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皇帝全传
6197000000029

第29章 尊师重儒

作为汉宣帝刘询的长子,太子这个位置刘奭自然是当仁不让。公元前49年,宣帝逝世,27岁的刘奭即位。

刘奭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之害,长大以后,更是将柔仁好儒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见宣帝治国重用刑法,十分不忍,于是劝谏汉宣帝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听后怒形于色,认为汉朝历来杂用霸王二道。刘奭偏好纯儒,恐怕是一个性格懦弱、不善用人的低能继承人。他担忧刘奭不能继承重任,便有意更换太子,但又不愿背弃自己已故的患难之妻、刘奭的生母许皇后,所以一面叹息“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一面还是把帝位传给了刘奭。没想到他这一念,日,就把大好的西汉江山交给了这样一个败家子。

果然,即位的刘奭放弃了“杂用王霸之道”的传统,重视经学,独尊儒术,尊师崇儒。汉武帝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针,终于在汉元帝身上得到贯彻实施。自然,他的师傅和儒生就成为朝中重臣的多数派。

宣帝临终之前,曾托付三名大臣辅佐朝政,一位是外戚史高,两位是刘奭的师傅肖望之和周堪。肖、周二人本为刘奭的师傅,又受先帝遗诏辅政,所以刘奭即位之初,接连数次宴见肖、周,研究国事,讨论朝政。充分体现出对师傅的尊重和信任。

刘还大力任用儒生。博学多才的大儒刘向和忠正耿直的金敞,刘奭均委以重任,并特赐随便出入禁中、参与机密之权。刘奭即位不久,听说琅邪(今山东诸城)人王吉和贡禹是关东明经解行的儒学大师,就特派使者召来京师做官,王吉病死在赴京途中,贡禹入京拜为谏大夫,随后又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为了发展儒学,重用儒生,刘曾一度指令京师太学的博士弟子取消定员限制,凡能通一经的民间儒生均免除兵役、徭役。后因用度不足,博士弟子定员千人,即使这样也比宣帝末年的名额增长了5倍。刘奭在位期间重用的大臣,多为汉代知名的经学大师。

话又说回来,汉元帝起用了这么多儒生,倒也有不少性格耿正,敢于直谏的人。虽然汉元帝有时也心生不满,但毕竟自己重儒,因而对于直言极谏的儒者多不怪罪。儒生薛广德敢于直言,有时甚至搞得刘奭很难堪。一次,刘奭出宫中便门到宗庙祭祀祖先,忽然产生了乘船观水的浓厚兴趣,打算放弃桥渡路线,改坐楼船前往宗庙。薛广德拦在刘奭前,脱掉帽子,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要求刘奭从桥上通过。刘奭让他戴上帽子起来,薛广德说:“陛下不听为臣规谏,臣将自刎,用鲜血污染车轮,那时陛下就不能进庙去祭祀先祖了。”刘奭听后,很不高兴。光禄大夫张猛对刘奭说:“陛下,臣听说有圣明的君主才有敢言的直臣。乘船危险,走桥安全,圣明君主不靠近危险,御史大夫的话是应该听从的。”刘奭瞪了薛广德一眼,说:“晓人以理不应该这样吗?”于是从桥上通过。这个故事也充分说明,汉元帝在深受儒家思想桎梏的环境中,要想有点脱离传统的创造性作为,已经是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