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跟着中医学养生
6260500000006

第6章 心病只能心药治

华佗在《青囊秘录》中说:治病宜先医其心,然后用本草方药。不重医心者,是为下医。

最灵的偏方是心药

有句俗话:“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病”指的就是一切关系到心理问题的疾病。中医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心理治疗,医心的方法,应用得非常广泛,不仅被医家所重视,在文史记载中也屡见不鲜。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叶天士是明末清初的名医。有一天,叶天士接见了一位病人,这位病人双目红肿,泪流不止,神情恍惚。

叶天士经过详细诊察,对病人说:“按我的看法,你这眼病只要服用几副药就可以医好,但眼病医好七天后,你的两只脚就会生出毒疮,那才是关乎性命的。”病人听后非常害怕,询问治疗的良方。

叶天士告诉他:“只有一个办法,你以后每天睡前和晨起后,用手按摩脚心各360次,一次也不能少。你坚持7天,就能渡过难关。”

病人对叶天士的话深信不疑,就诚心实意地按照方法去做了。

7天后,果然像叶天士说的那样,病人的眼病好了,脚心也没有长出毒疮,精神也比以前爽朗了很多。

病人向叶天士道谢,叶天士告诉他:“其实你的眼病是由于忧虑引起的,只要你不去自寻烦恼,眼病自然就好了。但是你这个人心事很重,眼睛疼痛肯定会加重你的心理负担。我说让你注意危及性命的毒疮,你自然就不去注意眼睛的疼痛了,而搓脚心只不过是给你降火定神,增强体魄。如此一来,你的注意力转移了,心病没有了,眼病自然也就好了!”

中医书籍中,有许多心理治疗方法。如说理开导法、以情胜情的活套疗法、惊者平之的脱敏疗法、以诈治诈的行为疗法以及气功松弛等调整心身的方法。

现代生活中,许多人由于各种因素,诸如学习压力、工作劳累、家庭矛盾、人际失和等等,而导致心理失衡,产生各种“心病”。

有一个导游,带领旅游团到某景点参观,无意间听说他们住的旅馆里曾发现过艾滋病患者。于是他疑神疑鬼,自感浑身不适,怀疑患了艾滋病。但是,经过多次门诊检查,身体根本没有疾病。后来,他到了我这里。我告诉他,这是由恐病到疑病,而导致了疑病症。最终,经过医生的心理疏导,纠正认知偏差,采用积极的心理治疗,这位导游的病状逐渐消失了。

一位13岁的女孩右腿被砸伤,肌肉组织坏死。在救治中医生为她做了截肢手术。而她原本的理想是将来要当一名芭蕾舞演员。一条腿没了,这理想成了泡影,她该怎么办?是万念俱灰、沉沦、绝望?还是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小女孩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哀伤之中。恰在此时,心理医生对她进行了安慰和疏导,心理医生这样劝慰说:将来即使当不了舞蹈演员,还可从事其他工作,如当会计、收银员、播音员、接线员等,可做的事很多、生活的舞台大得很……小女孩及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抚慰,心灵的创伤慢慢愈合。

心病还需心药医,许多心理疾病通过自我调节完全可以康复。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可采取下面的方法:

首先,自己必须调整好心态,要清楚正确地认识到,脱离了客观环境,人是不可能生存的。人的一生,难免有磕磕绊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对待生活中出现的过失与差错,要做到不退缩、不幻想、不逃避,跟朋友、亲人倾诉一下自己心灵深处的苦恼出来,不要憋在心里钻牛角尖。

其次,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去看心理咨询师。另外,社会的支持也相当重要。社会的支持可缓冲心里患者的压力,从而减轻他们心境抑郁的程度。对心境抑郁的人,不要随意使用“变态”、“神经病”、“不正常”等词语刺激,要给予他们理解和帮助。

第三,要多关注世界,更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你明白心境抑郁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你自然能够摆脱心境抑郁的罗网,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很多时候,人往往做出不符合逻辑,甚至是荒诞滑稽的行为。这些人表面看来非常的健康,但在他种种行为的背后却有种潜在的驱动力,使其不能深入地认识和把握自己。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并不健全。存在这种心理疾病的人,单纯的靠药物、手术是不能恢复健康的,他必须学会认清自己行为的潜在动机,呵护自己的心灵健康。这就是所谓的心病终须心药医。

