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6190100000006

第6章 敬业心,克服自身的职业倦怠

树立崇高的职业观

如何看待教师职业?是将这个职业作为一个饭碗还是一项事业,在教师心里所引起的反应是很不相同的,对我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完全不同的。

蔡元培先生认为,任何职业的从业人员,都可以把自己的职业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以教师职业为例。

自然的境界:将教师的职业只当成一种简单的职业,当成自己谋生的一种手段,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本能工作,自己工作的全部意义都在于获取工资和奖金来养家糊口。

功利境界:处于这种职业境界的教师或许会比前一种境界的人更为努力工作,但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名利、地位,比如写论文是为了评职称,钻研教学业务是为了评教坛新秀等。

道德的境界:处在这个境界的教师会感觉自己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年青一代的幸福,是具有道德意义的,从而能够自觉自愿地为学生将来的一生负责而不断努力地工作。

天地境界:处于这种职业境界的教师不仅把自己的工作意义定位于为教育对象服务,而且能将教育教学工作与全人类的事业联系起来,自觉地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和长远利益而努力工作。

教师的职业境界不同,对职业的态度不同,工作产生的效果不同,心理健康的水平也就截然不同。

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教师,往往更多地关注外在的得与失,他们或为自己当年择业时“误入歧途”而后悔莫及,或因向往的功利目的不能如意而患得患失,常常因教师职业所得(物质的和精神的)与所付出的劳动不相称而心理失衡,或牢骚满腹,或怨天尤人,或羞于对外人道自己的职业。因此他们往往“人在曹营心在汉”。

那些处于道德境界以及天地境界的教师,都会将教育看成一种“事业”,他们有着十分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事业心以及积极的上进心、成就欲望和成功感,这些教师拥有着坚定的职业信念,会以自己的职业为荣,能够将外界的干扰和杂念排除掉,始终会保持一种平和以及愉悦的工作心境;他们明知道,教师工作时间之长,心思之重,体能消耗之大,情感付出之多是其他职业所无法比拟的,但是既然选择了这种职业,他们就无怨无悔,并且永不满足,永创佳绩;他们有着很高的理想和抱负,甘愿冒风险,他们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很看重成就,金钱的欲望不高,他们善于从工作成果中寻求乐趣和激情。他们的求知欲望比前两种境界的教师要强得多,而物质需求比前两种境界的教师淡薄得多,即使在贫困环境中,他们也能安贫乐道,耐得住寂寞,敬业爱岗。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工作着就是美丽的,忙忙碌碌就是美丽的。

还有一些教师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天底下最痛苦的工作:需要备课、上课、修改学生作业、辅导学生以及解决纠纷等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既是消防队长,又是派出所长,不但是领导还是保姆,讲得口干舌燥,累得腰酸背疼,需要一天到晚奔波,有的时候还需要面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无理取闹,下辈子自己再也不愿意当教师了。

全国优秀教师谷淑红却觉得她的价值、她的欢乐、她的幸福统统因为能够跟孩子们在一起。一年到头都要早出晚归,不辞辛苦地操劳,她却是总是欢天喜地,根本感觉不到累。可是一到放假她就病倒了,天天吃药,一直病到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来到学校看到孩子们,病就突然好啦。丈夫跟她开玩笑说,她生的是假病,就是想让他来照顾服侍自己,而她却说如果让她离开孩子们,也就离开了自己的幸福与快乐;与孩子们在一起,她就感到朝气蓬勃、年轻有力,浑身充满使不完的劲。孩子们也体会到教师的爱和欢乐,记者一一问班里的孩子们:“你们谷老师最爱谁?”每个孩子们都会回答说:“我们的谷老师最爱我。”若问谷老师,如果让她重新选择,她会选择什么职业,谷老师说:“让我选择一百次,我还是当教师1

可见,能否把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关系到能否悦纳自己的职业;是否能够悦纳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关系到自己能否幸福、快乐的工作以及生活,而这一点,对于需要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几年的教师而言,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敬业,珍惜自己的职业

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势必是一个十分敬业的人。

敬业,就是敬重教师职业,就是要求我们把教育当作我们的生命,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发自内心的神圣感与尊严感,把教书育人看成自己的天职和使命,从而激发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在平凡的教师职业人生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1.敬业是自动自发

