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6199200000083

第83章 古人写信常用“顿首”

顿首,即磕头。顿就是以头着地。如庾信《哀江南赋序》:“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汉书·东方朔传》:“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我这里展脚舒腰忙顿首,引的我口角顽涎溜。”明朝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是秋九月,惠公病笃,托孤于吕省、却芮二人,使辅子圉:‘群公子不足虑,只要谨防重耳。’吕、却二人顿首受命。”

中国用书信作为往来沟通的方式,可以追溯至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如《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信函);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后来渐渐的古人在写信时,往往总会在信首或信尾的地方,写上“某某顿首再拜”。

顿首是磕头之义,那么,写信为什么用顿首呢?

自古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人尤其重视“礼”,因此制定了许多的礼仪规范。《周礼·春官·大祝》有“九拜”: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拜,在古代是行敬礼之意,九拜是按当时的跪拜动作和对象,做了严格的规范,也就是依不同的等级、社会身份,在不同的场合所使用的九种跪拜礼仪。所以前四种称为“正拜”,即常用之拜礼,后五种则依附于四种正拜。不过流传下来,比较常见使用的则为稽首和顿首。

稽首是一种俯首至地的最高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书经·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周礼·春官·大祝》:“稽是稽留之义,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所以,稽首是臣子对君王所行的隆重而恭敬的大礼,不仅施礼者要屈膝跪下,并且头拜到地上后还要停留较长一段时间。

如《左传·宣公二年》上载:“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是臣子对国君所行之大礼。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上载:“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这段历史是:在秦晋交兵时,秦将孟明战败被俘,晋襄公听信文嬴的话放他回国,虽然晋襄公是敌国的君王,孟明在谢罪时还是对他行稽首之大礼。因此,后来有些文人向皇帝上书时首尾就会用“稽首”二字以示恭敬。

顿首和稽首是有区别的。顿首是跪拜在地,然后引头至地,就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的时间很短,只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周礼·春官·大祝》注:“顿首拜,头叩地也。”疏:“顿首者,为空首之时,引头至地,首顿地即举,故名顿首。”顿首是古代跪拜礼节中较轻的一种,一般用于地位相等或平辈间。而这种顿首礼,庄重却不过于谦卑,所以后人给君王以外的人写信时,在首尾处就采用“顿首”二字以示礼貌。

在写书信时,用顿首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李陵《答苏武书》末尾称“李陵顿首”;王羲之写给住在山阴的朋友张侯的信中写道:“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丘迟《与陈伯之书》云:“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柳宗元的《献平淮夷雅表》说:“臣宗元诚恐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顿首表示一种礼节,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古代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常识。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话、电脑等交际工具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既方便又快捷。但是在给对方发短信、打电话时,千万要注意礼节,不要求你去“顿首”,但一般的客气话是不可少的,如“您好”、“谢谢”、“保重”、“再见”等。同时对长辈、领导;对平辈、同事;对晚辈在称呼上也要注意。重要的是要以真诚、体谅、理解的心情和对方交流。如果人人都能够以真诚、善良、忍让的心去和人交往,对方必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意而互相体谅、尊重,其实这就是最大的“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