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语禅心
6189700000039

第39章 饮木筒水喻——悔过自身,传递真爱

“佛语”

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筒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

饮水已足,即便举手语木筒言:“我已饮竟,水莫复来。”

虽作是语,水流如故。便瞋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何以故来?”

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语言莫来。”即为挽却,牵余处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走路走得又渴又累。这时,他看见一只木筒里有清凉干净的流水,就到筒边去喝水。

喝够了水,他举起手来对木筒说:“我已经喝好了,水不要再流了。”

他虽然说了这句话,可水照样流着。这个人生气地斥责说:“我已经喝好了,告诉你别再流了,为什么还流啊?”

旁边有个人看见了说:“你也太笨了,没有脑子。你为什么不离开,反而叫唤水别流有什么用?”说着就把他拉到别处去了。

“禅心”

感恩并不是强迫着我们要去施以如何的回报,而是要我们自觉地把爱传递下去,直到永远的尽头。

故事中的愚人因口渴而找到了木筒里面清凉干净的流水,不管是命运的恩赐还是前人的善意安排,愚人在危难的时刻得到了救助,这本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可是愚人在满足了自我的要求之后,反而大有过河拆桥之势,竟然向木筒中的流水开始发号施令。他从来没有考虑过水是怎么来的,也不会去考虑像他一样饥渴难耐的后来者对于水的需求,做事情不想起因不思后果,却只想着让大自然的规律围绕着自己运转,如此可笑的人恐怕真是少见。

世间的事物有它本身的发展规律,绝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自己的事情是由你自己承担的责任,绝不可以转嫁到其他人或者物上面。木筒中的流水绝不会因为你的口渴而出现,也绝不会因为你已经喝饱了就会凭空消失。既然在自己危难的时候受到了外力的帮助,那就应该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尽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愚人可以把木筒修理一下使得水流更为清澈,而生活中的我们在受到恩惠以后,是不是也可以勇敢地把这份爱的火种传递下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手把手传递出的爱与希望是不会因为风浪而熄灭的。

道信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备受大家尊崇,座下的弟子众多。

一次,他的一位弟子因行窃被人抓住,大家都说他败坏师门清誉,要求师父将其逐出师门。可是禅师却拒绝了,并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弟子。

但那个弟子却不知悔改,反而继续行窃,再次被人抓获。此次,禅师仍然没有对他予以处罚,如此引起了其他弟子的不服。他们联名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那个人,他们就集体离开。

禅师见了那份联名上书,备感欣慰,从中可知他们能够明辨是非,但对于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尚不能开悟。于是,便把那些联名上书的弟子叫到跟前,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认为我教得不对,完全可以离开我。不管怎么样,即使你们全离开了我,我也不能让那个行窃的弟子离开,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需要我的教导。”说罢,便回了禅室。

从此以后,那位行窃者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原来他私下里听到了禅师的那番话,十分感动,决心要改过自新,以报师恩。

为人不怕曾经犯过错误,只要知错能改就能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有理由相信,行窃者日后必定会把当日禅师的话当做做人的信条,必定会把它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真爱和真理只有在被不断传递的过程中,才能愈发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