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常用熟语由来
6185200000005

第5章 D

点心

点心,《辞海》释为“饥时略进食物”。“点”者,有少许、装点的意思。

民间传说“点心”成为俗语,始于梁红玉。相传,宋代巾帼英雄梁红玉在黄天荡击鼓退金兵,见士兵日夜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屡建功勋,甚为感动。于是命令各部。属烘制各种民间喜爱的糕饼,送往前线,慰劳士兵,表示点点心意。

从此,“点心”一词就成了人们口头的一句俗语并沿袭至今。这一传说,从点心这种食品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的作用来看,的确含有“心意”。人们在节日里,吉庆时,访亲拜友,常常带些糕点,作为礼赠之物,颇有“点点心意”之味。

然而,传说终究是传说,其实“点心”一词唐已有之。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

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就有此语。按,唐郑惨为江淮留侯,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其弟举瓯已罄,俄而女仆请饭库钥匙,备夫人点心……

至于古代“点心”的种类,宋:孟元老《东京梦梦华录》有详尽记载,共约百余种之多。有插肉面、大卤面、馄饨、胡饼、蒸饼,馒头、酥密食,沙糖冰雪圆子,荔杖膏等等。

洞房

“洞房”一词,古时原指深邃的内堂。陆机《君子有所思行》一诗中,就有这么两句五言诗:“甲第崇高闼,洞房结阿阁。”后以称新婚夫妇的卧室。朱庆余《近试上张藉永部》诗,就有“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鼻姑”之句。

说起“洞房”这句俗语的来历,那还得从秦始皇谈起。

秦始皇建造“阿房宫”,强选天下美女。十分俊美而勇敢的三姑娘被强迫送进阿房官,她不甘心那被奴役蹂躏的黑暗生活,直奔华山,与因焚书坑儒而逃命至此的俊逸书生沈博相遇,逐渐产生了爱情,于是插枝为香,对天盟誓,结为了患难夫妻,他们便以巨石下的洞穴为新居。

后人为了表示对三姑娘的崇敬与怀念,在华山路的沿途修建了不少小寺院,每个寺院主殿都供着三圣母的塑像或神位,这个三圣母就是那不畏强暴、争取自由的三姑娘,一些文人墨客又杜撰了像宝莲灯、劈山救母等美丽多彩的神话和“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诗句,使“洞房”的传说更加优美动人。

这便是“洞房”这句俗语的来历。

东西

我们都有这样的习惯,往往把一切物体统统称为“东西”。

“买东西”已成为人们购买货物的代名词。那么,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只谈买“东西”,不说买“南北”呢?一般认为,这句俗语出自宋朝理学家朱熹与好友盛温如的一段对话:

有一次,朱熹去拜访他的朋友盛温如,正碰着盛温如提着篮子准备上街。

朱熹问道:“你去干什么?”

盛温如答曰:“买东西”。

朱熹逗趣道:“老兄为什么不买‘南北’,而只买‘东西’?”盛温如就按当时通行的“五行”之说回答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金类、木类的,我这个篮子就装得下。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火则是篮子不好装的。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

上述说法,其实是穿凿附会,不足为信。那买“东西”这一常用的口头俗语,究竟源出何处呢?

清朝龚炜在其所著《巢林笔记》中,对这句俗语的来由,作了比较可信的考证。龚炜说:“‘东西’一语,始于东汉。当时,商贾大多集中在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俗语买东西,言买卖者,非东(京)即西(京),沿习日久,遂以东西为货物替身。”即成了货物的代名词。

汉语中的“东西”一词,可以说是古人的一大发明和杰作。因为,“东西”可泛指许多“东西”,说话时,遇上讲不清楚的“东西”,或是不必讲出名字来的“东西”,就用“东西”两字代替,巧妙至极。读者诸君如若不信,可随口一试,定得佳趣。

关于“东西”这一俗语的来由,还有几种说法,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比较起来,还是清朝学者龚炜之说较为确切,故笔者借以引证,余不累赘也。

倒霉

人们形容事情不顺利,常用“倒霉”这一俗语。

“倒霉”的“霉”其实是指霉季,即每年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的时期。这段时期,在地处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地方,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裤鞋帽等容易发霉。对此,人们都有所防范,抢晴天进行翻晒,这样损失往往不大。但是有些年份,气候反常,霉季里并不怎么霉,而霉季过后的十天当中反而霉得厉害,致使许多失去警觉的人们的衣裤帽鞋等物品遭到损失。人们把上述气候反常现象称作“倒做黄霉”。俗语“倒霉”便是“倒做黄霉”这句话的简缩。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倒霉”在《辞海》中亦作“倒楣”。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云,“明季科举甚难,得取者门首竖旗杆一根;不中,则撤去,谓之倒楣。今吴俗讥事不成者谓之倒楣,想即本此。”