有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白领,她33岁生了孩子后不久,居然经常出现拿牙签扎女儿的强烈冲动。她很惧怕自己真的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所以就不让自己的手空出来,不分白天黑夜都抱着孩子,甚至晚上也不躺下睡觉。

有一天,她参加一个聚会后,很晚才回家。因为喝了酒,所以头有些发晕。她回到卧室,看见女儿在床上睡着了,而她的母亲坐在沙发上,头往后仰,伸着脖子也睡着了。

这时,看着母亲后仰的脖子,她突然有一股要掐死母亲的冲动。经过反复的拼命摇头,她终于镇静下来,脑子里的可怕想法才消失。

后来,她不得不去向我咨询。我问她是不是经历过某种可怕的遭遇。她是这样说的:小时候,父母就离婚了。离婚后的母亲脾气变得非常暴躁,经常打她,所以她心里深藏着对母亲的恨。她结婚生子后,担心自己的悲惨命运会落到女儿身上,也害怕自己的愤怒情绪会转移到女儿身上,这才构成了她想拿牙签扎女儿的强迫冲动。

最后,我建议她去跟母亲交流,把自己内心对母亲的感情,包括这种憎恨情绪都告诉母亲,并且不管母亲是否高兴,都要坚持跟她交流。

后来,她经过跟母亲和善地交流,心情由阴转晴,这种危险的冲动逐渐消失了!

按照中医的理论,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心理不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通过自我调节、亲友开导等途径,很容易就可以解决心理不适;对于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则需要找医生进行治疗。

人类心理痛苦的来源有两个层面。一是“原发性痛苦”,这是来自心理以外的原因,如不能温饱,在心理上就出现饥饿、寒冷等痛苦体验。但这些痛苦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最基本的痛苦。二是“继发性痛苦”,这主要来自对自我的评价和接纳,如我不能是目前穷破潦倒的状况,我应该比现在更好、更舒服。人们为了减轻或消除那些原发性痛苦,经常受到这种想法所驱使。但是,原发性痛苦是难以消除的,可人们又不能接受这种痛苦,不允许有这种痛苦,所以人们就开始了无效的、苦苦的挣扎,进而产生出在原发性痛苦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心理痛苦。

如何解除人的心理痛苦呢?首先,对于“原发性痛苦”,可以通过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通过让人们吃得饱、穿得暖、玩得好等方式来实现。而对于“继发性痛苦”的解决,由于这样的痛苦来自人们的生存幻想,所以就需要通过心理医生“对症下药”,再由患者结合自身状况进行心理疏导!

那么,如何才能淡化和化解“原发性痛苦”呢?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比较的观点。

比如发生了重大的车祸,死伤多人,都可以算作不幸。未伤者受惊,轻伤者轻痛,重伤者重痛,死亡者惨痛,由前往后比,虽是不幸,但又是大幸;从后往前比,则是不幸中的大幸。在NBA的世界里,如果人人非要跟篮神乔丹比较,那真的是很不现实的事情。很多人只能望其项背,所以只能以他为最高,做最真实的自己,否则,那肯定是件极度烦恼的事。

2.时间的观点。

遇到“原发性痛苦”这样的事,假如你主动从时间的角度来考虑一下,心中对这种事的感受程度可能就会大大减轻。受了上级的当众批评,面子很过不去,心里难以承受,不妨试想一下,三天后,一星期后甚至一个月后,谁还会把这件事当回事,何不提前享用这时间的益处呢?

3.现实的观点。

就是勇于承认现实,坦然面对现实,对任何既成事实的过失以及灾祸,不必为之过多的后悔和烦恼,也不必因此而不休地责备自己或他人,而应把思想和精力放在努力弥补过失,最大可能的减少损失方面,否则过多的后悔、不休的责备,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扩大事端,增加烦恼。

4.换位的观点。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烦恼之事来说,也是如此,置身于烦恼之中的人,往往执著一点,甚至钻“牛角尖”,千丝万缕难找头绪,甚至自己无法控制自己,此时,置于局外旁观者的劝导,往往可以起到指点迷津,淡化烦恼的作用。如果你正处于烦恼之中,你不妨做一下自己的旁观者。

请记住一句话:“原发性痛苦”就像天空上的一片乌云,如果你的心中是一片晴空,那么它不会对你有丝毫一影响。

心理疾病其实并没有个人想像的那么可怕,只要早期及时进行治疗,就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不少心理问题涉及到个人的隐私,因此不少患者常常不愿就医。所以说,如果要缓解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患,就需加强社会对心理疾病的科学认识。此外,现代人在紧张工作之余,多注意锻炼身体,参加各种文娱活动,都可释放压力,保持心灵的平衡、宁静与健康。