对自己的职业敬重,首先便要对自己的职业自动自发地充满热爱,产生激情。真正带给我们成就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机遇,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整体素质,是能不能以一种真正的敬业精神去对待所从事的工作,因为如何对待你的工作决定了你终究能够到达的高度。敬业也就是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敬重。忠诚、敬业是人的天职,尽职尽责是敬业的根本,自动自发是敬业的最佳表现,即没有人要求、强迫你,你能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区分对待科学事业的三种人,第一类是将科学当成一种娱乐,为满足自己智力上的优越感以及成功欲望的人;第二类人是把科学当作手段,为满足自己的名利欲的人;第三类人是把科学当作生命,试图用自己的努力解释和改造世界而无私奉献的人。教师工作作为一种育人的职业,它需要的正是教师对教育的自动自发的投入,积极主动的创造。只有这样,教育教学才能真正成为育人的一种艺术,而不是按部就班,依照葫芦画瓢的重复技术性的工作,教师职业才有可能充满生命的情趣和创造性的欢乐。

2.敬业是热情、激情融于技能之中

(1)热爱教育,激发教育热情。只有充满热爱,才会产生热情。教育热情就是把教师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完成他内心渴望完成的教育工作。如果没有热情,陶行知先生就不会放弃高官厚禄,一心只想着平民百姓,创办起乡村示范学校,挽起裤腿跟学生一块种田,将深刻的思想书写成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也不会成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师典范;缺乏热情,教师就不可能用无私崇高的奉献去感动这个世界。

(2)教育热情升华教育激情。教育工作是一项很需要激情的事业。由热爱教育,到对教育产生热情,是一个熟悉并逐渐深入教育的过程。随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逐步深入,热情又可以转化成激情。当一个教师对工作确实产生了激情,你可以发现他目光烔烔,反应敏捷,浑身都有感染力。这种神奇的力量使他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工作、对待生命和生活。教育激情可以使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空前的开拓性,成为真正的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这些都将焦点聚集在了教育之上,也都担负在了教师的身上,唯有充满激情才能使教师完成这项任务,因为激情能够将教师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同时也能激发出学生生命的激情与创造的活力。

(3)热情、激情融入卓越的技能。一名对于教育事业充满激情的教师,不管是在汗流浃背地批改学生的作业,亦或是站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地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都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职责,并且怀着深切的兴趣。一个对教育有激情的人,不论工作有多么困难,始终会以不急不躁的态度去做,并满怀着对该领域的好奇,不断探究,提升自我。

知识都是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的。热情、激情只能推动一个人去学习技巧,而绝不能代替技巧本身。所以说,教师敬业的另外一个表现便是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养成一个终身学习的习惯,并为此不断地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对岗位技能进行更新,以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追寻教书育人的真谛。

3.敬业是一种境界和使命

法国画家莫奈曾画过这样一幅画,画面上描绘的是女修道院里的情景,几位正在工作着的天使,其中一位正在架水壶烧水,一位正提起水桶,还有一位穿厨衣的天使,正在伸手去拿盘子——哪怕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事,天使们都在全神贯注地做着。

敬业,因为时代的变迁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对教师敬业的具体解释还源自于教师对于这个职业的理解以及从中所受到的启迪,源自于教师日常生活中点滴的行动。教师敬业在心理上表现为高低两个层次,低层次是“拿人钱财,替人工作”,也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基本的教育工作,以对学生、家长和社会有个基本的交代;高层次是把教书育人看成自己职业人生的使命,把教师职业行为当成是个体人生的实践,当成是生命存在的积极实践,当成是人生意义实现的坦途。一名教师的职业表现就是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尽忠职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而且有始有终。

大教育家朱熹曾言:“敬业者,专心致志事其业。”当代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专业,也不单单是一个人的职业和事业,同时也是一种境界和使命,是一个人的生命的意义所在。作为守望学生生命成长的天使,“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富有使命感的教师立足本职工作,不断为自己的使命作出承诺和努力。他们都有着一个相同的理想: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为个人以及学校作出自己应有的一点贡献。战胜挑战、完成使命的经历,又让他们可以从工作中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经验,并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比如领导能力、合作能力、沟通技巧、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

