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跟着中医学养生
6260500000005

第5章 大德者心安体健

偏颇之心,养之使其正。邪恶之心,养之使其善。浮动之心,养之使其静。虚伪之心,养之使其真。贪婪之心,养之使其公。奸诈之心,养之使其良。

良好的心理和精神促进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可以把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

养生始于养心

《悟真篇》说:“心者,道之枢也。”

玄中子认为:养生之旨,以养心为本。善养生者,修养人之公正、善良、真实、安静,心必泰然,行必光明。

庄子曰:“用心若镜,应物不伤。”心正则心明,心明则心安,心安则益寿。养生之道,求乎增寿延年,此可谓达。

中国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好人长寿,恶人命短。

凡此种种,中国圣人典籍中关于养心重于养生的言论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我主要想从医学的角度,结合孔子的观点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孔子提出,“仁者不忧”、“仁者寿”、“大德必寿”。

孔子认为,有德之人,注重德性的修养和自我人格的完善,心地光明,以仁待人,一身正气,邪气难侵,有益于健康长寿。小人则相反,由于其心术不正,损人利己,纤巧势利,耗心伤神,必然有损身心健康,与长寿无缘。所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提出的著名的“君子三戒”既是对人的品德修养而言,又是对人的养生保健而言的。“孔子三戒”具体内容是:“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觉: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旺盛,要警觉争强好斗;老年时,血气渐衰,应警觉贪得无厌。

孔子提出的“三戒”,极为准确地抓住了不同年龄段人性中的弱点,指出其既损品德、又伤身体的危害性,提醒人们警觉力戒,以善其身。

孔子认为,人之患,在于欲望太多,所以提出“无欲则刚”的观点。无欲的人,能刚正无畏,办事公正,心地坦然,宽松泰和,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和健康,享受真正的人生。

国外的西医通过调查研究的结果,也与上述的说法不谋而合。美国密执安州大学对2700多人进行长达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善恶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

他们研究的课题是“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研究发现,一个乐于助人和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且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1.5倍;那些性格孤僻,不愿参加社会活动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

科学家解释说,乐于助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的友爱和感激之情,他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能缓解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虑。经常行善还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

在哈佛大学的一次试验中,受试者看了一部记录美国妇女终生在加尔各答救助穷人和残疾者的片子。受试者被故事情节感动了,随后进行的受试者的唾液分析表明,他们免疫蛋白的数量比看纪录片前增加了,而这种抗体能防止呼吸道感染。

与此相反,一个心脏病常发作又对他人怀有敌意的人,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机率就大;视别人意见为敌人的人,往往一触即发,暴跳如雷,易使血压升高,甚至酿成高血压。至于贪污受贿和盗窃之类的人,因做贼心虚,易失眠、烦躁、精神压力很大,这种人的寿命比大多数人短。

那些干了坏事的人之所以短命,很多程度上是因为心中有鬼被折磨死的。因此,“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鬼不惊”,要想健康,要多行善事。

人的一生,行为无穷,然而“百行德为首”,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境界,才能坐得正,行得端,令人敬仰有加,令己健康长在。

多用脑多读书

中医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神”,其表达形式有多种,如“神气”、“神明”、“精神”、“神机”等等,其意义均类同于“神”。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所以又称精神。神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有实在的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便是精。

《养老奉亲书》中说,“主身者神”,这说明在人体这一整体中,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神”,只有在“神”的统帅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这就是说,人的形体运动,受精神意识支配;人的精神状态,与形体功能密切相关。在同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意志坚强的人,身心遭受的损害会比意志薄弱者轻得多。可见,养生必须重养神。

陈绍勋在《修真十书》说:“头脑为神、魂、魄、意、志汇聚之所。”意思是说,血液是五脏的精华,元气主管六腑青阳,但它们都受到大脑的支配,从而催生出精神、感觉、意识、思维、记忆、运动等功能。古人还观察到,“人左手足不如右强”,这是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无论在劳动、生产方面,还是生活等各个方面,大都习惯使用右手,而使主司右侧的大脑左半球变得发达的缘故。所以说,脑子是越用越灵活,越用越有活力。

《灵枢·本藏》说:“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意志通过脊髓传递信息,继而连贯身形五脏,往来不穷,从而构成人体的最高主宰系统。但主管这个系统的是大脑,大脑发挥正常功能,才能作用全身气血,使人身心健康。而大脑开发的越多,人的精神也就越旺盛。

研究发现,一个人从生到死,大脑竟然只用了20%。那么,另外80%的“大脑处女地”如何开垦呢?