最好的仙丹是安神

我曾经拜访过一个老人。现在的他,耳不聋、眼不花,走路背不驼、腰不弯,能吃能睡,晚上九点钟上床,脑袋一沾枕头就睡着,从不失眠,早上五点钟起床,茶水入肚便到门前小花园内遛弯或者写字。

但实际上,这位老人已有25年的糖尿病史,还患有高血压、前列腺肥大和脂肪肝等疾病。但他把这些看得很淡,他认为有病要治疗,但不能精神负担太大。他给自己制定了几条自我养生的方法:

一是不再去回忆那些倒霉的伤心往事,不再为那些事生气、苦恼、埋怨和愤怒,把它们统统扔进汪洋大海。

二是每天都要找一些谈得来的老朋友聊聊天,侃侃大山,天南地北,从国际、国内到鸡毛蒜皮的小事无所不谈。他们把这种闲侃称之为“话疗”,话疗可以把很多愁事都忘到九霄云外。

三是每天出门散步时,有两句口诀必须牢记:一是面带微笑,二是意念青春。

面带微笑不是假笑、强笑、皮笑肉不笑,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欣喜。生活安定、家庭幸福、社会前途乐观、国际形势好转……这样想脸上自然就露出微笑了。而意念青春,就是不要去想我已经多少岁了,已经老了,不行了,如果这样一想就必然腰弯背驼,真成了老朽之辈。如果你想的是我还不老,我还年轻,岁数没有什么了不起,那么你就会本能地挺起胸、直起腰,高高兴兴地去散步了。

这位老人说:“我自己的这几条养生方法,不知对别人是否合适,但我觉得适合我自己,常有朋友说我心态好,我认为神安才能长寿。”

什么叫做神安,怎么才能做到神安呢?通过我多年的行医经验,我介绍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给大家,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帮助你静心养性,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闭目养神。

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因而讲究养生的人常常闭目养神。人的疲劳多表现在面部和眼睛上,身体消耗的全部精神活力中眼睛的消耗要占去四分之一。闭目,先放松眼肌,再放松面部,心胸放松,精力就会从面部肌肉喷涌而出,眼睛也就会有神。闭目养神与睡觉是两回事。闭目养神重在调解精神,睡觉则重在休息。

闭目养神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工作或学习疲劳后,合住眼睛休息一会,就会消除疲劳,恢复精神,顿感容光焕发,头脑十分轻松。

人在闭目养神时,能减少大脑接触外界80%的信息,避免了一些不良的外界干扰,脑电波处于平静状态,有利于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保持平衡,使大脑得到最好的休息,从而提高大脑的指挥功能,让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处于最佳状态,于是生命力增强,疾病难以侵袭。

闭目养神,可在工作、学习间隙进行,也可换一安静处闭目独坐,排除一切外界干扰,放松思想感情,使大脑处于静止状态,无所思念,无所顾虑,安心养神。

闭目养神对于终日劳心用脑,或长期专注使用眼睛的人很有好处。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利用空隙时间珍惜视力,保护眼睛。三五分钟也好,十来分钟也好,尽可能地利用空闲时间闭目养神。有研究表明,白天有闭目养神习惯的人,晚上更容易入睡,睡眠质量也高,很少做噩梦。这说明闭目养神是解除疲劳、恢复体力、提高精力的一种休息方式。闭目养神也是药。闭目养神时要注意做到八个字:“放松、入静、顺其自然”,这样才能使全身经络疏通和气血流畅。

晚上睡不着觉时,最好的选择是“闭目养神”,以静其心,而不是选择读书、看报。在“闭目养神”的同时,如能再配合着练眼功,则能很好地改善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眼肌疲劳等症状。

当然,闭目养神尽管是一种很好的养神方法。但也只是权宜之计,它是在无法睡觉的时间和场合用来休息的一种方法。它的作用不如睡眠,可以睡觉的话,还是应该睡觉。

闭目养神的方法很多,当日常诸事纷扰、头痛脑胀之时,正襟端坐,双目合闭,意无所念,思无所想,使心神潜入寂静状态,或无意识半眯双眼,视物无睹。良久则心平气和,头脑清醒,理繁入简,应变不乱。此即闭目静心养神法。具体应用可选用下述方法:

