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母亲的眼泪
6191000000013

第13章 车老板

庄子里有两位车老板,都姓黄。庄子南头的那位生得高高大大的,人称大黄。庄子北头的那位生得瘦瘦小小的,人称小黄。

大黄出道早,车轮滚滚中,房子有了,票子有了,妻子有了,儿子也有了。用大黄的话说,如果“家长”算官的话,就“五子登科”了。

小黄刚起步,银行里欠着贷款,家里躺着个病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张钞票恨不能分成两张花。

大黄爱挑剔,路况不好,天气恶劣,一概不出车。非要用车的,不给双倍的价钱免开尊口。如果是半夜三更的话,即便你有天大的困难,也别想把他从床上请起来。

一次,庄西的王老爹半夜突发盲肠炎,疼得满床打滚。庄子距离斗龙街虽然只有二三里路,但王老太已年近七十,儿子媳妇都在外地工作,一个人如何弄得动病人,只好求大黄帮忙。王老太知道大黄不好请,还特地带上一篮子鸡蛋。谁知大黄看都不看,躺在床上慢悠悠地说,王老太啊,不是我不帮你的忙,客人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哪有放着生意不做的?只是我不小心闪了腰,疼得连身都不能翻,实在是爱莫能助啊。再说了,疲劳开车是违法的,你总不能让我干违法的事吧?说完转过脸去,任凭王老太苦苦哀求,再不言语一声。后来还是隔壁李四帮的忙,王老爹才捡回一条老命。

小黄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不管白天黑夜,也不管路况气候,只要你需要,总是有求必应。

小黄家境虽然不好,却从不赚昧心钱。无论生客熟客,无论本地人外地人,线路总挑近的走,不像大黄故意兜圈子。乘客如果行动不方便,或者是行李较多的,小黄都会帮一把,不像大黄视而不见。遇到坑坑洼洼的道路,小黄会开得特别仔细,生怕颠着客人,不像大黄粗枝大叶。结账时,小黄总是客客气气的,从不同乘客斤斤计较,不像大黄分文不让。

人心有杆秤,好孬分得清。大黄“一枝独秀”时,以为自己是救世主,庄上人离开他就不能活,于是整天拽得像个“二万”,遇到人从不主动打招呼,邻居有事请到他,还要端半天架子。现在有了小黄,大家终于不用看他的脸色了。

见客人纷纷跑到小黄那里,大黄还满不在乎,以为“茅缸三日新”,新鲜一过,客源还会回来的,毕竟自己的车子比小黄的好,坐着舒适。可现实并没有沿着大黄的思路走,渐渐地,连亲戚朋友都不光顾了。

俗话说,三天不开张,神仙也发慌。营运是大黄的饭碗,丢了客源就等于丢了饭碗。大黄坐不住了,为了夺回客源,大黄不得不放下架子,遇见人老远就打招呼,甚至还不惜血本,在家中大摆宴席,以此讨好乡亲。

当然,大黄的举措效果并不显著,大家同他结怨已久,哪里是小恩小惠就能挽回的。面对冷落的门庭,大黄不是好好反省,而是把气撒到小黄身上,认为是小黄抢了他的生意,断了他的财路。这么一想,大黄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小黄就遭殃了,出门前不是先清理门前的石头,就是填平门前的道路,否则连脚都迈不出。小黄知道是大黄干的,为了息事宁人,一直都忍耐着。大黄见小黄好欺负,胆子越发大了,竟然用钢针扎坏了他的车轮胎。小黄忍无可忍,终于将大黄告上法庭。

大黄多聪明,早把一切想好了。法官找他谈话时,他急得双脚直跳,样子比窦娥还要冤。

走出法院大门,大黄对小黄说,哼,小样,看谁斗得过谁!

一日,小黄出车回来,老远听见呼救声,近前一看,是大黄的老婆。原来,大黄的儿子不慎落水,他母亲救起他时,已是奄奄一息。小黄见情况危急,安顿好母子后,立即掉头朝县医院赶去。为了赢得时间,小黄加大油门,打开双跳灯,抄小路,走反道,还连闯了六次红灯,硬是把半小时路程缩短到十几分。

进了医院,小黄接过孩子一路飞奔,挂号、缴费、取药……待孩子的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时,小黄已浑身汗湿。事后,抢救的医生说,如果孩子多耽搁几分钟,就可能是一场悲剧了。

大黄是第二天才从外地赶回的。得知事情原委,大黄来到小黄家,满面羞愧地对小黄说,好兄弟,哥服你了,过去都是哥不好,哥甘愿接受一切惩罚。

小黄说,过去的事就算了,不过你要明白,做生意靠的是诚信,而不是恶意竞争。只要你心里装着别人,别人就会记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