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论语心得全集
6283600000055

第55章 教子不可拔苗助长

人的智力由于受年龄、性格、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肯定是有差异的,不可能所有的孩子智商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运用恰当的科学合理的方法,不可过于心急,拔苗助长。

现在有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从刚懂事起就被安排了各种名目繁多的课程,学钢琴、学舞蹈、学美术、学珠算、学英语……再大一点的孩子,每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放学回家之后,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还要去上各种课外特长班,长此以往,作为孩子,可爱的天性没有了,变成了一架死气沉沉的学习机器;可是作为家长,你以为宝宝1岁半会背10首唐诗,长大后语文成绩就一定很好?你相信会从1数到100的2岁宝宝长大后就会成为数学家?你坚持让3岁的宝宝自己阅读整本《道德经》,认为他真能深谙此中真理?不要以为你这样做是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其实,你是在扼杀他将来对学习的兴趣,犯了拔苗助长的大忌。自从两岁的晓晓对隔壁丁丁家的钢琴表现出一点好感后,爸爸回家就开始忙活开了。先是打电话咨询钢琴学校幼儿班的情况,又是在网上了解钢琴的价格,然后还在家里拿把硬尺量来量去,看什么角落正好可以摆一架钢琴,再后就是买了一架钢琴回来。因为爸爸义无反顾地认为晓晓对钢琴有兴趣,肯定在这方面有天赋。其实这么早地下定论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定规律。作为家长,刚开始不要对孩子的某项兴趣表现出太大的热情,用平淡的语气和他交流。如果他是真的有兴趣,慢慢地你自然会感受到,如果他只是新造茅坑三日香,那你也省得费心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从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年龄特征出发,进行教育,采用的内容和手段“略为提前”一点就好,千万不要拔苗助长,片面强调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成就,而忽略了他们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健康。

即使你饱览群书、未雨绸缪,很多事情也并不会像你预期的那样顺理成章。也许你会认为孩子应该自觉主动地学习,孩子应该对父母诚实,孩子应该懂事了……而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不应该”式的埋怨:孩子不应该不会,孩子行动不应该这么慢,孩子不应该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应该”的事多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期望,是完美的假定。

面对孩子的“过错”,许多成人善用的方式是“动武”与“软禁”。在苦口婆心的劝说变得“苍白无力”后,往往就会条件反射地想起“不打不成才”的古训。但很多时候“动武”只让孩子记住了“痛”,而忘记了“痛的根本原因”。父母只强调“以后还做不做”,却忘了教给孩子“以后怎样做才好”。如果日后又犯了错,孩子还可能因为“痛”而“说谎”,这样一来非但未解决前面的问题,还多了个让父母“深恶痛绝”的毛病。

因此,面对“过错”请慎“动武”,愤怒时的打骂,可能最大的好处只在出了口气。

“软禁”则是父母将孩子“监控”起来:孩子做作业父母旁边陪;孩子要出去,父母左右伴;孩子去学校,父母变“密探”。总之,为了避免孩子“犯错”,尽可能不让他单独行动。结果是孩子没有主动性,孩子连基本的时间观念都没有,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没有父母在身边什么都一塌糊涂。那么到底该怎样对待孩子的“过错”呢?

其实,“过错”在孩子的成长中有着很大的意义。孩子“犯错误”,是因为他们“无知”。“过错”只是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采取的不恰当的方式。比如孩子因为考试失败而对父母说谎,只是因为他不想挨批评甚至挨打,而且也想不到更好的方法;孩子不能按时完成功课,只是没有学会时间的合理安排;孩子爱看电视,只是没有找到更有趣的事做……所以孩子有了“过错”,实际上是在提醒父母,要在哪一方面去引导他,教给孩子合理的做事方式,比一时气急痛打一顿或者干脆取消孩子的“独立性”有效得多。

在孩子的成长中,请允许“过错”发生,请包容“过错”,先不要发怒、失望与伤心;请放弃完美的构想,而应提出实实在在的建议。如果我们不能接受孩子的“过错”,孩子也不会接受我们“应该”式的教诲。

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必然带动升学、就业和生存方式的转变,跨世纪的一代面临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剧烈的生存竞争、频繁的职业变动、下岗失业的威胁等现实问题,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规律,要求现代家庭首先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能独立生存的人,再努力将他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长的最大愿望莫过于孩子未来拥有一个健康、成功、自在的幸福人生,而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与机遇,而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对孩子命运的影响。这种缺乏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情绪化问题,如离家出走、自杀、焦虑、厌学厌食、孤僻、恐惧,一些从北大、清华名牌学府出来的高材生,由于缺乏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缺乏在生活中承受社会挫折的应变能力,走上社会同样有不少人连工作都不能胜任。因此在开发少儿智力的同时,如何培养孩子自信、自重、百折不挠的品性,已成为现代家庭的焦点问题。父母最怕孩子出事,最怕被老师叫到学校听“批评”,最怕看到孩子不如别人,但这都是育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