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秋获集
6197700000040

第40章 壮丽的大城

元代的昆明,在赛典赤·瞻思丁主政下,经过一番改革、治理和建设,已是旧貌换新颜,它不仅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在外国人眼中,已是一座“壮丽的大城”了。

马可·波罗游鸭池

那个惊呼昆明是“壮丽大城”的外国人,就是世界上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系意大利威尼斯人,他在十七岁那年,随父、叔前来中国。于1275年5月到达元朝的上都(内蒙多伦)。后来,由他口述,他人笔录而写成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书中说道:1284年,忽必烈派马可·波罗到远离北京的一个名叫“哈剌章”的地方去处理一项公务。所谓“哈剌章”,就是今云南大理。他受命后,从大都(北京)出发,经太原、西安、成都,渡金沙江、至鸭池城。

由于赛典赤·瞻思丁治滇有方,当时的鸭池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马可·波罗十分意外,想不到在中国边陲还会有这么繁华的大都市,他惊呼:“壮丽的大城!壮丽的大城!”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以惊叹的笔调来描述他的鸭池之行。书中写道:

“来到堪拉察省(即云南省),其面积甚在,故分成七个政府,省区位于西方,居民为偶像崇拜者。隶大汗(指忽必烈)版图……沿西行五日,所经过之处充满了居民,并有许多城堡。居民以肉类和果实维持生活……最良的马匹繁殖于此。

至第五日晚上,到达省会,名雅歧,系一壮丽的大城。城中有商人和工匠,为杂居之地,有偶像崇拜者,聂斯托利派基督教,萨拉森人或回教徒,但偶像崇拜者的人数最多。本地米麦的生产甚丰。然人民认小麦制的面包为不卫生,故不用面包而吃米食,并用其他谷类加入香料,制成酒,清澈可口至于货币是以海中所取的白贝壳充用,兼可作为头饰……这里有许多盐井(指安宁盐井),居民所用的盐取给于此。盐税是皇帝的大宗收入。

此处有一湖,周围近一百里,出产各种鱼类,有些鱼的体积甚大。

人民生吃禽鸟、绵羊、黄牛和水牛的肉,习以为常,不过是用下列方法保藏的。他们将肉截成小块,浸在盐水中,再加几种香料。这是上等阶级制的。至于较贫苦的人,则将肉截细后,浸在大蒜汁中,于是取而食之,好像熟调的一样。”

“壮丽大城”貌如何?

元代昆明这座“壮丽大城”有多大?

据史料记载,鸭池城是一座南北宽而东西窄的都市,城墙用土夯成。北端比大理国的鄯阐城向外扩展了约一里,而到达五华山和祖遍山一带。西南和南面,由于滇池水位下降,不再是紧靠湖岸,而是以由双龙桥至鸡鸣桥,并与翠湖(菜海子,又叫九龙池)南流之水相连而成的玉带河为护城河,具体说来,西面约在福照街西至鸡鸣桥一线。东边则退至盘龙江之西约一百步,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护国路。但原盘龙江与金汁河之间及土桥附近的街市,仍为这座“壮丽大城”的东关和南关,并非郊外。

三市街一带是当时昆明最繁华的中心,云津桥(得胜桥)是水陆要冲。元代白族诗人王升在《滇池赋》中称:“千艘蚁聚于支津,万舶蜂屯于城根,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可想而知,元代的云津码头江面很宽,街面上生意十分兴隆繁华。

这座“壮丽大城”,是赛典赤主滇期间,在大理国鄯阐城的基础上,利用农闲逐年扩建起来的。它半城是水,半城是山,城在山水之间。元代任中庆路儒学提举的孙大亨曾撰文说它“山川明秀,民物阜昌,冬不祁寒,夏不剧暑,奇花异卉,四序不歇,风景熙熙,实坤维之胜区也”。这就说明,早在元代昆明就是一座美丽的四季如春的春城了。

当今昆明的风景名胜,可以说是在元代奠下基础的。由于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实行兼容并包政策,所以无论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都在昆明大发展,大建寺院和道观。

有元一代,统治云南120多年,在云南所建佛寺约三十余座。就昆明而言,以此城墙内外的悯忠寺规模较为宏伟,它是赛典赤等为谋“保国安民”而在五华山建筑的,故又称五华寺。元代时,又将南诏、大理国建于螺峰山下的补陀罗寺加以重新修建,扩大其建筑群,易名为圆通寺,此寺成为“诸寺之冠”。在元德年间,又修建了双塔寺,亦称大德寺。悯忠寺、圆通寺、大德寺构成了元代昆明的三大名刹。此外,城里还有文庙(五华山右侧)、观音寺(三市街东)、大灵庙(又名土主庙,在武成路东)等。在西山上,还建筑了规模宏伟的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原是元梁王的避暑胜地)。在晋宁,建了盘龙寺。

道教在黑龙潭建筑了龙泉观,还在城内建筑了真武祠(后改为真庆观)。

伊斯兰教在市中心的近日楼,修建了昆明最著名的清真寺。

这些寺院和道观,既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游客观光的名胜,因而可以说,元代是昆明的名胜景点大奠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