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许由。
那已经是很久远很久远的年代的事情了。那是我国的上古时期,还是传说中的尧帝当政的时代。可是尧帝已经慢慢的老去了,他就想找个贤德的人来接替自己的位置,这时候就有一个叫许由的人,据说非常贤德,四方称颂,而且尧帝多次向他请教一些疑难问题都获得了满意的答复,所以尧帝这时就有意要把自己的君位传给许由。
可是这个许由看起来很固执,当尧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时,他却坚决拒绝,而尧帝也一再坚持,结果许由就干脆跑到今天的河南登封附近的箕山中隐居起来,让尧帝想见他一面都难。后来,尧帝又派人找到了许由,并再次恳请他出山,许由无奈,这次他又干脆跑到附近的颍水边去使劲地洗耳朵,表示连诸如此类的请他“主持”天下、做“九州长”的话都不想听了,觉得听了实在难受。既然许由这么坚决,尧帝也只好就由他去了。
许由的表现乍看起来确实有些让人疑惑不解,放着好好的“官儿”不当,放着莫大的权力而不动心,这样的人用今天的话讲——岂不是傻吗?有病吧?当然,我们也相信许由会有自己的理由。首先,按照一般的说法,可能是因为许由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虞舜(也就是后来的舜帝),还担心尧帝的几个儿子不服自己,怕以此引起内乱从而误了国家,让百姓无谓地受苦。这倒是很讲得通的。单拿以后舜帝的贤德而论,许由的谦让也是有道理的。还有后人附会的种种传言,比如《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中就讲到了一个名字叫啮缺(据说此人是许由的老师)的人,看到许由有意逃避尧帝就询问其缘由,许由就向他讲了一通后世道家指责儒家虚伪、矫饰、专制的话来批评尧帝的统治,表示自己不能与之“同流合污”。当然,这段材料属于托喻的寓言故事,实不可信。而《庄子·逍遥游》中讲到尧帝请许由来接替自己的理由是这样的:“日月出矣而爝火(注:火把之意)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也就是说你许由是太阳,我唐尧不过是根火把;有了你许由,我尧就是个多余的人了。这种情况下还让我来当这个“大家长”,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这个国家还是由你来管理吧。而许由却接过尧帝的话说道:“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也就是说,尧帝您已经将天下治理得很理想了,如果让我许由再多操心国家的事,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还有,我本来没有什么功劳却沾您的光而获得了一个好名声,这也是我许由拒绝您的理由。有一种叫鹪鹩的鸟儿在深林筑巢,所需要的地方不过一根树枝罢了。偃鼠渴了要到河边喝水,它再能喝也不过喝一肚皮就饱了。您还是回去吧,我是不会出来治理天下的。就算管做饭的厨师不做饭,但是管祭祀的尸祝也不会超越自己的职权来代替他做饭的。
道不同,不相与谋。许由一番话说得尧无言以对,中国还由此多了一个成语——越俎代庖,就是说做了不是自己份内的事——虽然世上许多人喜欢越俎代庖,但这样的事许由是坚决不做的。总之,许由到底做了一位隐士,而且他应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最著名的隐士。甚至直到今天还流传着种种关于他的传说和逸事,不过后世有的传言他是隐居到了岐山而非箕山,还说有一天他沿山放牧,来到了岐山西北部的山脚下,看到这里山清水秀,草木丰茂,土地肥沃,于是他就高兴地对着一位正在田里耕作的农夫说道:“此乃牛壮田肥之地也!”这个农夫一听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从此就称这里为“牛田村”,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就形成了今天的上牛田、中牛田、下牛田三个自然村,而且还把附近一条清澈明丽、水质甘洌的小河命名为“洗耳河”。
有人可能会怀疑许由事迹的真实性,不过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中却谈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由此可见,许由的事迹起码在后人的内心深处却必定是真实且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许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荀子就曾称赞说:“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不过,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晋代皇甫谧在其著作《高士传》中这样记述道:当许由“洗耳于颍水滨”时,他的一位名叫巢父的朋友正好牵着一头牛犊来河边饮水,于是他就问许由为什么洗耳,许由就答道:“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可是,巢父却这样批评道:“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也就是说,你许由如果真心想隐居,找一个谁都找不到你的地方就是许由洗耳于颍水滨,选自清·任熊绘《高士传》插图。(何必待在这个不太隐蔽的地方呢),因此,我看现在的你不过是想借隐逸之名来钓誉而已;所以,你洗过耳朵的水也是不干净的,于是巢父“牵犊上流饮之”。
其实,这里是完全把许由当作一个隐逸者看待了,而没有仔细探究他隐逸的深层动机。“许由没,葬箕山之巅,亦名许由山,在阳城之南十余里。尧因就其墓,号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世世奉祀,至今不绝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果所传不虚的话,那首要的还应该归因于许由谦让的美德与其自知之明,尤其他那种宁愿暴身荒野也不愿意违背自己做人根本原则的执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