我们应该纠正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观点——不要伤了脑子!

很多人认为,脑用多了就会受到损伤,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因为人的大脑储备非常巨大,连巨大的电脑也根本无法与人脑相比。脑的潜力大得惊人,所以怎么用脑也不会伤了脑子。对于儿童而言,6岁时大脑重量就接近成年了,所以儿童怎么用功也不会伤了大脑。

脑子不能闲置不用,因为“用进废退”。老年人更应该认识到长期不用脑,放弃学习,对身体健康大为不利,可促使早衰,寿命也将会缩短。因为这个道理,我们认为,用脑就是给大脑做保健操。

既然脑子越用越灵活,越容易使人长寿,而读书又是锻炼大脑最为简单实用的方法,所以,希望健康,就必须加强文化修养——多用大脑,多读书。

读书能修身养性,化疾疗病,是有益于健康的健康之道。静心读书看报时,好像和良师益友在交谈,给人一种美好的心情。而良好的心情能够调节人的免疫力,延缓衰老。南宋大诗人陆游感慨“读书有味身忘老”的诗句,这的确是经验之谈。

古人对读书益于健康早有论述。汉代文学家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此处“医愚”,从健康而言,指读书可使人开朗、消怒和解忧,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清代钟菱先生则是一言以蔽之:“忧愁非书不释,愤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

“聚精会神乃健康之大法。”因此,平日读书时,往往需要心平气和、精神集中,而这正是调节身心之关键。中医认为,“聚集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全神。”能养气者可健康,而读书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佳方法。

现代医学研究也已经证实,人的衰老从大脑开始,而读书是积极的思维方式,能使大脑充分活动起来,使大脑产生一种叫做神经肽的物质,增强细胞免疫力,健脑益智。读书时犹如做“大脑保健操”,能使脑细胞得到很好的保养,保持长久旺盛的活力,进而使大脑能够灵活自如地指挥全身各部位进行正常的工作。

《周易》说:“乾为首。”这就是说脑不衰则全身不衰,因为脑是全身之首。据中医研究表明,人体的各个器官与组织,大脑衰退得最慢。如果一个人活到80岁,他的脑的平均重量也才减少6.6克。而即使脑开始衰老,也是分区域的,不是整个大脑一起老化。并且这一群脑细胞衰退了,另一群脑细胞又重新生长出来了。此外,脑的衰退并不和年龄的增长成正比,而思维功能衰老得最慢。可见,人衰老了脑未必衰老,脑作为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司令,脑灵则一身都灵,脑不衰则全身不衰。

人体健康首先是心态健康,而良性精神刺激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我们知道,经常用的器官就灵敏、发达,反之,就易退化。经常读书用脑,能消解烦恼,养护“精、气、神”,的确有利于健康。

既然脑主管人的精神,脑的开发区越多,人越精力充沛,那么除了读书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开发大脑呢?这是一个很让人感兴趣的话题,我们介绍下面几种简洁的方法:

1.梦境开发。

人在做梦的时候,显意识进入休息状态,潜意识则在无形中释放,这就启示了睡觉前可以思考一些白天解决不了的难题,于是在梦中就有可能获得答案。

中医研究证明,梦多长寿。有人认为,做梦会影响大脑的充分休息,因而梦多不利于人的健康。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人的大脑有一部分细胞在醒着的时候不工作,只有在人睡着的时候,这部分细胞才开始活动。这部分细胞如不使用,就会趋于衰退,所以需要有表现其功能的机会,这一过程就产生了梦。引起梦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外界影响的结果。梦是在睡眠时,一些没有被完全抑制的皮质细胞群的工作所引起的。

做梦是人的生理本能,不必为自己做了美梦而欣喜万分,也不必为做了噩梦而沮丧,因为,做梦本身对人是有一定益处的,除非你夜夜惊梦不得安眠。

2.兴奋开发。

如果人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意识思维就会白热化,从而激发潜、显意识沟通。李白斗酒诗百篇就是典型例子,这就启示了要想让大脑出成果就不能抑郁。