4.敬业是教育者的承诺

教育选择了我,我选择了教育。倘若一个人能够主观地为了自己、客观地为了他人而活着,这便是一种幸福,作为教师,就是能够过上这种幸福生活的人。三百六十行中,我们宁愿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能够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洁净的心灵空间的神圣职业。敬业爱岗,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求实、创新。它是我们对教育对社会许下的心灵诺言,是内心深处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的承诺和期望。

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也就意味着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所带来的很多的东西,包括琐碎、规范以及约束,当然,也会有欣慰和尊严。如果没有教师职业带来的自我约束,这一职业就不会有美丽的光环。但它们不应当成为教师的锁链,而应当帮助并支持教师及其他人员去发现和再次认识教师职业的方向和意义。

选择意味着行动。一名好的教育工作者,正是能够恪守自己的理想并且在行动当中不断丰盈、创造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人。在实际行动中时刻保持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从心底里接纳它,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敢于承担教师职业所赋予的一切职责和义务,像热爱自己生命一样热爱教育事业。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这三尺的讲坛,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那几十张纯真无邪的笑脸,那么就应当将教书育人、探索并积极实践教育的真谛看成是我们的天职,应当对我们的教育信念执著不悔,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我们心目中的教育梦想。

5.在敬业中感悟教师职业的幸福

教育实践的丰富性使得我们可能在教师职业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它也最有理由成为一种幸福的职业。对于那些想要追求幸福的教师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将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挖掘出来,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将教师内在的生命价值捕捉到,让教师感觉到这是一份包含着尊严和快乐的职业,是一份能够真正的将人的热情和灵感激发出来的神圣的职业。教师职业并不必然是幸福的,它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依赖于教师能否在教育过程中将自己与教材、与学生、与生活世界进行有意义的结合。唯有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的职业当中时,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作为教师的幸福,也才能真正体会到教师职业给我们带来的魅力。

首先,教师职业孕育着自由的快乐。教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自己的个性充分地张扬,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地给予自我肯定,充分地将自己的才艺展现出来,令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的丰富多彩。优秀的教师总是会在他们的教育过程中展示出丰富的个性,把工作与生活融合起来,把职业与个性融合起来。虽然现实中仍有部分教师生活拮据、清贫,仍有捉襟见肘的寒酸,但这并不排斥教师在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引导中,在平凡的职业生活中获得快乐、实现自我、感受人生的自由与充实。当一名教师超越了那种纯粹的,对于物质欲望的追求,而将自己所从事的平凡的工作同新一代的成长结合在一起,同自己所收获的愉悦、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就会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从职业中获得生命的自由。在不经意间,他成了校园优美环境的欣赏者、学生良好举止的赞赏者、课堂生命活力的激发者、神圣职业的吟诵者。

其次,教师的职业同样也饱含着创造的幸福。传统的教育使师生滞留在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之内,而创新型教育(尤其是课程改革后的素质教育)则赋予师生无限自由的空间。教师将那些枯燥乏味的教材丰富起来,令抽象的教材生动化,令千篇一律的教材充满个性化,在教材中加入自己的人格素质,令自己的素质延伸到教材中去,而不仅仅是呆板地运用外在的知识和规范去教训自己的学生。当教师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传递自我的爱与信念,表白自己的真情实意时,他是最生动、最幸福的。也只有从事这样有尊严的职业,我们才不会成为职业的奴隶,才能够在自己的职业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收获职业的幸福。

再次,学生是教师生命的发展与延伸。教师为自己的学生提供一个个体人生以及精神的引导,促使自己的学生获得发展,走向成熟。教师把自己的生命情感、态度以及人格、智慧投入到教育实践之中,将自己的人格精神融入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它们能够滋润学生的生命世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个体的未来生活,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之中扩展着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学生的生命也就是教师生命的发展和延续。当然,教育并不是以损失教师来造福学生的,而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活动;学生的成长也不可能是对教师生命的剥夺,相反,它是对教师生命的肯定和教师人生价值的一种实现。还有什么东西比自我生命的增值更让人幸福的呢?还有什么会比看到自己所教育的学生茁壮成长更加令教师感到幸福和自豪的呢?

