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6173600000115

第115章 五

五十岁的李白似乎对功名看淡了很多,离开长安城的这几年,他漫游东鲁,寻仙问道,把心思都花在了当道士上。和他的游侠梦一样,从少年时代开始,求道的梦想就根植在心灵深处,记得那时,李白出蜀漫游不久,就遇到了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称赞李白“仙风道骨”,并把他列为“仙宗十友”,与知名人士贺知章齐名,这使得他大喜过望,一度想要归入道门,追求缥缈境界。

李白的血液中本就含有逍遥飘然的基因,加上仕途的坎坷,他愈发失落了曾经的激情,终于,在天宝三年,他归入道门,成为上清派的一位弟子。

当寻仙求道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时,李白又开始了自己丰富的漫游经历,只是,不同于青春年少时的激情浪漫,如今的他,行走于大江山川和清凉道观,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心灵上的宁静。

从东鲁乘舟,泛游至吴越,一路上,穿越那峻峭的峰峦,飘然的身影在水波中荡漾。看呐,那高耸入云的天姥山像横卧天际,压倒五岳,在旭日初升的云霞中,或明或暗,叠影层层,好像是东海上的蓬莱仙境,烟涛浩渺,恍惚间,天上的神仙降临,以彩虹为衣,以风作马,洞天中开,纷纷飘然而至。啊,这究竟是幻觉,还是真实?这究竟是人间,还是天界?明月清辉,似乎一夜之间,我的身影就飞渡了吴越,穿着谢灵运的木屐,登上了青天云梯……啊,看我骑着白鹿行走在那青崖,在这似梦似幻的山水中,沉醉不归,是何等的惬意啊!这世间,唯有那名山大川才是我心所属,至于尘世的权贵们,让他们都远离吧,不要再来烦扰我了!

李白又一次喷发出胸中豪情,此时的他,已经乘舟渡过了吴越,为的是前往石门山,和昔日的好友兼道友元丹丘一同隐居,避开尘世的喧嚣。

元丹丘与李白少年交好,其超然的心态一直为李白所崇仰,最重要的是,两人性格相仿,都纵情诗酒,寄兴山川,孤高自赏。所以,在李白的生命中,这个朋友是他结识时间最长、最有共同语言的人。

算算日子,两人已经有三四年没见了。当李白在石门山脚下再次见到元丹丘时,他们击掌而庆。很久没有再回到这样清净的世界啦,多少年来,李白都奔波在长安的府院宫殿里,求名入仕,一颗心灵被尘俗的瘴气所遮蔽。当他再次回到这清凉世界中时,仿佛如人生一场梦,又仿佛是另一个轮回。

这真的是梦么?

元丹丘迈着飘逸的步伐,如同仙人一般:“太白兄,你我多年不见,我的仙道又进展了许多,你却沦落于俗尘不少。”

李白苦笑,羡慕地望着元丹丘:“我李白又想学道,又想求功名,到最后,终一事无成。唉,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哈哈哈,”元丹丘笑道,“太白兄,你的诗句越发进步了,几年不见,你飘逸的文风都已传遍了大江南北。”

两人穿过片片竹林,踏过潺潺溪水,伴随着牧童遥远的笛声,走进了元丹丘的草庐。

美酒飘香。

二人把酒言欢,痛饮着陈年佳酿,爽快之极。

诗人的兴致随着酒劲来了,不免又要大发感慨:“丹丘兄,你看呐,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倾倒下来,滔滔不绝,奔流到海却再也不回来;那高堂明镜里满头白发的我啊,曾经是多么意气风发,转眼间却苍老成了今天这样。”

“太白兄,今天你我相聚,应痛饮庆祝才是!来来来,人生在世,重要的是享尽欢乐,可不要让装满美酒的金樽空对着月亮哟。”元丹丘劝慰道。

诗人连连点头:“对对,丹丘说得有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两人连干三杯,大叫快哉。

来来来,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我为你高唱一曲,你可要认真聆听。钟鼓馔玉不足贵,我只愿长醉不再醒来,古往今来的圣贤都那么寂寞啊,只有饮酒才能彻底忘掉哀愁。来来来!丹丘生,用我的五花马、千金裘去换美酒,咱们继续喝,今天一定要喝个天翻地覆,忘掉那万古的忧愁……

“太白兄,你喝醉了。”丹丘生看着醉倒的李白,那副潦倒而又狂放的姿态。

太白兄,你哪里还有五花马和千金裘呢?元丹丘笑道。

太白兄,你若真有五花马、千金裘,难道还舍得这荣华富贵吗?

太白兄,你不过是在用酒麻醉自己。你并无意成仙,只是社会让你寂寞罢了,那不是洒脱,而是无奈。

此时此刻,唯有元丹丘能理解李白心中的苦闷,唯有元丹丘陪着李白一醉方休。仙风道骨的丹丘生,将李白迎回这个清净世界,他希望,李白能清醒过来,退却身体里那股沸腾的血液,变成宁静幽静的细流。

没有人知道,淡然从容的元丹丘,才是激情狂傲的李白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元丹丘扶着大醉的李白,步履蹒跚地回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