东道主

我们听广播,看报纸时,常常听到看到“东道国”“东道主”这类词语,“东道主”是怎么来的呢?-

“东道主”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当时,秦晋联军围攻郑国,情况十分危急。郑国大夫烛之武,奉郑文公之命,连夜被人用绳子从城墙上放下来,去劝说秦穆公撤兵。他对秦穆公说,秦灭郑国于己有害无益,反而使晋国从中得利。如果你放弃攻打郑国,把它当作东方道上的主人(因郑在秦东,所以这样说),以后秦国的使节来来往往,也好有歇脚供饭的地方,这对你是有利而无害的。

秦穆公听后,觉得在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留下少量驻军,将部队撤回了秦国。

现在,“东道主”这一俗语,一般是指请客的主人,也叫“作东”。哪个国家接待外宾或主持什么国际性的会议、活动,则称“东道国”。

应当注意的是,“主人”与“东道主”不能等同看待。“主人”一词多义,一是相对客人说的,反映,主客关系;一是相对仆人(或雇员)说的,反映主仆或主雇关系。我们上面说的“东道主”是前者。为属后者,可以叫“东家”,而不能称“东道主”,否则便会闹出笑话。

大义灭亲

人们常用“大义灭亲”这么一句蕴含褒义的俗语,来赞扬那些为了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其受到法律制裁的人。

这句俗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记叙的一则感人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密谋策划,杀害了卫桓公。石碏十分气愤儿子的这种卑鄙行为,就用计把儿子杀了。《左传》赞为“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还有个类似的故事。战国时期,秦国有个墨家伟人腹黆,他的儿子杀了人,按国家法律规定罪该处死。秦惠王出于同情之心,对腹黆说,先生年纪这么大了,只有这一个儿子,我已下令执法官吏不杀你的儿子了。腹黆义正辞严地回答: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秉公执法是天下之大义,我不能包庇儿子而不执行法律。腹黆没有听从秦惠王的劝说,仍把儿子杀了。

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清官贤士,能做到执法如山,大义灭亲,本能不说是难能可贵。这对于当前那些不但不带头执法,反而袒护乃至包庇犯了法的家属子女、亲朋好友,真是一面镜子!

单一反三

“举一反三”这句俗语,源出《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角落,反,类推。举一隅而不知其他三隅,指不能类推。孙老夫子要求他的门徒对他的儒学能够举一反三,否则,就不教。后以“举一反三”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然而,孔仲尼的这段说教,他却万万没有料到在民间引出了一段令人捧腹的笑话——

从前,有个财主的儿子,乳名“半保”。无论读什么书,都只是一知半解。说的话,写的文章,也常常闹出笑话来。

一次,他见到“遗产”二字,不知是何意思,便去请问先生。先生说:“遗产者,死人的产业、是也”。于是,他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又一次,他见“遗属”二字,不明其意,只好又去请教先生。先生摇头晃脑而哦:“遗属者,死人的眷属是也”。他连忙记在本子上,生怕忘了。

第三次,他见“遗尿”二字,便对同窗学友说,“孔子云举一反三,这个词,我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有个同学逗趣道:“半保是个大学问家,谁人不知,那个不晓,快说出来让我们长长见识。”于是,他学着老学究的口气,瓮声瓮气地回道:“遗尿者,死人的尿是也!”这蠢才蠢就蠢在只知“举一反三”,却不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所以,闹出了笑话,出了大丑。

戴高帽子

自古以来,世俗把喜欢人家当面奉承、拍马的事情,叫做“戴高帽子”。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据清代苏州学者俞樾在其所写的《一笑》中云,有个年轻的京都文土,要到外地去做地方官。离开京城前,他去向自己的老师告别。

老师对学生说:“出外做官,很不容易,千万要当心。”

那年轻文土拱手回道:“请恩师放心,晚生巳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给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意见不合,互相抵赖啊。”

那儒雅夫子一听,面露愠色,很不高兴地训斥门生:

“我们都是谙熟孔孟之道的正人君子,应当用正直的道理对待人,怎么可以如此呢?”

那年轻文士装出一付无可奈何的样子,叹了一声长气,然后说:“唉,天下像恩师老大人这样德高望重,不喜欢别人吹捧的有几个呢?”

