙秀这时候竟仗势打起石崇的爱姬——绿珠的主意,结果两相作用,石崇被杀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这里,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传奇女子绿珠的逸事了。绿珠是石崇家的一位小妾(据说她是石崇从广东一带用三颗珍珠交换来的),长得非常艳丽,而且还擅长吹笛。因为石崇平日里无所事事,也非常喜欢音乐,有时还自己亲自谱写乐曲让绿珠吹奏,因此他二人之间可能就这样产生了非同一般的情意(有点知音的感觉)。据北宋人乐史所作的《绿珠传》记载,“绿珠能吹笛,又善舞《明君》”,明君就是指汉代出嫁匈奴的王昭君;本来《明君》只是首舞曲,可是石崇却“以此曲教之(绿珠),而自制新歌”,也就说他亲自动手添写了一段歌词:

我本良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别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流涕别,辕马悲且鸣;哀郁伤五内,涕泣沾珠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伫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乘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其言辞凄切感人。不仅如此,石崇还曾作《懊恼曲》以赠绿珠。因此,大致可以推测,二人应该还是具有一种特别的情分的(假使我们相信乐史的记载)。

当孙秀派人来向石崇索求绿珠时,石崇便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当时,石崇罢官之后就居住在他的金谷别馆,他本来想找人替代绿珠,可是这来人却认真得很,不敢马虎,指明了就要绿珠,于是石崇勃然大怒道:“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这其中似乎并不涉及一个男人的颜面问题,石崇本不是什么清高之士,不想给就是因为他舍不得)。那来人很不解,劝石崇三思:“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可是石崇始终不肯。

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问题倒是,可能事情在孙秀的眼里就只是会让他觉得石崇明摆着是不给他面子,因为就当时而言,一个女人(不是正妻)就像一件衣服那样无足轻重。因此,孙秀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当即劝说赵王司马伦杀死石崇和欧阳建。而石崇和欧阳建也已听到了风声,他们就与黄门郎潘岳私下里劝说淮南王司马允、齐王司马冏一同讨伐赵王司马伦和孙秀。可是事情被孙秀率先发觉(这可能也迫使孙秀下定了决心),孙秀先发制人,假传圣旨要收捕了石崇等一干人。

一场由争夺美女绿珠之事而引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内讧便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