闭目降气法:凡遇不平事或遭屈辱等难忍之时,要理智地控制感情。用双手食指端轻轻压在眼睑上,微微揉摩,至眼睛发热发胀,便觉胸闷顿开,肝火胃气下降,躁怒平息,心情缓和。

闭目行悦法:当忧郁悲伤、失望空虚、心烦意乱之时,退避静舍,独坐闭目,眼睛上视,神聚头顶微微仰面昂首,放松思想,回忆以往得意欢乐之事,即觉悲伤烦乱之情逐渐消失。

闭目意驰法:当事不如意、烦闷终日时,闭目抬头,臆想浩渺广阔的天空,就会精神振作,如释重负。

闭目卧思法:人有三种思维现象:睁眼思维、梦境思维、闭目思维。方法是卧在床上,使身心放松,想近事,思未来。

闭目思维法:即卧而不寐,闭目臆想联翩。这是一种临界状态思维现象,在这种临界状态下,大脑排除了外界的物像视觉综合干扰,处于充血充氧状态,促使大脑细胞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思维深度。

最高的境界是宁静

《庄子·养生主》中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滋养大脑关键在静,“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静而后能安”,所以心神宜常安静,凝聚而不散。

常言道:“最好的心情是宁静”。人宁静平和可以节约脑、体能量,消除机体疲劳,达到祛病延年之目的。

生理学家发现,人在“静”的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反应,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

“心静”与“体动”具有同等的功效。体动对于神经官能症、失眠症等病症的治疗能够起到辅助作用;而更多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肠炎、溃疡病、肿瘤等,则需要以“心静”的方式来辅助治疗。

“静”的方式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心静,而要做到心静就必须排除杂念。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提出“静默”,印度的瑜珈术提倡超觉静思等,这些都可以起到精神放松,减缓心跳和呼吸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减少肌肉紧张度和耗氧量之效果,还可以降低血压、血脂。

静心养神其实就是以静养神。在生命过程中,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因此,历代养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张以静养神,他们往往能做到心情清静安闲,排除各种杂念,从而达到真气顺畅,精神守于内,疾病无从生,形体虽劳作但不致疲倦,使身体健康无疾。

老子《道德经》说,“清静为天下正”,人体之神亦不例外,只有清静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素问·痹论》亦有同样认识,原文提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说明身心的清静有助于神气的潜藏内守,而身心的躁动则会导致神气的外驰甚至消亡。指出了神躁不静的极端危害性。所谓清静养神,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减少名利和物质欲望。老子提出“少私寡欲”,《黄帝内经》主张“志闲而少欲”,照此而做,减少了私心,降低了嗜欲,就会减轻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保持身体的健康。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静神”的新含义,他在《老老恒言·燕居》中说:“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同时还指出:“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唯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曹氏所提出的“静神”实指精神专一,摒除杂念及神用不过。由上可知,古代养生家的所谓静神,主要是指神静不用,神用不过,神用专一等内容,从而脱胎于道家又高于道家了。

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他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他的话就是很深刻的养生经。每个人都一样,自己的行为自己能把握得住,也能放得开,从而进入“解脱一切”的状态,这时,不为世事所困扰,对一切顺境、逆境都看得很开,变得眼界高超,虚怀若谷。但这又不是看破红尘,消极避世,而仍然是积极进取,追求理想,享受生活乐趣。所以孔子晚年还致力于编撰《春秋》,不倦地学习《易》,以至“韦编三绝”,还继续给弟子上课。

说到底,宽阔的心胸其实就是以静养神的一种方法。古往今来,不少人为了高官厚禄互相残杀,连脑袋都丢了,还谈什么养生呢?还有一些人,不但嫉妒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甚至连别人的才华、品德、名声、成就、相貌等高于自己时,都觉得不舒服。这种人常常可以产生一种“无名火”,使心境抑郁,情绪烦躁。现代中医研究表明,心神不安的人,经常出现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升高,血清素的活性水平降低,因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大脑机能失调,抗病能力下降。而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心胸开阔,那么他的精神就能够安静下来,就可以达到养神养生的目的。

“静”能够能够开发大脑健康潜能的理由是:大脑所拥有的100多亿细胞的开发利用率很低很低,有人甚至认为不足1%,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对大脑压抑和大脑疲劳所致,造成压抑和疲劳的原因是不良的行为和用脑不科学,如不会思维、饮食不合理、烟酒过度、缺乏休息、睡眠不佳、情绪波动、多方压力等等。这些东西日积月累,就会在神经系统之内生成一些杂质和毒素,阻碍脑细胞之间正常沟通和运作,大脑的潜能当然不可能更好的利用。

