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
6226200000010

第10章 WTO过渡期中国内资零售企业的发展

2001年12月11日中国签订《加入WTO议定书》以后,中国的零售业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会对2005年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之后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绩效产生重大影响,描述和分析这些变化以及对引起上述变化的零售业政策加以剖析,有助于我们对零售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在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零售业的全面开放有3年的过渡期。中国政府和内资大型零售企业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缩短中国大型零售企业与国外跨国零售巨头在竞争力上的差距,以便在2005年零售业全面开放之后,中外大型零售业者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均势竞争”的格局。那么,在5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的零售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首先分析中国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的依据主要是公开发布的零售业统计数据。目前中国公开发布的大型零售业统计数据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每年发布的“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商品销售情况信息”;二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每年公布的“中国连锁企业百强排名”。但两者相比,后者的数据更受业界的关注,影响面更大一些;另外,它每年定期公布的数据有系统性和可比性;还有,连锁企业排名的数据中,近两年包含了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数据,比起前者来更为全面。所以,我们主要采用“连锁企业百强排名”数据加以分析。

根据2001~2005年这5年的连锁企业百强的数据,分析中国大型零售企业的规模发展情况。我们选用以下4个指标反映零售企业的规模:销售额、门店数、营业面积以及员工人数。规模最大的前100家零售企业的四类规模指标的合计数与增长率数据。

(一)大型零售企业处于规模高速扩张期,但增速逐年下降

最近5年,100家最大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速度惊人。2001年,百强零售企业平均每一家企业销售额为16.20亿元人民币;2002年上升为24.65亿元人民币;2003年进一步上升为35.80亿元人民币;2004年上升为49.68亿元人民币;2005年则大幅上升为70.76亿元人民币,每年上升一大台阶。

上述五年的销售额中,最重要的规模指标是销售额和营业面积,尽管2004年这两个指标的增速首次低于40%,但年均增长仍有48.6%。这么高速的增长,在全世界都是不多见的,这足以说明我国目前零售业的起点较低,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由于百强零售企业中90%以上是内资零售企业,说明在WTO过渡期的前两年,我国内资零售企业在提高自身的规模实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也应注意到,四大规模指标的增长率都是逐年递减的。销售额增速从2001年的65%、2002年的52%、2003年的42%,下降到2004年的39%,2005年又上升3%仍超过42%;门店数量增速分别为56%、29%、20%、49%、26%;与之相应的营业面积增速分别为62%、59%、42%、35%、38%,前面呈下降趋势后,2004年与2005年各有回升。

有专家认为,经过2001年和2002年这两年的高速增长以后,大多数企业认识到片面追求扩张速度的弊端和潜在危险,开始将重点放在内部管理上,中国零售企业已经结束扩张期,趋向成熟,进入稳定发展期。但是,近几年来的几起超市倒闭事件确实给内资大型零售企业敲响了警钟,使他们认识到盲目扩张的潜在危险,确实也在加强内部管理上下了工夫,然而扩张期还远未结束。

(二)大型零售企业的规模增量的绝对值仍不断上升,规模扩张仍然强劲

判断扩张期没有结束的重要依据是大型零售企业的规模增量的绝对值仍不断递增。众所周知,企业规模越大,每增长1%代表的绝对值就越大,说明增长率的提升难度要大得多。所以,规模扩张的增长率指标逐年递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仅仅这五年如此,往后仍将延续这一趋势。但是,不能据此就认定扩张期的结束,还需进一步分析规模指标的增量绝对值是否增加,如果增量指标的绝对值仍是递增的,可以认为规模扩张期仍在持续;只有在规模增量的绝对值与规模指标的增长率同步递减的时候,才可判断规模扩张期的结束。计算了四个规模指标的年度增量的绝对值。

对于销售额和营业面积这两个主要的规模指标而言,尽管增长率在逐年下降,但是增长的绝对额仍然是逐年递增的。平均每企业销售额年度增量,2001年为6.40亿元人民币;2002年为8.45亿元人民币;2003年起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达到了11.15亿元人民币;2004年为13.88亿元人民币;而到2005年,销售额年度增量大幅上升,超过了20亿元人民币,达到了21.08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企业营业面积的增量,2001年为3.20万平方米;2002年为4.98万平方米;2003年为5.60万平方米;2004年为6.86万平方米;2005年达到了9.80万平方米。这说明,这五年中国最大规模的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的势头仍在不断增长。

但是,从门店数和员工人数这两个指标来看,绝对量尽管在增加,但增加幅度在递减,不过这并不能说明规模扩张的势头发生实质性变化,只能说明另外两个问题:一是大型零售企业的单店规模在扩大;二是人均劳动生产率在上升。