教师职业是教师人生幸福的源泉。从学生的不断进步中领会到幸福,从家长的充分信任中感悟到幸福,从切实的工作中体味到幸福,从展示自己闪光点的过程中收获到幸福。

6.敬业中透露着感化与美

爱的含义意味着教师全心全意的付出,它需要教师用心来感化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尝试着去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教师在他们眼里是一个学习的榜样,无论什么都会向教师学习。孩子的眼睛就像摄像机,耳朵就像录音机,他们会把教师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可见,一位好的教师对学生的一生多么重要!倘若有人要问,教师职业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光荣、艰巨、幸福而美丽的使命和责任!因为他们的影响贯穿孩子的整个人生!他们以一种品质、一种态度、一种情感,让学生产生一种熏染,一种无言的感动,一种莫名的感悟。

教师要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全力去帮助他们,当学生不小心犯了错时,教师用耐心的教导去鼓励他们;教师也要在学生思想上遇到迷茫的时候,用自己的言行和高尚的思想去对他们进行感化。用一颗忠诚的爱心对他们进行指导,这就是教师职业的力量与价值。

教师要对教育充满激情

很多具有良知和教育责任感的教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始终如一的坚守自己最初的教育理想。在多元化教育理论、教育模式相互激荡的今天,许多教师也在深刻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具有阳光心态,对教育充满激情。

1.对教育充满激情,是教师必备的情感基础

一个没有激情的生命是创造不出事业辉煌的,没有激情的工作也就无法成就教师的伟大,同样,没有激情的教育也就无法培育出时代的精英。教师不要只把教育工作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不要简单地认为教书就是一份工作,工作就是领取报酬,有了报酬就可以生活,而要从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教师要将自己的工作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科学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民族的振兴发展结合在一起,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重要价值,体会到身为一名教师的崇高和神圣。有了这种认识,才会逐渐地焕发出对工作的热情,由这种热情升华为自觉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激情。而教师唯有充满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激情,才会在工作过程中将无限的智慧和力量迸发出来,这种智慧和力量也能够令工作永远具备创造性,令教育工作充满着无限的活力。有了这种激情,教师才会永葆青春,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怨无悔,才能体会教育的真谛,才不会产生倦怠情绪。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对教育充满激情的情感基矗

2.对教育充满激情,才能使自身的学习、工作产生动力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当对自身的学习以及所从事的工作都充满着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产生前进的动力。教师应成为一名自觉的终身学习者,对已知的东西永不满足。教师对学习的热情来源于对教育的激情。只有有了对于教育工作的无限激情,教师才能够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对于知识进行探求的愿望,这样的愿望也将会时刻激励着教师不断进行学习,为了能将教育教学工作做好而孜孜以求,能够真正体会到在工作中进行学习的无比快乐,能够一步步地成长并且获得应有的成功。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劳动,学生的成长饱含着教师的满腔心血和酸甜苦辣。一个对教育充满激情的教师,对自己的付出才是心甘情愿的,对自己的工作才会有动力,即使在工作中遇到坎坷,经历挫折也不会灰心丧气,也一定会不懈努力,不断地总结教训,信心百倍地勇往直前。倘若一个教师没有这份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没有对于事业的无限激情,即便是他的潜质非常好,基本功不错,但是天长日久也会对日复一日的工作产生一些厌倦的情绪,当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动摇自己的意志而不思进取,最终的结果便是一事无成。对教育充满激情,是教师学习工作的精神支柱,是勇往直前、成就自我的力量源泉。

3.对教育充满激情,才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只有对于工作饱含着热情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教育、帮助所有学生,包括那些可能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有人说:“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教师理解知识;好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一个饱含激情的教师对于学生所能产生的影响力是不可限量的。有激情的教师善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终身学习的种子,最能激励学生去学习新知识,把对教育质量的追求看作是永无止境的工作。那些充满激情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会迸发出很多创意,也会彰显出很多的诗意,个性也就能够得到张扬。带着一股激情走进课堂,学生会因教师的激情而兴致盎然。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潜力的人,他们的头脑不是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要用激情去点燃的火把。充满激情的教师他们的思想境界、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很好的影响,能够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作用,使自己的学生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文化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的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由于人才有了充分发挥作用的用武之地,学生的求知欲望才更高涨,思维才更活跃,幻想才更丰富,学习目的才更明确,抱负才更宏大。所以说,学生们更加希望自己的老师是激情四射的,能够带着他们一步步驶向成功的彼岸,能够带着他们走上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

