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6199200000032

第32章 事物的起源比喻为“滥觞”

我们阅读书报杂志,经常会看到“滥觞(lān shánɡ)”一词。这里的“滥”是浮起,浮现;“觞”是酒杯。滥觞,一是指江河发源处、江河起源的地方,因为那里水浅,可以浮起酒杯;二是指事物的起源。

在古籍文献中“滥觞”用于事物的发端、起源多有记载,如唐朝刘知几《史通·序列》:“滥觞肇迹,容或可观。”又《史通·断限》:“若汉书之立表志,其殆侵官离局者乎!考其滥觞所出,起于司马氏。”这句的“表”、“志”都是《汉书》的一部分。“殆”是也许的意思。“侵官”是侵犯别人职权。“离局”指脱离本职。司马氏指司马迁。再有清朝王韬《淞滨琐话·自序》:“怪诞之说,滥觞乎《洞冥》。”

那么,为什么比喻事物的起源又称为“滥觞”呢?

滥,本义为浮起、浮现。如《说文》记载:“滥,泛也。”又《说文·水部》:“泛,浮也。”另据《尔雅·释水》上载:“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又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山岩泉水》:“水正出曰滥泉。”滥泉,即涌出的水泉。刚刚涌出,也就是浮现出、发端、开始的意思觞,本义是古代饮酒器。如《说文》上载:“觞,爵实曰觞,虚曰觯。”其中爵、觯都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此外,古人有修褉(xì)的习俗。修褉是古代人春秋两季临水洗涤以涤除不洁不祥的祭祀仪式。如潘岳《闲居赋》:“或宴于林,或褉于汜。”《晋书·礼志下》:“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涤祓除去宿垢。”于每年阴历三月三日,在水边洗濯,藉以祛除不祥。如晋朝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后来,参加修褉者坐在曲折围绕的水流边,并在上游放置酒杯,任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酒杯而饮,称为“流觞曲水”。如晋朝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所以,滥觞就是“浮起酒杯”。那么,何处可以浮起酒杯呢?通常就是江河水流的发源地,因发源处水量较浅小,仅能浮起一个酒杯,故称“滥觞”。如《荀子·子道》上载:“昔者江出于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记载:“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因此,“滥觞”原意是指江河水流的发源地。后来,渐渐被用来比喻事物的起源、开端。如南朝梁钟嵘《诗品·通论》:“虽诗体未全,是五言之滥觞也。”又唐类书《初学记·卷十六》引唐朝虞世南《琵琶赋》:“强秦创其滥觞,盛汉尽其深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