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6187000000074

第74章 郑和:海军元帅,三战三捷

郑和(公元1371~1433年),原名马三保。出身云南咸阳世家,明朝伟大的航海家。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冬,明军进攻云南。10岁的马三保被掳入明营,受宫成为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为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公元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明宣宗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早期经历,荣耀伏笔

郑和的传奇一生,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要更好地了解他,就要追溯到他的祖先,北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他的十世祖——中亚布哈拉的普化力国王,时称“色目人”。曾率000多人和000多匹驼马来中国朝贡,并申请归诚,神宗封他为宁彝侯。他的五世祖——赛典赤赡思丁赶上伟大的忽必烈时代,被封为咸阳王,驻镇滇南。从此,他们成了云南的贵族大姓。虽然变成了地道的中国人,但是依然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因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郑和母亲姓温,非常贤良。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哥哥叫马文铭。郑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

他在幼年时,常在其父膝下听其讲述朝圣麦加途中的种种见闻。父亲跋山涉水的惊险旅程,远方异国他邦的风土人情,给郑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说不尽的新奇事物,道不完的天方夜谭,像磁铁般深深地吸引了他。身受家庭父辈这种冒险精神的熏陶,郑和从小就立下鸿鹄之志,准备将来远航西洋,朝圣麦加。他常常坐而冥思,起而力行,刻苦学习划船、使帆、游泳,还潜心于航海史籍的研读,好像刻意要成为一代航海家、冒险家似的。

正当他小心翼翼地编织着美好前程之梦的时候,命运之神把不幸降到了他的头上。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派手下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统一云南的战争。郑和的父亲不幸蒙难,那时他还不叫郑和,他叫马三保,11岁的马三保成为无数被俘并被立刻阉割的儿童之一。这是艰辛的开始,也是荣耀的伏笔。

“靖难”之战,朱棣赏识

从公元1385年开始,14岁的马三保来到北平的燕王府。燕王朱棣见马三保聪明伶俐,便把马三保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随着明军征战南北,塞外、北平,处处都留下他幼小的足迹。战争,让这个孩子吃尽了苦头,但也让他迅速成长。为了提高身边服务亲随的文化水平,朱棣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马三保很快便成了学识渊博的人。

在他16岁时,受到了当时的燕王即后来的永乐皇帝朱棣的赏识,被选为燕王的贴身侍卫,从此伴王左右。毫无疑问,那时他已是一名出类拔萃的少年,并且从那时开始,他就已是一名武林高手。少年的他十分刻苦,在燕王府日日练刀舞剑,夜夜苦读诗书。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八月,明王朝爆发了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战”中,他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军事才能与日俱增,屡立战功。在“靖难”之初,便立下大功,为朱棣后来的胜利奠定基础。“靖难”刚开始时,燕军颇为孤立,政治、军事和经济都处于下风,势力范围仅限于燕赵的几座孤城(今北京通州、居庸关、河北蓟县、怀来等地),明将李景隆趁朱棣进攻大宁之机,包围北平,结九营于郑村坝(今北京东20里),燕王还师交战,马三保献计,一旦李景隆兵动,以奇兵左右夹击。燕王采纳他的计谋,并令他亲临战阵,三保出生入死,连破李景隆七营,斩首数万级,李景隆不敌,南逃德州,顿时军心大乱,燕军一下获降军数万,战马2万匹,取得了自“靖难”后的首次大捷,从此扭转了整个战局,朱棣对此念念不忘。

由于马三保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内侍中无出其右”,尤其是在帮助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马三保立下大功,更为朱棣所赏识。公元1402年7月,朱棣登基当上了皇帝,马三保被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在经历20多年艰苦卓绝的生活后,他成了地位显赫的大内太监,史称“三保太监”。公元1404年,又被赐姓“郑”,中国历来有“马不入宫殿”的说法,马三保在郑村立下他最大的战功,所以赐姓“郑”;三保出生时父母为祈求真主保佑,世道平和,小孩能平安成长,所以给他取名为和;从此他改名为郑和,原来的名字慢慢被遗忘。在中国古代,赐姓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而宦官被赐姓则是绝无仅有的,可见永乐皇帝是多么倚重与信任郑和。

委于重任,下西洋统帅

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所以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率领船队下西洋。首先,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其次,郑和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郑和下西洋前,其曾出使暹罗(xiān luó:泰国的古称)、日本,有外交活动经验。特别是永乐二年出使日本,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使得日本国主动出兵清剿在中国沿海的倭寇,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第三,郑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曾进行了两次较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增加了航海知识,积累了航海经验,为下西洋远航打下了基础。第四,郑和身份特殊,熟悉伊斯兰教地区习俗。正是由于郑和自身条件和所具备的才能、素质,才为朱棣皇帝所赏识,并委于重任,成为下西洋船队的统帅。