要照亮别人,自己要有光亮;要点燃别人,自己要有火种。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该具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对教育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都应该对教育充满激情,追求成功的教育,培育大批优秀人才,成就自己辉煌的教育人生。

反思教师的失职行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只“授业”“解惑”而不“传道”,就是“师者”的“失职”。这也就能够将“人师”同“经师”和“教书匠”真正区分开来了。

在社会剧烈转型和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时代,一些教师的行为与时代的进步不够协调,也与教师这一神圣职业极不相称,这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一些有识之士的忧思。如果我们仍旧对此视而不见的话,那么我们的教育事业将会面临一场很大的灾难,这场灾难中,学生将会理所当然地成为直接的受害者,进而,灾难还将危急到教育事业的根基。

教师的失职行为是指与教师职业道德相离,与教师角色及社会期望不相称,在教学工作中有违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以及教学管理规定的行为。论及教师的失职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从失职的表现形式上来区分,可分为公开性和隐匿性两种。

所谓公开性失职行为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出与教学管理规定、原则不符,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公开性行为,是一种明知故犯的行为。探究其原因,主观上是因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比较差,工作缺乏责任感,未能将教师的职业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来追求,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采取的是一种放任自流、得过且过的散漫态度;客观上则是因为学校教学管理措施不力,制度不健全,教师利益上的机会成本过低。

隐蔽性的失职行为,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一些与教学管理规定、教学管理的原则十分不符的行为,严重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的一种隐蔽性的行为。这种隐蔽性的失职行为是一般教学检查无法发现的。究其原因,主观上表现为:一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准低,失去做教师的基本原则,好人主义严重;二是教师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忽视自身的知识更新。客观上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一定的制约机制;二是多年来,学校对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三是目前的考试、考核制度上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缺陷,基本上仍然还是应试教育的考试和考核的方式。

1.提高师德素养,端正职业态度

(1)加强自身师德修养。鼓励教师多阅读一些优秀教师的励志类的书籍,从中汲取精华,给自己多补充点养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自我体验、修炼和内化形成良好的品质。在当今社会,教师更要无条件地积极地关注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2)确立教师新理念,防止教师滥用权威。如今的教师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教书匠,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严厉批评、处罚,虽然容易被学生接受,却没有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更新自身理念,从正面引导学生,并实施愉快教育、鼓励教育、指导教育、协助教育、合作教育等教育方式,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避免教师的问题行为发生。

(3)增强法制观念,依法施教。教师千万不要用自己缺乏理智的甚至是违法的言行来对待学生所犯下的错误和学生身上的缺点,而是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学生应当具备的权利和义务,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不会侵犯到教育法所赋予学生的权利,能够公正公平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务必要使自己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处于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之内。

(4)端正职业态度。教师必须有主人翁的责任感,要有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与自豪感,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未来教育将会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教师的指导因素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无怨无悔地做好本职工作。

2.教书育人,和谐发展

(1)教师要对每一堂课做精心的准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教师在课前应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策划,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高效地组织教学,避免因为自身的表达能力不强而造成教学失误等。教师也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意外情况要冷静对待,不能反应过激,动辄中断教学去对学生大加训斥,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滥用处罚手段。这种十分失当的管理方法只会令矛盾更加激化,会使个别的学生问题行为扩大,产生一种病原体传染的不良效应。

(2)关爱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①满腔热情,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热情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千万不要对学生不冷不热,也不要对学生的想法不闻不问,师生之间仅维持一种冷漠、公式化的工作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②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要以自己的“权力”来压制自己的学生。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认为对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应当建立一种理性的权威,靠自己广博的知识来影响和感染自己的学生,以自己博大的胸襟来感染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滋润自己的学生,而不是令学生盲从自己。

③不偏爱学生。教师在工作中不能片面地关注一些学生,有意地忽视另一些学生。教师的偏爱会令他们只看到好学生的优点,而却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缺点;对于“差生”则反之,所以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会出现偏差,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不公正的。这样就会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很紧张,甚至会慢慢疏远、对立。

