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6184300000002

第2章 四举于礼部乃一得

唐朝的官吏来源,大体上有三条路:一是科考。即通过进士、明经等科的考试,选拔人才;二是门荫。即依靠祖上的功勋循例做官,就是不须通过考试直接做官;三是征召。一些社会名流或有突出才能者,经有权势的大官向朝廷推荐,由皇帝降诏书请出做官。韩愈既未出身于豪门,不可能享有“门荫”的优惠,也不是朝廷征召的对象。他要步入仕途,必须靠自己努力,走科举之路。在韩会去世之后,品格贤良而又意志坚定的大嫂郑氏,教育韩愈不辍学业,并按照韩氏奉儒守官的家风,把韩愈送上“学而优则仕”的人生道路;而韩愈自己也颇知自励,刻苦攻读;加上当时家庭经济拮据,解决个人和家族的生计问题已迫在眉睫,也大大增加了韩愈入仕的紧迫感。于是,在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十九岁的韩愈即只身奔赴长安,开始了他为期十年的求仕生涯。

“少小好奇伟”的韩愈,看不起那些胸无大志的凡夫俗子。他立志“事业窥皋(皋陶)稷(后稷),文章灭曹(植)谢(灵运)。”(《县斋有怀》)他对自己的学问和才干十分自负,正像他后来在《复志赋》中所说:“忽忘身之不肖兮,谓青紫其可识。”就是说,此去京城,只要自己弯腰,随便拣个官做是不在话下的。韩愈怀揣着俯拾青紫的美梦,踌躇满志,去到长安,然而,求仕之途却和他的预期大相径庭。

韩愈到京后没有马上参加考试,而是先对进士考试的程式、命题方法,以及考中者的范文,都进行了摸底式的调查研究,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像那些考中者所写的文章,自以为可“无学而能”,即用不着学就能写成那样,信心十足。于是就“谐州县求举”。贞元三年,韩愈顺利地通过了河内县和河南府的两级甄选,获得了乡贡的资格。办好手续后,即入长安应礼部的进士考试,结果是榜上无名。接着又于贞元四年、五年连考两次,依旧名落孙山。科场连遭挫败,对韩愈不能不说是沉重的打击。加上经济方面的压力,着实使他燥虑不安,但他并未丧气,他决定先回宣城探视家人,途中曾干谒过浑瑊、贾耽等当代名公。回宣城后与嫂夫人和侄辈们共同生活了一年,使精神放松,情绪安静下来,同时他继续努力读书,揣摩举业,准备再次应试。

贞元七年(791),韩愈入京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唐代科举考试,规定是用骈体文,又称时文,而韩愈对这种浮华空泛的骈体文十分反感,坚持写秦汉式的古文,自然难合主考官的胃口,所以科场三连败也在情理之中。而贞元七年“知贡举”的是兵部侍郎陆贽。陆贽是唐德宗时的名相,尤长于写文章。他的文章虽属骈体,但有很大的改进。他将古文的笔法融入骈文之中,骈散相间,既有骈文的整饬,又有古文的疏散,是当时真正的文章巨子。辅佐陆贽主持考试的,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古文家梁肃和王础。而梁肃和韩会是多年的文字之交,又向来赏识韩愈,梁肃向陆贽举荐韩愈的文章自然不在话下。韩愈虽屡困科场,但因文章写得好而名气渐大,再加上郑余庆、马燧、浑瑊等名人的延誉,韩愈终于顺利通过考试,进士及第。

韩愈四次参考,终于及第,自是可喜可贺。同榜考中者23人,多有像李观、李绛、崔群、王涯、欧阳詹这样的天下名士,发榜之日,时人号称为“龙虎榜”,而这些人中后来有多人出任宰相和朝廷重臣。

唐代有个流行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明经”是靠背经书的,如果三十还未考中,年纪一大,记忆力差,就更难考中了。而进士科是考诗文的,靠积累,且竞争远比明经科激烈,所以五十岁能考中,还应是算年轻的。韩愈虽然四次考试才考中,但年方二十五岁,还应算是少年得志。

但是,按照唐代的规矩,考中进士只是取得了当官的资格(唐人称为“出身”),并非每名进士都可立即入仕。如想早当官吃皇粮,就必须参加吏部(相当于干部部)的博学鸿词科考试,唐人谓之“释褐”,意思是可以脱下平民的粗麻布衣服换上官服了。为了尽早入仕,韩愈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吏部考试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