三战三捷,海军元帅

多年的军中生活,历练了郑和的军事才能。他既有谋略家运筹帷幄的才能,又有战将亲自上阵杀敌的本领,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军事才能正是他一生取得各种成就的基础,在航海上也派上极大的用场。在船队,他既是外交正吏,也是兵将首领,航海途中,船队曾经历了三次极其险恶的战役。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水师”在前三度远航大洋期间,曾有过三次著名的海战,最终三战三捷,而且是摧枯拉朽,胜得酣畅淋漓,直至生擒敌方主帅方才作罢。

第一战,大败旧港众海盗,生擒“大佬”陈祖义。

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郑和水师”首度远洋后班师回国,各国使者跟随进京朝见。郑和进献俘获的旧港“海盗大佬”陈祖义。旧港即三佛齐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大明永乐年间曾在此设立大明旧港宣慰司,是为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

祖籍广东潮州的陈祖义,是当时最著名的海盗集团首领,明洪武年间逃至南洋后,盘踞在马六甲从事海盗10余年,集团成员鼎盛时超过万人,战船百艘,雄霸于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过往船只达万艘,还攻打过50多座沿海镇城,比之当今的索马里海盗有过之无不及。朱元璋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此时的陈祖义以旧港为据点,继续组织强大的海盗船队抢劫海上商船。“郑和水师”首次远航班师时,曾派使者前去招抚,陈祖义诈降,暗中却策划拦船抢劫,妄想着劫掠几艘郑和的“宝船”。

郑和虽系太监之身,却仍不失阳刚霸气。一怒之下便率水师合围陈祖义海盗,最终大败旧港众海盗,杀死000余人,烧毁海盗船只10艘,俘获7艘,活捉陈祖义。于是,陈祖义这位“海盗大佬”在京城街市被处死。

第二战,攻破锡兰山城,活捉锡兰国王及妻儿。

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九月,“郑和水师”经过短暂修整后再度远洋,前往印度洋岛国锡兰(今斯里兰卡)。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尔心怀叵测,竟把郑和诱至国中,勒索金银财宝,还派出重兵抢劫郑和船只。

郑和察觉到锡兰城内空虚,便伺机率000精锐之师,出其不意地攻破锡兰山城,一举活捉亚烈苦奈尔及其妻儿老小、官吏随从。继而统帅水师大败回师救援的锡兰军队。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六月,郑和回朝中进献俘获的锡兰国王。明成祖朱棣为显示泱泱大明的气度,下令赦免锡兰国王死罪,放其回国。

第三战,痛击苏干刺水军,俘虏伪王子苏干刺。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十一月,“郑和水师”三下西洋。船队抵达苏门答腊(今印尼苏门答腊岛)时,原先的伪王子苏干刺正策划杀主自立。苏干刺是原苏门答腊国王苏丹罕难阿必镇的儿子,后来苏门答腊国遭到那孤儿国侵略,苏门答腊国王中毒箭而死,王子苏干刺尚年幼,王妃便下令如有勇士能替国王报仇,即嫁其妻。一老渔翁挺身而出,打败那孤儿国,王妃果然嫁给老渔翁,并尊其为老国王。苏干刺成人后,就拉起自己的队伍杀掉了老渔翁国王,然后逃往山中另立山头。

苏干刺怨恨郑和未赏赐自己,竟然率水军拦截“郑和水师”。郑和随即率师迎头痛击、穷追猛打,把苏干刺的水军打得一败涂地,直到活捉苏干刺及妻儿。

永乐十三年郑和带着俘获的苏干刺回国,朱棣下令把苏干刺杀了。

三度远洋,三战三捷。“郑和水师”所向披靡,令人闻风丧胆。之后的四度远洋中,“郑和水师”几乎再无战事。

海内外学术界已取得共识:郑和是世界大航海运动的先驱,是名副其实的“海军元帅”。

和平使命,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腊、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再一个就是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皇帝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与缓和各国之间的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王朝的国际威望。所以从明朝派遣郑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实现和平的使命。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240多艘海船、400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他一共远航了有7次之多。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沿岸。

“点评”

郑和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航海家。他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在群星璀璨的中华英杰中,郑和以先于西方人航海,胜于西方人的航海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其中郑和还代表一种文化精神:一种中国人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价值趋向;一种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决心。郑和这种敬业献身报效国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凝聚着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继承和弘扬,推进人类的文明。李约瑟评价:东方的航海家郑和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