(三)门店开发增速大大低于营业面积增速,说明最近几年有严重的追求单店规模化的倾向

最近三年,百强零售企业的门店总数的增速分别为56%、29%、20%、49%、26%,而营业面积的增速却分别达到了62%、59%、42%、35%、38%,门店开发增速大大低于营业面积增速,单店平均营业面积逐年提高,说明连锁零售企业追求单店规模化的倾向非常明显。

2001年,百强零售企业单店平均面积637平方米,2002年上升到785平方米,2003年进一步上升到929平方米,而2004年回落到848平方米,但到2005年达到最高值930平方米,前三年平均每年递增140多平方米,而到2004年过于追求门店数,抢占市场,到2005年恢复理性,市场趋于饱和和成熟。

单店规模化是零售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连锁经营刚刚起步的时候,200~500平方米的小超市成为主流,但跨国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大城市市场无一例外的均以单店规模巨大的大型综合超市、大型百货商店、大型仓储式商场为主力业态,尽管也有“屈臣氏”等小型店进入上海等大城市,但经过多年的竞争,大型店存活下来并得到发展,小型店纷纷淘汰出局。于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小型超市(也被不少内资企业称为“标准型超市”)起家的内资零售企业越来越认同大型店的“杀伤力”,纷纷调整店铺结构,改造和淘汰小型超市,新建“大卖场”。于是,店铺的平均规模出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趋势仍然在延续之中。

(四)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说明现代流通技术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再根据零售业百强的统计数据分析近三年来中国大型零售企业的生产效率变化情况。零售企业的生产效率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的效率:一是劳动生产率,衡量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的效益,一般计算“人效”指标,人效就是人均效率(如人均销售额、人均利润等);二是资产生产率,一般用“坪效”指标来评价,“坪效”是从台湾地区零售业界传进大陆的一个指标,原指“每坪营业面积创造的效益”,可以用“每平方米营业面积创造的效益”来衡量。

分析数据显示:近五年大型零售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逐年稳步提升,人均销售额从2001年的38.90万元人民币,提升到2002年的47.43万元人民币,2003年进一步提升至59.00万元人民币,2004年提升至61.33万元人民币,2005年提升至63.19万元人民币,前三年平均每年增幅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2004年、2005年增幅不大……这样的增幅是非常了不起的。笔者认为: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力高低的最关键的指标,2001~2003年间我国大型零售企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的事实证明,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近五年里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而且这一进步的取得,与最近几年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大型零售企业纷纷采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现代金融技术等现代流通技术是分不开的,是流通现代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具体体现。

但是,坪效的指标前面几年不容乐观,但2003年、2004年、2005年零售形势较为乐观。2001年,百强企业的每平方米营业面积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94万元人民币,但2002年反而下降到1.85万元人民币,2003年略有反弹,为1.89万元人民币;2004年上升为1.93万元人民币,而2005年上升较快,达到最高值1.99万元人民币。坪效指标的数据说明:零售百强的资产生产率虽然尚属稳定,但略有下降。这是因为营业面积扩张过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购买力分流的结果。零售百强的资产生产率继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五)门店开发增速大大低于销售额增速,说明大型连锁企业跨地区管理能力不足

五年来,销售额增速分别是65%、52%、45%、39%、42%。而门店数量的增速分别为56%、29%、20%、49%、26%。门店开发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反映大型零售企业在跨地区开发连锁店方面采取了较为谨慎的策略。这与2002年大批出现的连锁超市倒闭潮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两家曾名列2000年度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的福建华榕超市与北京城市之光相继宣布倒闭,给零售业界的震动极大。因为这些超市的倒闭,最重要的原因是扩张速度过快,跨区域失控,资金链断裂。这说明,中国内资零售企业的跨地区管理能力远远跟不上零售企业发展速度的要求,如果不提高管理控制能力,盲目追求快速扩张,就会隐藏着极大风险。

零售企业做大做强一定要走连锁经营之路,这已经成为零售业界与商业学术界的一个共识了。但是,回顾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最近15年的发展历程,不得不承认,即使到连锁经营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的今天,跨地区管理能力仍然是内资零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的一个“软肋”。从20世纪90年代的郑州亚细亚公司、郑百文公司,到21世纪初的华榕公司、城市之光公司,都说明了同样的问题。比较跨国零售企业家乐福公司、沃尔玛公司等,他们的连锁门店分布已远远超出一个国家的国界范围,广泛散布于十几个甚至数十个国家,但是他们的总部对散布全球的数千个门店的管理控制,就像对总部所在城市的直营店的管理控制一样严谨有序。在这一点上,内资零售企业与外资零售企业的差距是难以在短期内赶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