3.以健康心态迎接挑战,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

(1)以健康心态迎接挑战。教师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心理健康多加关注,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以一个健康的心态来面对时代的挑战。教师心理健康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影响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与质量。唯有那些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够在压力和挫折面前游刃有余,也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够在工作中尽善尽美,不断地反省和提高自己,不辱教师的神圣使命,为国家培育出一代代新型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2)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塑造完美人格,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在其生理素质基础上,在履行其教师角色的责任和义务中自觉形成的相应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存在于教师个体内的动力组织。完美人格应包括四个要素: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塑造出现代教师的完美人格,不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特征的要求,更是新时代的教育对教师提出的需求。

教师要无怨无悔地工作

古往今来,理论、发明、学说、创造,无不包含着教师的辛劳!伟人、学者、英雄、豪杰,哪一个不是来自教师的熏陶!教师洒下的颗颗汗珠,为我们竖起一个个闪光的路标;留下的步步脚印,为我们修筑一条条通向理想的金桥。是她将幼苗灌溉滋润,是她点燃了儿童心灵中的火花,也是她将少年一代前行的道路照亮了……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候的总是你……”我作为一名教师,当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注视孩子们纯洁的眼睛,面对一颗颗渴望知识的心,我感到自己无比神圣,我为我所做的选择感到骄傲和自豪。从走上三尺讲台那一刻开始,我心中就充满了无限的激情和壮志。我曾暗暗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无愧于自己这个职业。”每天我都带着喜悦的心情走入课堂,把自己的知识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课堂上的和谐成了我生活中快乐的音符。课堂下面的一句“老师好”融入了学生们对于我的喜爱和认可。我愿用我的知识去搭建他们前进的跳板,用我有限的能力和无限的精力把他们送上更高一级的学府。

一个人知识渊博不代表他就可以成为一名好教师。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在拥有渊博知识的同时也一定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在学校我们是学生成长的榜样,我们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我们不只教书,更要育人。我要固守在三尺讲台这一方净土之上,将我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全部奉献在这里。我通过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教育孩子们富于爱心和同情心,让孩子们有“我要送给她一双温暖的鞋子”这样的爱心;我用散文诗《帽子的秘密》教育孩子们坚强勇敢,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我用故事《共煞对孩子们进行友爱教育等等,我通过自己良好的师德作风给予我的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教育。

优秀的教师,要有善良之心,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为了不让一个个家庭贫困的学生辍学,我苦口婆心地做学生的工作,做家长的工作,并资助学生完成学业。为了能够将一个失足的学生挽回来,我曾经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决然的将她带回了自己的家中,像对待自己亲生孩子一样照顾和关心他们。我在关心学生的同时,也为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而感到自豪。如果你没有做过教师,也许很难体会这份心情,但这确实是一个教师最值得骄傲的。这是用满腔的爱换取的一份厚礼,一份世俗的天平无法衡量的感情:“孩子们爱我,我更爱孩子们。”

毫无疑问,教师的精神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崇高而伟大的!但社会偏见依然存在。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部分人在嚷嚷:教师平时的工作不就是上课、改作业、备课吗,这有什么辛苦的?能够做一个孩子王,而且拿的又是铁饭碗,做一名教师简直是太舒服了,而且教师的待遇又很好,我觉得现在奉献的还不够呢!不错,教育是需要奉献的,没有奉献精神的人,当不了一个好教师。但是,我们教师难道奉献的还少吗?改革开放以来,低工资低收入的,是教师;患慢性病最多的,是教师;家里几代同室,住房日窘的,又往往是教师!而就是这样一些身负如此重荷的教师们,却还担负着教育共和国上亿年轻公民的重任,并且毫无怨言。我们做教师的,宁愿守着清贫,用自己羸弱的肩头替国家担负这培育人才的重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在讲台上耕耘着他的一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白色的粉灰,把教师的青丝染成了银白色;无情的岁月,过早地在教师额头上刻下了印痕;小小的讲台,竟消耗了教师的青春。伢伢稚子,在教师的培育下,成为国家的栋梁,而培育过他们的教师,却病了,老了。教师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塑造出了千百万青少年学生的美好的心灵。教师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十年、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奋斗在岗位上。教师甘愿作“人梯”,让孩子们站在自己的肩上,去攀登科学文化知识的高峰。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探索者摘取科学高峰上的明珠时,我们当教师的感到自豪,因为那里有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每当体育健儿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奏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作为教师充满着自豪感,因为那里面有我们曾经教过的学生;当面对那工程技术人员筑起的一条条高速公路、一座座摩天大楼时,我们当教师的感到自豪,因为那里有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是啊,还有什么比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师更令人自豪的呢?

