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
6208300000193

第193章 修母荻训

宋朝时有位著名的文学家叫欧阳修,父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母亲郑氏很年轻就开始守寡,靠自己辛苦劳作赚钱贴补家用。

贤惠的郑氏白天要种地,晚上还要纺纱织布,闲时又要做一些针线活赚点钱。但不论再忙,她总会抽出时间来教育儿子。为了让儿子能够读书识字,她就亲自教儿子写字。可是,家里没有纸笔,她只好在炉灰上划出一个个字,让欧阳修学着写。冬天,有时下起大雪,她就在雪地上写字来教儿子。

她时常对欧阳修说:“你父亲做官的时候非常廉洁,从不收受贿赂,而且喜欢救济穷人。他的俸禄虽然不少,但家里却从来剩不下钱。因为他常对我说,人不能被钱财所累,所以家里的钱都被他拿去送给更贫困的人了。他死后也没留下什么积蓄,更没有为我们置下一亩田产,即便如此,我也从来没有怨过他。因为我相信,他一生行善,为人仁孝,将来一定会有贤孝的子孙后代的。”

听了母亲的话,欧阳修心里非常感动。他十分敬重父母的为人,并且决心要做他们这样高尚的人。从此,他更加努力读书,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后来,欧阳修考上了进士做了官。虽然,他的官越做越大,但母亲郑氏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绝不肯超过从前的生活水准。

美德感悟

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是因为良好的家风是可以传承给后代的。欧阳修的父亲为官清廉,并且时常与人为善,郑氏也十分欣赏丈夫的做法,将这些讲给年幼的欧阳修听。虽然,欧阳修的父亲早早过世,但在母亲的讲述中他依然了解到了父亲高尚的品行,并将他作为自己的榜样。

我们在生活中也许时常会看到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长辈生活十分简朴,不喜欢奢侈浪费。有时,我们也许会不解,为什么现在生活好了,还要如此节约呢?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一旦养成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就很难再适应简单的生活。而奢侈的生活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所以生活奢侈的人会更容易受到物质或金钱的诱惑。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物欲,不管家庭条件如何,都要学着去过简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