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常认为自己不擅应酬,意思是不愿意或不太懂应对之辞,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大喜欢交朋友。比如说,你今天到一个新的单位工作,不免要和周围的同事们作个自我介绍,简单地说,“我叫x x,请多指教。”但你更好是说:“我是今天刚来上班的x x,在会计室管出纳,以后请多指教。”因为说明你来干什么工作很重要。不过,如果你说:“我是某大学会计系毕业,曾在某单位当过会计主任……”这样就变成过分了。凡是良好的应酬,都应避免自大或太多的解释。例如,你今早上班迟到了,于是你向领导解释迟到的原因,你说:“今早中山北路发生车祸,汽车被阻塞,我只好半途下车去找出租车,但出租车都被别人拦走,等了好久才找到一部……”车祸、阻塞、出租车都是原因,而迟到却是结果,你的上司一定不耐烦听这些解释。下面有两个答案,你看哪一个比较好吧。
①今天乘公共汽车出了毛病,所以迟到了,非常对不起。
②今天迟到了,非常对不起,因为公共汽车半途出了毛病。
上面两句说明,原因与结果互相倒置,听起来一样令人舒服,但大多数场合,原因与结果哪一个排在前面,关系极大。利用迟到作为你的应酬技术的试金石,成功还是失败,很快就见分晓。
应酬不是愚弄,不是欺骗,它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和高尚的艺术。
有人认为应酬是诚意对诚意的问题,和技术无关。这种见解不一定全对,因为即使你有诚意,怎样才能把诚意传达给对方呢?这确实需要技术了。
比如,领导把部下叫来说:“请你今天把这些工作干完,好吗?”部下望着那小山般的公文,摇摇头说:“这么多,叫我怎能干完?”
这样的回答,真是太不合格了。公文虽然堆积如山,也可能很快可以办完,或者你还有办不妥的理由,不过当你说“今天无论如何也干不完”时,假如上司说:“什么?连这点小事也办不好,要我办给你看看吗?”到这种地步,彼此就都很难收场了。
自然,作为一个上司,用上面的话去驳斥部下,也是不合适的,因为他大可改为“你试试看,好吗?”
在下属的一方,如果答复时改为“好的,我尽量办着看看”时,情形便不同。因为你只是“尽量”而不是“保证”,实际你还没有干过,也没有理由肯定答复。你可以设法快去做,到下班时还干不完,便可汇报“还没干完”,这时上司看到,也就不以为然了。因为上司的自尊心被维护了,你所得到的无非是两种回答:①确实太多了,明天再干吧。②我叫X x来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