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6199200000146

第146章 皇帝自称为“朕”

自秦始皇以后,朕就成了皇帝的专用名称,开口就是“朕”如何如何。我们也知道“朕”说的就是皇帝自己。但是,皇帝为什么要自称为“朕”呢?

“朕”这个字最早并非是皇帝专用,而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即“我”的意思。《诗经·周颂·访落》:“于乎悠哉,朕未有艾。”这里的“悠”是远大的意思;艾是尽的意思。这句话是父王的谋略太深远,我哪里能够比得上。如汉朝蔡邕《独断·卷上》:“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尔雅·释诂》:“朕,身也。”郭璞注:“今人亦自呼为身。”

《楚辞·离骚》:“朕皇考(对亡父的尊称)曰伯庸。”《书·尧典》:“帝曰:‘咨,四岳(分管四方的诸侯),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这里屈原称朕,臣子称朕,君王称朕,可见最早“朕”是不分地位高下,人人都可以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

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只有天子才可以自称“朕”,而且一直延续到清朝,为什么呢?

秦始皇刚刚统一天下后,与丞相、御史商议更改名号等重大问题。秦始皇叙述了他的丰功伟绩后,说:“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都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秦始皇说:“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这段记载道出了中国历史上两大命题,一个是自秦始皇开始有了“皇帝”这个专用名,另一个是皇帝开始享有专用的称呼“朕”。

如果翻译下来就是:秦始皇说:“天下安定了。现在如果不更改名号,就无法显扬我的功业,传给后代。请商议帝号。”丞相王绾(wǎn)、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从前五帝的土地纵横各千里,外面还划分有侯服、夷服等地区,诸侯有的朝见,有的不朝见,天子不能控制,现在您兴正义之师,讨伐四方残贼之人,平定了天下,在全国设置郡县,法令归于一统,这是亘古不曾有,五帝也比不上的。我们恭谨地跟博士们商议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贵。’我们这些臣子冒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秦始皇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其他就按你们议论的办……我就叫做始皇帝,后代就从我这儿开始,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没有穷尽。”

不过,在皇太后听政或是下诏时,也可以自称为“朕”,这是较特殊的情况。如《汉书·郊祀志下》:“皇太后诏有司曰:‘未见皇孙,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朕甚悼焉。’”《汉书·王莽传上》:“太后以为至诚,乃下诏曰:‘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

其实早在先秦时,君王、诸侯都自称为孤、寡、不谷。如《战国策·齐策四》:“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非。”《老子》第三十九章:“故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意思是说,贵必定以贱为根本,高必定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己称为孤、寡、不谷。由此可知,孤、寡、不谷都是王侯们的自谦词了。

古人的名、字、号、绰号和官称名目繁多,在阅读古文时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