要防止压抑和疲劳对大脑所造成的危害,必须保持心境舒畅,保证充足的休息。“静”所提供的就是让神经系统深度休息,减轻、中和压抑与疲劳。

研究发现,通过“静”所提供的休息,比熟睡要深入数倍。“静”的方法很简单,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功用。如果达到“心如止水,了无杂念”的境界,脑海里就出现一片空白,身体达到最深的休息状态,呼吸接近停止,耗氧降到最低限度,思维活动几乎停止。但是,此刻人并没有失去知觉,相反,内在是完全清醒的,对周围的情况也了如指掌。科学家将此种情境称为“警觉休息状态”,以便与“无知觉状态”的熟睡状态相区别。

如果心情不好,产生不良情绪体验,内心就会十分激动、烦躁,用“坐卧不宁”来形容是比较恰当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此时,可以默默地浇花弄草,赏鸟语闻花香,也可以挥毫书画,沿河垂钓。看起来,这种方法似乎与宣泄不良情绪无关,其实,这种行为恰恰是一种“以静制动”的宣泄方式。这种清静雅致的态度对平息心头怒气,排除心里沉重的压抑是很有效果的。知识形的社会成员采用这种方式是比较适合的。

有的人心理压力很大,压力大到了一踏进单位、一回到家中就感到心烦意乱。有的人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跳不出的小圈子里,成天想的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自个儿在那里烦躁不安,诚惶诚恐地活着。我劝你,不管遇到哪种情况都应该尽量让自己轻松起来,到户外去走一走,离开眼前的噪音与刺激,达到一种“以静制动”的境界。不为眼前的事所迷惑,心情不随波逐流。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给自己放一个假,让新的环境洗去心中的烦躁,减轻沉重的压力。

凡事应该想开点,其实所谓“想开点”就是宽慰——自己给自己安慰,为自己找一种“合理”的解释,“自圆其说”。例如“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虽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但总比懊恼、沮丧强。也有许多事,换一个角度看,不难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凡事应该讲究适度,我们主张自慰法,不是让人自欺欺人,而是将它仅限在调整心态的作用上。

最大的修养是宽容

在生命中,有些人就是因为有许多该忘而没有忘的事,而感到烦恼;还有许多不该忘,而却忘了的事,而感到内疚。

人为什么有很多烦恼,主要原因就是心胸太狭窄,不会豁达。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一个人应该心胸宽阔,豁达大度,遇到事情不要斤斤计较。平时要开朗、合群、坦诚,私心不要太重,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了。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始终保持着一份平和的心态,你就会感到快乐,你的脑中就会不断产生“脑内吗啡”,你的身体自然就会健康,所以,学会宽容最为重要。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健康安上了调节阀。

宽心能融化心头的冰霜,驱散愁云。心平气和,不动肝火,不找烦恼,也不纠缠于待遇、鸡虫之争。宽容他人,也善待了自己;宽容会使生活中的苦辣甜酸转化为五彩缤纷的乐章。

“宽容”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一颗宽宏大量之心,一种“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气概,一种敢于认错和纠正错误的勇气。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善待自己;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

一个人如果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理、生理都会进入恶性循环。

有人认为,宽容是不公道的,因为便宜了做坏事的人。也有人认为,宽容不是坚强的表现而是软弱的象征。我说的是,报复永远不能消除仇恨,只会造成冤冤相报,永无止境。

如果有人伤害了自己,可能是今天、昨天,也可能是很久以前,但是你还久久不能忘怀,那么,怒气就会积存在自己的大脑里,自己就会觉得愤懑。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宽恕才能抑制沉痛的回忆。但是要宽恕别人是不容易的。对一个思想成熟的人来说,宽容和谅解不单只是对性别不同的人,它还包括种族、国籍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与自己不同的人。

佛家主张善,主张宽容那些放下屠刀的人,这种心态也让许多佛界高僧成为寿星。宽容,中国古人称之为恕,不仅是一种“付出”,而且还是一种“收获”:那就是平和的心态使人健康长寿。

豁达乐观的人一般都比较健康。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这些人对疾病具有强大的抵抗力。这也是“脑内吗啡”的作用效果。他们即使感染上艾滋病毒,大概也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发病。免疫力得到提高,治愈力自然也随之增强。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是何等的气度与胸怀!宽容的可贵不只在于对同类的认同,更在于对异类的尊重。