3.思维交替。

在似醒、非醒,似醉、非醉的境界中,潜、显意识容易出现交替现象。紧张的思维后,松弛下来,听听音乐,弹弹琴,就有利于诱发潜意识。历史上许多重大发明,就是在紧张的思维后的松弛状态下闪现的。因此,要想诱发潜意识,先决条件是必须先有紧张的显意识。

重修养练忍功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中医称“心”为“君主之官”。中医的“心”,一是指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的心脏,即“血肉之心”;二是以心来概括人体精神活动的功能,即“神明之心”。心在五脏中居于首要地位,对脏腑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藏神志”,并与舌、面等有联系。

心“主血脉”,是指心能推动血液运行。人体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按照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食物中的水谷精微,从而布散人体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心脏的正常搏动,为血液循环提供原动力。而心脏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以及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如果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皆可影响心脏的正常搏动而发生血液运行的异常。如心气不足,可见脉象细弱无力;心阳不足,可见脉象迟缓等。

心“藏神志”。神是精神活动的总称,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这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如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发白、晦滞。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而味觉的功能正常和语言的正确表达,则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如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如心神志功能异常,则见舌强语謇,或失语等。

《荀子·儒篇》:“老忌私,然后能公,和忍性,然后能修。”意思是说,能强其私,心和性情,而不使其放纵,放纵就是为所欲为。不然大则以杀身,小则以伤神。

“忍气”并不是“忍气吞声”的意思,指的是在生活中适时节制感情和忍怒宽容。忍气养神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以心治神,心病还得心药医。人要随时调节情绪,切勿独思苦想和愤怒不平,否则会影响健康和损寿。曾国藩做人之道中有“忍气寡言,自然令人敬慕”,佛家也说“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知足之人心常乐,能忍气者身自安。”可见,“忍气”也是养神的一个好方法。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一派宗师,现在他虽已年过古稀,却依旧是那样潇洒自如,风度翩翩,这与先生忍气养神是分不开的。

曾有人在报上对金庸的小说进行了刻薄的嘲讽。当时,许多人都认为金庸会大动肝火。但恰恰相反,金庸没有拍案而起,而是向媒体发了一封特别温和的公开信:“上天待我已经太好了,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尔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也不会不开心的。”轻描淡写,泰然得很。

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品性修养。这种修养是极宝贵的财富,是情志养生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就是要具备“八风吹不动”的心理素质。金庸在信中对“八风吹不动”的境界做了自己的解释:“佛家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讽、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别人背后诽谤是‘毁’,背后赞美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詈骂攻击是‘讽’,痛苦是‘苦’,快乐是‘乐’。先哲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都不为所动,这是很高的修养。”朝这个境界不断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潇洒地活着,不会随随便便地被不如意的事情气出病来,更不会因气而伤神。

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在于其一改前人的堵水之法,而是采用疏通的办法。人的情绪也一样,调节自己的主观意念,培养良好的品性,只是养生的一个方面,给自己的情绪一个出口,适当地将情绪宣泄出来,也是很重要的。

四十岁的陈女士,平常食欲不太好,睡眠也比较差,隔三差五地右上腹疼痛,自以为是胃不好,吃几片胃药敷衍了事,一检查,竟然是胆囊炎。我追问病史,发现她性格内向,不爱发脾气,凡事忍耐,闹矛盾也一声不吭,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承受。

这是典型的身心疾病,病人长时间忍耐,导致气理不畅,胆腑失常,就会出现右上腹疼痛。这样的病人要康复,除了要学会心胸开阔,最关键的还是适当地倾诉,与人多交流,少生气着急。现代都市中,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许多人遇到种种问题后,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渠道,只能自己生闷气,久而久之,一些性格内向的人就容易出现身心疾病,胆囊炎就是其中一种“忍”出来的疾病。

可见,忍气养神也是有限度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忍气吞声”,而应该学会适度地“忍气”,否则,不但达不到养神养生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

学糊涂好养心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中的显赫人物。郑板桥年逾古稀,体健身强,有赖于其养生有术。他的诗、书、画艺术精湛,号称三绝。由于他在创作过程中能把诗、书、画三者巧妙结合,独创一格,达到了一种新的艺术境界,使他精神上有所寄托,豁达乐观,这是他养生长寿的重要因素。