那老夫子捋须含笑,点头赞同地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见识的。”

他的门生从老师家告辞出来后,对朋友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子,观在只剩九十九顶了。”

戴绿帽子

旧时称妻子有外遇(情夫)的人为“戴绿头巾”,或称“戴绿帽子”。明代:文学家郎瑛在《七修类稿》中就有如此之说法,“吴人称人妻有淫着为绿头巾。”

绿头巾原为古代的贱服。据唐代封演《封氏见闻记》载:李封为延陵令时,当官吏有罪,不加杖责,令裹绿头巾以羞辱。所戴的日数视其所犯罪恶的轻重而定,日满才能解下来。从此,江浙民间视绿头巾为奇耻大辱。

元明时,明文规定娼妓家男人要戴绿头巾。《元典章》云:“娼妓穿着紫皂衫子,戴角皂儿。娼妓之家长并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明人《杂俎》载:“(娼妓)隶于官者为乐户,又为冰户,国初之制,绿其巾以示辱。”

这便是“戴绿帽子”的由来。

豆蔻年华

近来,人们似乎很喜欢用“豆蔻年华”这么一句比较文雅的俗语,来形容未婚少女。

什么是“豆蔻”呢?它本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亦称白豆蔻、圆豆蔻。未开花时,每个蕊心有两瓣根并,也有人称为含胎花。它初夏开花,花呈淡黄色,中医学上以其种子入药。

豆蔻有两个特点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一是它的花蕊中央,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于是成了爱情的像征;二是它的花蕊重而下垂,花未开时就显得非常丰满,俗称“含胎花”,于是只成了处女的像征。

但是,豆蔻与“豆蔻年华”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豆蔻年华”的出处,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赠别》诗。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诗人“落魄扬州”。期间,写给一位少女的。诗中为“豆蔻年华”规定了明确的年龄,即“十三余”。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十三四岁的少女,正是含苞欲放的年龄。而豆蔻春末开花,“二月初”适值含苞期,用来作比,是十分恰当的。当然,杜牧用豆蔻来比喻他所爱的少女,与前面所说豆蔻本身所具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关联,这也是不言自明的。

得寸进尺

从前有一个人不务正业,把老人留下的一点家产挥霍一空,过着穷困的日子。

一天,遇见吕洞宾,便求其资助。吕洞宾看他可怜,念他贫寒,就用“点石成金”术把石头变成金子付给他。此人高兴极了,跪倒拜谢。以后,每遇到吕洞宾必求资助,不几年,他竟大富起来。

有一天,又遇洞宾,仍求资助,吕洞宾又点石成金,而且比先前更多更厚了。可此人连连拜谢道;“蒙大仙时常资助于我,甚为感激,终生难忘”吕洞宾言道不必客气,劝他把金子带回创家立业,好好干活,此人摇摇头说:“屡让大仙受劳,未免过烦,以后我想不再长此相扰,只求大仙赐一物,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吕洞宾道:“请问你要何物,我尽力而为。”突然,此人上前拉住吕洞宾的手,咔嚓,在手上砍了一刀:“我要你点石成金的这根指头!”

吕洞宾一看,食指被砍去,不禁骂道:“你这丧尽良心、没有人性的东西,竟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然后吕洞宾笑笑,扬长而去。

此人得了吕洞宾的指头,如获至宝,回家乱点起来,满院石头都变成了怪兽,个个张着血口,扑了上去,把这个贪心不足的家伙撕碎吞了下去。

得意洋洋

称心如意谓之得意,因成功而沾沾自喜则谓之“得意洋洋”。这句俗语,出自《史记·管晏列传》——

一次,齐国的宰相晏婴乘马车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意思是说她的丈夫坐在大伞之下,挥鞭策马,神气十足,非常得意。等丈夫回来后,她提出要与他离婚。车夫问为什么?她说:晏婴是齐国的宰相,在各诸侯国中,名声显赫,但他却很谦虚,认为自己不如下面的人。而你是个车夫,却那么骄傲自得,所以,我要离开你。

后来,车夫改掉了骄傲的毛病。晏婴很奇怪,就问他,他将实情相告。晏婴觉得这个车夫勇于改正缺点,便推荐他做了大夫。

后来,人们把“意气扬扬,甚自得也”,缩写成“得意洋洋”,用来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一诗中,就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句,很有得意洋洋的情态。

