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母亲的眼泪
6191000000012

第12章 赶海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住黄海之滨的茅小华,高中一毕业就随父亲当起了渔民。

初上船那会,大家听说茅小华以三分之差失去深造机会,都很惋惜,纷纷劝他父亲让他复读一年。茅小华不待父亲回答抢着说,学生不是职业,书读得再多最终还是要回到社会上来,再说了,社会也是大学堂,在这里照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他父亲接着说,娃儿说得对,社会也是大学堂,今后还请各位多多担待。大家见他们父子如此说就附和道,是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准小华就是上帝送给咱们的状元哩。

当然了,乡亲们嘴上说着,眼睛里却全是怜悯。怜悯的目光,刺得茅小华生疼生疼。事实上,茅小华的真正身份是茅大华,那个欢天喜地读大学的才是茅小华。茅大华和茅小华是对双胞胎,弟兄俩打小就很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时,茅小华偶染风寒,影响了正常发挥。结果兄弟俩一人榜上有名,一人名落孙山。

接到入学通知,茅大华为难极了,弟弟一向身体不好,家人都期望他通过读书找个好的工作。谁知弟弟考运不好,偏偏在节骨眼上生起病来。这事如果发生在别人家也许算不了什么,弟弟基础不错,复读一年完全可望考上大学。可是在自己家就是个难题了,母亲常年生病,父亲苦的钱除去正常开支,负担一个人的大学费用已是不易,哪里再拿得出近万元的复读费?思虑再三,茅大华决定让弟弟顶替自己读大学。

手心手背都是肉,听了茅大华的想法,父母很难受。尤其是母亲,直怨恨自己耽搁了孩子。茅大华就搂着母亲说,别这样好不好,当渔民是我自小的愿望,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您该为我高兴才是。

送弟弟上学的路上,弟弟拉着哥哥的手再三表示,永远不忘哥哥的恩德,总有一天他会让哥哥重圆大学梦的。茅大华拍着弟弟的肩膀说,好,一言为定,哥哥等着那一天。

茅大华与弟弟长得十分相像,除了肚子上比弟弟少个朱砂痣外,其余一模一样。弟弟顶替哥哥,外人还真看不出。从此,茅大华就成了茅小华,如果不是他父亲酒后失言,这个秘密恐怕至今都没人知道。

第一次出海,由于风大浪急,茅小华吐得很厉害。父亲含着泪将茅小华搂在怀里,拿出事先备好的晕车药给他喂下,然后轻轻地给他按摩太阳穴。从这个时候开始,茅小华才真正体会到了渔民的艰辛,并暗暗立志要像父亲那样,做个顶天立地的“赶海人”。

茅小华的父亲十五岁就出海捕捞,经年的艰辛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两个儿子读书时,由于重任在肩,倒也没感到什么不适。如今大儿子终于可以挣钱了,绷着的弦就松了下来。这一松不打紧,各种毛病纷纷找上门来。茅小华见父亲难受的样子,心里很是不忍,在基本熟悉渔民生活后,不由分说将父亲“赶”上了岸。

同其他行业一样,刚出海的渔民也有个实习期。他们随着父兄或亲戚到渔船上,先是适应海洋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如船舱地底刮水、腌鱼理鱼等,吃饭之外,只有微薄的收入。茅小华上船时,渔船已更新换代用上了机帆船。茅小华读书时物理特别好,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无论机器出现什么故障,他只要琢磨琢磨就能手到病除,因此不出半年,他就同其他渔民一样,拿上了全工资。

出海捕鱼是危险性很高的职业,“三寸板里是天堂,三寸板外见阎王”,是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渔民远离亲人,所处的环境又十分凶险,久而久之习性难免不受影响。比如固执己见,不易劝导;生活放纵,无拘无束;性格粗鲁,不修边幅等。因此每次出海,茅小华都会带上一些书报,闲暇时读给大伙儿听。茅小华有个金嗓子,吉他也弹得不错,只要大家建议,他都会弹唱一曲。自从有了茅小华,大家的生活丰富了很多。

四年后,当弟弟兑现承诺要资助哥哥读书时,茅小华已是斗龙渔业史上最年轻的一位船长。这个时候的茅小华,已深深爱上了海洋捕捞,于此同时,大家也把他视为主心骨,一刻也离不开他。

一天,茅小华突然大摆筵席,宴请他的渔民兄弟。酒宴上,茅小华举着酒杯说,今天请大家来是有一事相求,市里马上召开人代会了,听说咱们渔民中也有一个代表名额,我想请大家把这个名额让给我。

大家举着酒杯正准备干杯,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色复杂起来。茅小华见状接着说,大家别误会,我没有别的目的,在座的应该记得,过去咱们的装备虽然简陋,但由于近海渔业资源还没有破坏,渔船当天出海,最迟隔一日就可以满载而归。那时候在海边,光小孩子用鱼篓抓的鱼就可以够一家人吃一天。可是现在,随着人们毫无节制地向大海索取,再加上日益严重的工业污染,近海的渔业资源已快枯竭。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只怕要不了几年,咱们全得喝西北风。

茅船长,你的话说到了我们心上,行,我们支持你,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动员家人和亲戚朋友投你的票!

三个月后,茅小华代表渔民兄弟,向大会庄严地递上了他们的提案。不久,一场关于加强陆源污染物入海的控制和管理,建立海洋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的运动,就声势浩大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