郑板桥虽一生坎坷,历尽沧桑,但他始终能以乐观的心情对待。他因帮助农民胜诉及赈济得罪了豪绅被罢官,但他并未因此事而忧郁沮丧,也不因官场失意而耿耿于怀,而是毅然返回故乡,寄兴于诗、书、画中,使他恬淡欢乐地度过暮年。不计得失,此又是郑板桥养生长寿一术。

他一生当中,为人处事,不为名利,不计得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曾经写过两条著名的字幅,即“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这两条字幅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不计得失,求于心安,是其核心思想,也是他一生中为人处事的准则。

“难得糊涂”,条幅下面还有一段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当然,这里所讲的“糊涂”,就是“豁达”,一种自我修养,意在劝人明白事理,胸怀开阔,宽以待人。对不中听的话或看不惯的事,装作没听见、没看见或随叫、随看、随忘,这种小事糊涂的做法,不仅是处世的一种态度,亦是健康养神的秘诀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想“糊涂”却难“糊涂”,遇不顺心之事,要么“借酒浇愁”,要么“以牙还牙”,更有甚者“轻生厌世”,这些做法有损身心健康,是不可取的。其实,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纠纷常常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这些小事在双方感情好时常常被忽略,而感情不好就会被放大,搞得剑拔弩张。生活实践告诉我们,感情常常带有盲目性、冲动性和时间性,聪明的人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常采用“不置可否”、“听其自然”的方法,也称为“冷却法”。因为人们的感情冲动常会因时间的消逝而冷静下来,此时再看这些纠纷是何等的不值得,矛盾也会随之化解。倘若过分热衷于搞清谁是谁非,一味地斤斤计较,或只顾发泄心中的愤恨,则无异于“火上浇油”,反而会激化矛盾。由此可见,在处理某些感情冲突时,适当地“糊涂”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糊涂”还能帮助人们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因为“糊涂”本身也是乐观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当然,“小事糊涂”绝非事事糊涂、处处糊涂,一个人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分青红皂白,不讲原则性,那可就是真正的“糊涂”了。

总之,在生活中大事明白些,小事糊涂点,能使你经常保持精神愉快,故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堪称养心妙招。常言道“修成大愚方为智”、“吃亏是福”即是此理。

“糊涂”是养神保健的良方。糊涂养神是指在平时行为规范中,有意识地不参与意义不大或价值不高的事情,不无原则地争执和较真,不计较鸡毛蒜皮的是非,让脑筋和心情松弛下来。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很难避免,如果一个人遇事总是过分计较,一味地追究到底,硬要讨个“说法”,烦恼和忧愁便会先于“说法”,久而久之,不利身心健康,人若经常处于烦恼和忧愁的漩涡之中,会频频 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加速人的衰老,而且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中医认为,“智者之养生,必须四时乐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之,节阴阳而调刚柔”。人生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遇到挫折与失败,受到委屈和打击时,如果想不开,经常处于烦恼和忧虑之中,不仅会加速衰老过程,而且还会引发、精神病、心脏病、肝脏病等疾病。此时,倘若能理智的“糊涂”,在非原则问题上不计较,在细小问题上不纠缠,既可使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又可免生多种疾病。

“糊涂”使人心怀坦白,胸襟开朗,宽宏大量,容人容事,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即使是错误的意见也能以冷静态度对待,容得下,想得开,这对预防身心疾病、保持充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糊涂”可以和谐人际关系。俗话说,人缘好,不显老。人际关系好的人到处有朋友,处处有知音,整天与人谈天说地,下棋聊天,逍遥自在,什么忧愁、疾病都与他无缘。而人际关系不好的人,思想紧张,时时提防别人伤害自己,经常处在孤独、寂寞、焦虑之中,免疫力下降,疾病乘虚而入。据调查,人际关系紧张的人比人际关系好的人疾病多,死亡率高。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糊涂”一点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当你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之时,“糊涂”更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它能帮助你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甚至逾越难以想像的鸿沟。

“糊涂”可以使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儿女团结。老年人对家务事,儿女矛盾、夫妻生活琐事,应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当个和事佬。尽情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美满幸福的家庭、婚姻是老年人健康的基础。