打草惊蛇

人们常用“打草惊蛇”这一俗语来比喻作事不密,行动不慎,致使对方有所戒备。说起它的由来,还与古代一位贪官有关系呢。

据五代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及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五代时南唐有位名叫王鲁的七品县令,贪赃受贿成性,巧取豪夺了不少钱财。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由于王鲁如此这般,他手下的小官小吏也都暗中受贿,敲榨勒索,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一天,王鲁照例卯时坐堂理事,批阅案卷;突然发现他的“主簿”(县衙中的一个文官)被人联名控告,笔笔罪行有证有据,揭发得清清楚楚。这些事情和王鲁都有关系,心里不由得十分惊恐、紧张。王鲁心想:幸亏这件事落在我的手里,若告到州府或别人手上,岂不坏了事。王鲁越想越害怕,不由自主地在案卷上面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巳惊蛇”。意思是说你们虽然打的是草,可是我这条藏在草里的蛇却已有所警惕了。“打草惊蛇”这一俗语就是出自于此。

这个故事,在宋代学士郑文宝所撰的《南唐近事》里也有类似记载。

为什么说“打草”可以“惊蛇”呢?

原来,蛇的眼睛虽然很大,但它的视力却极差,看不见周围和较远距离的物体,是动物中的“近视眼”。然而,蛇的耳朵却很特殊,它没有外耳,即没有耳壳和耳道。中耳部分只有听骨而没有骨膜,鼓室和耳咽管。所以,听不到空气传导的声波。但蛇的内耳却比较发达,对地面传导的振动极为敏感,能够把地面传导的振动通过听骨直接传入内耳。假如你在蛇身边引颈高歌,蛇是不会有任何反应的,但当你轻轻地把脚步一挪动,脚步声通过地面传导到它的内耳,那蛇便会因受惊而逃之天天。

王鲁虽是贪官污吏,但还是懂得科学知识的,否则他如何不批成“汝虽打草,吾巳惊鼠”或惊兔,惊虎,惊羊。

打草惊蛇

人们常用“打草惊蛇”这一俗语来比喻作事不密,行动不慎,致使对方有所戒备。说起它的由来,还与古代一位贪官有关系呢。

据五代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及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五代时南唐有位名叫王鲁的七品县令,贪赃受贿成性,巧取豪夺了不少钱财。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由于王鲁如此这般,他手下的小官小吏也都暗中受贿,敲榨勒索,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一天,王鲁照例卯时坐堂理事,批阅案卷;突然发现他的“主簿”(县衙中的一个文官)被人联名控告,笔笔罪行有证有据,揭发得清清楚楚。这些事情和王鲁都有关系,心里不由得十分惊恐、紧张。王鲁心想:幸亏这件事落在我的手里,若告到州府或别人手上,岂不坏了事。王鲁越想越害怕,不由自主地在案卷上面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巳惊蛇”。意思是说你们虽然打的是草,可是我这条藏在草里的蛇却已有所警惕了。“打草惊蛇”这一俗语就是出自于此。

这个故事,在宋代学士郑文宝所撰的《南唐近事》里也有类似记载。

为什么说“打草”可以“惊蛇”呢?

原来,蛇的眼睛虽然很大,但它的视力却极差,看不见周围和较远距离的物体,是动物中的“近视眼”。然而,蛇的耳朵却很特殊,它没有外耳,即没有耳壳和耳道。中耳部分只有听骨而没有骨膜,鼓室和耳咽管。所以,听不到空气传导的声波。但蛇的内耳却比较发达,对地面传导的振动极为敏感,能够把地面传导的振动通过听骨直接传入内耳。假如你在蛇身边引颈高歌,蛇是不会有任何反应的,但当你轻轻地把脚步一挪动,脚步声通过地面传导到它的内耳,那蛇便会因受惊而逃之天天。

王鲁虽是贪官污吏,但还是懂得科学知识的,否则他如何不批成“汝虽打草,吾巳惊鼠”或惊兔,惊虎,惊羊。

当机立断

事情到了紧要关头,就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这便是俗语“当机立断”的含义。

它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

蜀将孟达降魏之后,深受魏文帝曹丕的信任。司马懿认为孟达擅于投机取巧,不可重用,但曹丕不听,反封孟达为平阳亭侯,任命他为新城太守。曹丕死后,孟达感到自己被人冷淡,便与吴、蜀暗中联系,企图进兵中原。

蜀相诸葛亮讨厌孟达反复无常,又担心他成为祸患,想促使他早点起事。诸葛亮打听到孟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矛盾,便派一个名叫郭模的诈降魏国,把孟达与蜀国暗中联系的情况告诉申仪。申仪立即将此事报告了司马懿。

