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任何人都可以到他的门下接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先驱者,他开创了中国古代教育“有教无类”的先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办教育的基本方针。在孔子那里,凡是来学习的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他都接受。孔子“开门设教”,“有教无类”地广收弟子,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例,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传授教育仅限于贵族子弟,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的传统,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智力开发,打开了广阔的领域,因此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教育制度的革命。
《荀子·法行》中记载:南郭惠子问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孔子这样著名的学者,其门下的弟子为什么这么复杂?言外之意是指为什么这么多贫贱和愚昧之人,而且老少参差不齐的人都集聚于孔子门下呢?子贡说:孔子是等待人来就教,凡是自愿来就学的不拒绝,凡是自动退学的也不阻止,校门始终敞开着,当然就杂了。他继而打个比方说,医术高明的医生门前,病人自然多;身怀绝技而又拥有正斜揉曲工具的巧木匠的旁边,那些被一般人看不上眼的木材自然也多。子贡的这个回答,既是对孔子“有教无类”基本方针的形象比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弟子人数之盛,学生中贫贱人家子弟之多。
孔子为人是注重言行一致的,他说“有教无类”,在实际中就坚持这一方针。在他的弟子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家里穷得只有一竹筐饭,一瓢水,而且住在小巷子里;仲弓其父为“贱人”,家“无立锥之地”,子路是“下野之人”;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曾参居卫“缊袍无丧,颜色肿哙,手足胼胝”;公冶长曾“在缧绁之中”,即坐过牢;“漆雕开,字子开,受过刑罚……这些弟子都是来自下层的人,而且籍贯也复杂,孔子都收教不弃;而且这些人在学问上都造诣很深,很受孔子器重。
甚至有些品行不够端正、做过坏事的人,前来拜他为师,孔子也不拒绝。经过孔子的教导,这些人都能改邪归正,服务于社会。学生颜涿聚曾经是“梁父之大盗”;另一学生“下野之人”子路入学之前,似乎是个歹徒。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寇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经孔子教育培养,颜涿聚后来到卫国和齐国做官,当了齐国大夫;子路后来也成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孔子招收学生,不但不讲门第,不计贵贱,而且智者、愚者他一视同仁。人有生来痴呆鲁钝的,也有生来聪慧过人的,但这两种人无一例外需要塑造教育,通过教育才能获得知识,提高素养,只不过在教学中需要因人因材施教而已。
无论是富户家的子弟,还是出身贫寒家的孩子,只要愿意求学,只要投到孔子的门下,孔子一视同仁,以诲之不倦的态度教导他们,培育他们,为社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孔子不单是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而且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他“有教无类”的方针,这对于推动教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
有教无类,让人人都能公平平等地接受教育,这是自古以来一个多么美好的愿望啊。然而,在我们当今的社会,这个愿望似乎一时很难实现。起码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在“教育平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择校热、高考移民、民工子弟入学难等一系列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深思。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学校办学的目的是为社会而进行公民教育。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的地位就尤显重要。知识经济就像一个放大器,它能把较小的差距急剧地扩大,更何况人为地制造一些条件和机会的差距呢。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的教育应体现出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教育的公平尤显重要。
真正的教育平等,是要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选择的自由。真正的平等教育应该为所有的孩子提供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让所有的孩子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面对同一片蓝色的天空,拥有一样多可供选择的道路,然后让孩子在相同规则的约定下,依据知识、能力和品德,而不是依据出身、地位,各自决定并竞争要上什么样的学校。真正的教育平等,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做出各自的选择之后,不断地调整并寻找到最适合于自己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学校,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至于每一个学生学习终点的所在及其所达到的高度,则完全不必有过于统一的标准,这个低,那个高,这个成明星,那个搞科研,都无可指责——只要每个人的个性得以展现,就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