生活中做到“糊涂”得恰到好处并非易事。许多老年人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想“糊涂”却难糊涂,当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合理的事,不好听的话时,要么大发脾气,要么生闷气,要么“借酒浇愁”。为什么不能“装聋作哑”,当“糊涂”人?因为这种“糊涂”其实质是一种思想修养,没有这种气度和襟怀是忍不住的,也“糊涂”不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糊涂”处世,聪明做人呢?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理智处世。每当遇到沉不住气的时候,要反复提醒自己,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二是学会宣泄,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或遭到打击,受到委屈时,要主动向自己的亲人、朋友倾诉,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既可泄怒,又可得到大家的安慰和帮助。三是善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巧妙地掌握和处理清楚“糊涂”的艺术,糊涂处世,聪明做人。

有童心人年轻

何谓童心?《辞海》解释:“儿童的心情,孩子气。”引申为真心,真情实感。童心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天性,是真心实意。保持童心,就是要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老年人童心不泯,乐当“老顽童”,保持心理上的轻松愉快,对于养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人的年龄分为生理年龄和心态年龄,这是有道理的。可能不少人都有长生不老的意愿,可是从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看,这仍是十足的幻想,也可能永远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是人在心态上,青春却是可以常驻的。“常藏童心,常存童趣”,就会无忧无虑,身心就会健康。身边常伴欢声笑语,人就会变得年轻。

童心就是忘掉年龄,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和豁达的襟怀。每一个人都有着童年时光。在童年里我们都有数不清的美好理想,也都有着实现这些理想的信心和激情。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心中的这些理想都渐渐淡漠了,变得庸庸碌碌,毫无生气,激情不再。

如果有人说你“像小孩子一样”,你一定会感到生气,因为这种说法通常是贬义的。但实际上,回到童年,会对我们大有好处,这并不意味着要我们丢掉成人的优点和放弃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而是让我们暂时放弃一下成人的角色,重新回忆起你小时候对整个世界上的人和事的好奇心和本能的欣赏,心情愉快地生活。

童心,主要表现为无忧虑,忘得快;易满足,常欢笑;爱交友,无冤家;无畏惧,睡得好;天真无邪,活泼好玩;好奇多问,异想天开,自我乐趣等。要使自己恢复一点可贵的童心,你可做一下童心唤醒训练。所谓童心唤醒训练,就是鼓励人们努力去回顾童年时曾有过的美好理想,唤醒自己那些已经淡化或泯灭了的童年的追求,以儿童的心态重新审视许多问题,从而放松心情,重新焕发对生活的热情。

童心每个人都有,不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多半是自己将其放弃。我听说过两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站在海边水洼里,正在把水洼里的鱼一条条地扔进海里。可能他不知道自己救不了所有小鱼,也没人在乎他的行为,可是他仍然在把小鱼一条条地扔进海里,因为他认为,被困水洼的鱼,每一条都是珍贵的。

这就是善良、淳朴,这就是因为他有一颗童心。童心使孩子们产生许多怪念头,这些想法初听起来,让人迷惑不解,甚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当人们明白他们的用心时,便会为之震撼、为之感动。

一个父亲看见4岁的小女儿从地上捡了一朵花,小心翼翼地用小手帕包起来,便生气地呵斥道:你包那些玩意儿干啥?女孩说:我怕蜜蜂咬它。父亲目瞪口呆,深为自己刚才的粗鲁而感到内疚。

童心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蟋蟀的轻唱。它们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童心是充满想像力的,是淳朴而又华丽的。无论它是昙花一现,还是长久的怒放,都能给我们这些世界增添生动的、丰富的、美丽的内容。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都是童心的驱使,否则,它怎么会有生长的欲望呢?否则,它长大后怎么还保留着最初的一些形态特征呢?比如说一棵小树到一株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事实上,心理营养同样非常重要,如果严重缺乏,就会影响心理健康。

保持童心,具体说来有三点。

第一是天真,不念旧恶,不想未来,不懂世事,不为名利,除本身业务必须做好外,其余什么都不想,让大脑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并得以休息。

第二是无邪,绝无欺诈撞骗、明争暗斗、占小便宜等恶习。

第三是单纯,思想倾向于美好、愉快、满足的感受。

保持一颗童心,是一门艺术,是一门人生的艺术,也是最难的一门艺术。若想使自己健康长寿,除了保持童心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