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

有师曰:“位不在高,爱岗则鸣;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斯是教师,唯勤耕耘。”这是教师爱岗敬业的自然流露。

教师爱岗敬业的表现是对学生、对事业的一种责任心。责任心促使教师热忱地、自觉地投入工作。那些具有责任心的教师都不需要强制,也不需要责难,甚至他们也不需要所谓的监督。他们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需要,把职业的责任升华为博大的爱心,于细微中发现丰富,于琐碎中寻找欢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

马克思曾经指出过:“既然身为一个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一定有规定,有使命,至于你究竟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事情。”

人活在世上,不仅有向他人和社会索取的权利,还有向他人和社会付出的义务。实际上,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赖并存的。不管你愿不愿意,也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责任心都会时刻陪伴在你身边,激励着你。它既可以在个人与民族、与国家、与政党、与事业的关系中发生,也可以在个人与同事、与朋友、与家庭中出现。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心或者使命感,并且人人也都会对社会和他人负责,我们的社会才会得以正常的运行。

教师职业的首要条件也是责任心。陶行知认为:责任心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1919年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生讲习会上演讲时提出新教员应具备五个条件:A。要有信仰;B。要有责任心;C。要有共和精神;D。要有开辟精神;E。要有实验精神。前苏联教育家鲁普什卡娅说过:“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最重大、最光荣的职业。”加里宁也说:“国家和人民把孩子托付给教师们,这是把伟大责任加在教师们身上的一种重任。”这些名言,是教育家的崇高职业情感、职业责任的真诚表露。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教师道德的基矗

毫无疑问,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教师的责任中包括着教育责任以及社会责任。教育责任,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将天真无邪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铸造成新的灵魂,使之成为有益于社会的群体,即所谓的“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负责,就是对社会、对民族、对未来的负责。所谓教师的社会责任,指的是教师治理周边环境所承担的一种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担当起保护学生的责任,抵制一切侵害学生的行为。

教师在教学上的责任包括两点:

1.对全体学生负责

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应该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当你作为老师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应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的发展。可是个别教师却并非如此,他们总是会对优等生比较偏爱,会歧视那些后进生,并且还会让全班的学生疏远那些差生,甚至会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格侮辱。有的老师批评学生时不是耐心开导,而是威胁恐吓,使学生终日紧张,提心吊胆,最终更加挫伤孩子的进取心,使他养成怯弱无能、胆小自卑的性格。古人云“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教师对于那些后进的学生更要多加关爱,令他们能够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能够得到成长和进步。

2.对学生未来负责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今教育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包办制”,而对学生培养过程是“流水式”。倘若出现不合格的学生,很难分清楚是哪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这样就是处在“无责任”位置上。教育教学不仅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环环紧扣的过程,如果其中一环出现了问题就会对其他的环节构成困难,从而会对学生的正常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今有的教师就抱有“无责任”的这种思想,他们没能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那几节课一上完,就溜之大吉。有些教师平时不钻研,等到上课的时候才匆匆上阵,没有做好课前准备。今天不高兴,让学生自习;明天喝醉酒,让学生自由活动。我们应该承认,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重复性劳动单调而缺乏新鲜感和刺激性。并且,现在教师的社会地位以及工资待遇等都是相对比较低的。但是我们应该立足现今,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充当人梯,负起我们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为后代着想,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我们祖国千秋大业负责。

教师的责任心并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出来的,而是体现在那些平凡、普通、细微甚至是琐碎的事情中。教师职业需要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对学校的热爱是一种内驱力,驱动教师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业务,随时注意研究学生,自觉地尽职尽责。

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育是病态社会的根源。所以说,教师千万不要逃避自己的责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将来做准备,我们的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着眼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只有认识到这些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辑提升教师人格塑造的心理素养

实际上,教师的人格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身为社会中的个体,教师在普遍意义上所具有的人格,另外一个是教师这一特定的职业赋予个体独特的人格上面的特征。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提升和重塑。简单来说,教师人格就是教师作为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在道德上应具备的人品和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