宽容有三种境界,以养鱼为喻:最初级的境界是玻璃缸赏鱼,只让它在一定的范围存在和活动;中等境界是池塘养鱼,因地就利,因势利导,水肥鱼跃,鱼张水活,相互利用;最高境界则是江海生鱼,千形万类,任其自生,海阔天高,任其自游,由此也就成就了海的博大和丰富。

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哪些人能够做到宽容。

智者能容:越是睿智的人,越是胸怀宽广,大度能容。因为他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看得深、想得开、放得下;也因为他非常狡黠地发现: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仁者能容:富有仁爱精神的人,也必是宽容的人。他心存恕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苛求于己,也不苛求于人。所以,与刻薄多忌的人相比,宽容的人必多人缘、多快乐,自然也就多健康了。

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说:“有容,德乃大。”《周易》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家喻户晓的话语说出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可是,一个人要经常保持笑口常开,不是很容易的。在生活中,不平、坎坷、误解、私怨、纠纷,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都会感到心烦意乱。

世间也并无绝对的好坏,而且往往正邪善恶交错,所以立身处世有时也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眼里揉不得沙子,锱铢必较,为血气之争,搞得跟卖面粉的遇见卖石灰的一样——谁也见不得谁,不仅尴尬,还招致仇怨,实不值得。

《菜根谭》说:“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这句话可谓警世之言。清代的申居郧说:“胸中要有泾渭,然亦须气量含宏,不可太生拣择。”弘一大师说得更直接:“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对许多人来说,要做到“宽容”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当遇到突然事件或有伤面子的事时,便会怒气冲冲,大发雷霆,难以自制,结果往往使小事变成大事,甚至酿成灾祸。也有人喜欢钻牛角、认死理,对自己偶犯的过错不能“宽容”,自责、自怨、自艾,甚至为此而寻短见。可见,“宽容”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一颗宽宏大量之心,一种“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气概,一种敢于认错和纠正错误的勇气。试想,我们的每日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如果老是陷入其中,并为其左右,整日烦恼不堪的话,怎能拥有好心境、好的生活呢?

当然,宽容并非软弱,而是一种大度与力量。人活在世界上,更多的是和周围的人相处,例如朋友、同事、恋人等等。天地之大,能够经常相处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缘分,何必斤斤计较于一些锱铢小事而伤人又伤己呢?宽容能为我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空间,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缓冲剂,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一分微笑与平静。

任何人际关系中都存在着分歧、争吵以及矛盾冲突,这往往令双方不快甚至造成伤害。那么是忽视这些分歧、冲突还是因此而放弃彼此间的亲密关系?其实这两者都不可取,前者类似于掩耳盗铃,后者无异于因噎废食,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宽恕。宽恕意味着理解和通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它不但是一种交际技巧更是一种美德。但宽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的原因是认为做错了事要受到报应才算公平。因此,“以牙还牙”者屡见不鲜,而“以德报怨”者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受一些偏见的影响,如宽恕意味着“我错了”、“我输了”、“我屈服了”、“我软弱”、“别人会认为错全在我”等等。

宽恕并不意味着过去发生的事不再重要,而是表示自己放弃惩罚别人或报复别人的动机。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彼此认识到对方的伤害,这是宽恕的前提。有些人在没弄清楚自己的愤怒和痛苦之前就试图宽恕别人,结果自己的不满仍然无法消除。

其次学会让痛苦成为过去。宽恕不是短期能实现的,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然而图一时之快的报复对自己所拥有的人际关系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三,去发现和承认别人的优点。当你深陷所受伤害的痛苦中时,别人在自己眼里简直一无是处。但只要你还能用一点点理智去发现并承认对方的优点,你会觉得这比单纯容忍对方的缺点更容易。知人所长,才能容人之短,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纠正偏见的影响。譬如决定宽恕别人可以这样去想:“宽恕是为了修复彼此的关系,并不代表软弱”、“宽恕的目的不是要分清胜负,而是弄清问题的原因,然后努力解决它”、“宽恕不需要奴颜婢膝,目的不是去讨好对方,而是进行友好沟通”。

我最喜欢曹植的一番富含哲理的话:“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有了这份胸襟,相信没有什么人际矛盾不能化解,相信你就会拥有一个好的心情,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