当时司马懿在宛城掌管军事,他得到这一重要情报后心想:“宛城离洛阳有八百里,如果申奏朝廷再等圣旨降下,往返要一个月,事情就不可收拾了。”于是,他一方面写信派人飞速告诉孟达指出这是诸葛亮的离间计,一方面立即率领兵马,下令一天要走两天的路,向新城进发。

孟达接到司马懿的信后有些犹豫。他认为宛城距新城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即使确认自己要谋反,也要先申报朝廷后再发兵,这样起码要一个多月,于是放松了戒备。他做梦也未料到,司马懿八天就兵临城下。孟达终于兵败被杀。由于司马懿的当机立断,使当时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魏国的变化。

大路不平,旁人铲修

从前,有一个叫大路的人,家里很贫困。小时候,他父亲给东家干活儿累死了,就靠勤劳贤惠的妈妈抚养他。他妈总想“养子成龙”,凭着一双勤劳的手纺纱绩麻,苦心抚养大路读书。

大路读书也很用功夫,长大后中了状元。有了高官厚禄,就忘恩负义,不认自己的苦妈妈了。这时他妈已老而无为,维持不了自己的生活,就去找自己的儿子。

好容易到了京城,落在一个名叫“成平”的客栈里,她问:“这里有没有大路?”客店主人回答:“你这个贫婆怎能见到大路呢?”

贫婆无奈,就到庙里去行香,叫菩萨保佑她母子见面。

正在这时,大路坐起轿子路过庙门,有人告诉贫婆说:“这项轿子里,坐的就是你的儿子。”贫婆一听大喜,就抓着轿子喊:“大路,我的儿子呀!”大路听了,出轿大骂:“哪来的这个邪神无道的东西,把我状元公喊为儿子,给我打!”轿夫们也不明真像,就把贫婆打得昏迷过去了。她苏醒以后,只得在街上讨饭过活。

大路回到宫里,他怕贫婆继续纠缠,就在街上贴出一个招子,上面写道:“不知是从何处来了一个邪神无道的穷婆,竟敢给我状元公称妈,谁能买她,赏五十两银子。”

这时,一个叫铲修的穷孩子,没有半个亲人,成天靠打柴维持生活。在街上看到这个招子,心想:“我要是有个妈在家里,不说替我泡茶煮饭,就是瞧个屋,我回家有人说句亲热话是多好啊!”想着想着就把招子揭了。铲修就把贫婆弄到家里奉养起来。

他们的日子也过得很好。家里越来越兴旺。

有一天。铲修又上街卖柴,看见皇上贴了一个招子,写着:“谁有千年如意针,给皇帝的女儿打好以后,招他为驸马公。”原来是皇帝的女儿得了重病,医官诊断,除打千年如意针以外,再无别的妙方。所以贴出了这个招子。

铲修回到家里问妈妈:“您有没有千年如意针?”接着把那个招子的前因后果告诉给母亲听了。这时贫婆突然想起了当年做姑娘时,给祖母补的一件棉袄上有个针未取。马上就从衣箱里取出那件陈古八十年的破棉袄,细心的一瞧,就把针找到了。铲修立即带针上京,果然给皇帝的女儿把病治好了。

大路知道铲修招为驸马公的来拢去脉,心里很不服。就写下状词去告铲修,皇爷把铲修传去,同大路升堂。大路说那根千年如意针是铲修从他妈哪儿偷去的,说铲修不是贫婆的儿子。铲修认为自己同大路争论,得不出名堂来,就把大路卖妈的那个招子交给提爷,然后说:“敬铲修。”这旁人找谁?皇爷命手下之人,把贫婆带上堂招供。

贫婆上堂,陪同铲修一边,冷眼望着大路。就把大路从小读书,自己奔京找大路,大路下轿命轿夫打自己,大路卖妈,铲修买妈和千年如意针等经过一五一十的说给皇爷。还说:“大路是我亲生的,他不是我的儿子;我没有生铲修,他却像我的亲生儿子。”大路还是继续争辩,说轿夫打贫婆是假。皇爷急速传令,叫大路的轿夫这些旁人上堂招供。轿夫们一上堂,皇爷更是威严森森地说:“贱奴们曾在宙前打过这个贫婆没有?说实话,皇爷赦你们无罪?”轿夫们双膝跪在堂前,只好老老实实地招供:“状元公今我们打这个贫婆是真。”

皇爷拍案道:“不忠不孝乏大路吐世不平,旁人为积功积德的铲修悦得一清二白。”说罢就命大路脱下衣冠,喝令把大路拖出刑场处以重刑。

从此,“大路不平,旁人铲修”就成了民间的一句俗话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