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回家”前须做好检查
新生儿要回家了,父母应该从头到脚为他们做一个全身检查:如头部有没有肿包,全身是否有畸形,四肢是否均能活动。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出现感染,最常见的就是脓疱病,即小米粒至绿豆大小的疱疹,中间有透明液体或脓液。如果面颊、四肢或躯干皮肤发硬,伴有全身发凉、体温不升,须及时报告医生。
新生儿出生后2~3日出现黄疸,约1周可退净,这是正常情况。如果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者黄疸持续2周还未消退均属不正常情况,应当找医生诊治。观察黄疸时应用手将皮肤轻轻按压,看皮肤是否发黄。另外,还应观察尿和眼泪是否发黄或染尿布、毛巾,注意大便是否发白(呈白墙土色),有上述情况均提示新生儿已出现黄疸。
新生儿呼吸较表浅,快而微不规则,每分钟40~44次,如果呼吸明显不规则,次数明显加快或伴有口周、鼻根部发青,鼻翼翕动等均提示有重要疾病。
新生儿出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黑绿色胎粪,3~4日后慢慢排正常粪便,如果出生后24小时不排便或者3~4日后突然排泄膏药样黑便、鲜血便或稀水样便提示可能有消化道畸形、出血或肠道感染,应及时就医。
新生儿出生后约6小时排尿,也有迟到第二天排尿的,但若24小时内未排尿应引起注意。如果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较多,伴有吃奶不好或有水肿应及时就医。
新生儿虽然睡眠时间多于清醒时间,但喂奶前一般清醒哭闹,吃奶较好。如果整日昏睡不醒,吃奶减少或拒食均为不正常表现。
2.新生儿保健的要点
新生儿由环境恒定的子宫来到外界,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做好新生儿的保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有利于新生儿适应新的环境,还利于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父母可以按照以下几个要点进行新生儿保健。
(1)保暖:新生儿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大,容易散热,并且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如果太热,水分蒸发过度,易引起“脱水热”;如果过冷,可引起“硬肿症”。因此,父母要经常摸摸新生儿手脚温度,及时增减衣被,使新生儿体温处于正常范围内。
(2)喂养:新生儿消化功能差,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最好坚持母乳喂养。
(3)预防感染:新生儿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因此,父母在护理新生儿前最好用肥皂洗干净手,还有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望等。
(4)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要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勤洗澡、勤换衣,尿布湿了要及时更换,每次大小便后要清洗干净。
(5)环境卫生:新生儿所在房间要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整洁干净。
3.细心观察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由于新生儿发育尚未成熟,生理功能也不健全,所以应该特别注意观察以下问题:
(1)体温:由于新生儿的中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能力差,所以要随时注意体温的变化,并随气温的变化来增减衣服。
(2)皮肤:出生3~4日后,新生儿的全身皮肤开始变黄,这是生理性黄疸,一般维持1周左右。如果维持时间过长,应及时处理。另外,如果面部及其他部位的皮肤出现苍白、青紫也属异常现象,也应给予处理。
(3)脐带:新生儿脐带一般5~7日脱落。脐带脱落后伤口要保持干净,包扎不宜太紧,并注意不让大小便污染。如果脐带脱落后,局部出现红肿、渗出,或渗出物有气味,都应及时治疗。
(4)精神:新生儿除吃奶外,一天几乎都在睡眠。如果新生儿出现烦躁、抽搐、瘫痪、呻吟、哭闹不休、双目紧闭等现象,属于一种病理表现,应及时治疗。
(5)啼哭:新生儿哭声洪亮,有节奏感,这是正常的。如果哭声短促无力,或啼哭不停,或根本不啼哭,都是不正常的。
(6)大小便: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出黑色或墨绿色的胎粪,喂奶之后,约3天大便颜色逐渐变成黄色。如果出生后1日内无大小便排出或3日后仍有黑便,说明不正常,需请医生治疗。有时在黄色大便中混有白色的小块,属正常现象。如果大便有性状、颜色、次数等方面的变化,可能是喂养不当造成的,也可能是消化系统或有其他疾病所致,需及时处理。
新生儿出生后约6小时排尿,也有迟到第2天排尿的,但若24小时内未排尿应引起注意。
4.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
新生儿身体的变化很多,许多看似异常的现象其实是十分正常的,所以父母要细心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
(1)体重下降:出生后新生儿体重可逐渐下降6%~9%。这是由于新生儿进食和喝水少,肺和皮肤不显性失水及大小便排出所引起的,10日之后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2)头形异常: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像肿起一个包似的,这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头在产道内受压引起的。有的新生儿出生后头部出现柔软的肿块,而且逐渐肿大,这是分娩时受压而引起的头皮血肿,只要局部不感染,出生后6~10周可消失。
(3)尿色红: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尿。如果看到尿布被染成砖红色时,父母不必担心,这是尿中的尿酸盐引起的,过几天会自然消失。
(4)大便色黑:新生儿的第一次大便叫胎粪,出生后24小时内可排出黏稠的黑绿色的无臭大便。这是由消化道分泌物、咽下的羊水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的,3日之后即可转为正常。
(5)皮肤:有的新生儿皮肤会出现粉红色的斑块,这是由于皮肤柔嫩,受外界刺激而充血引起的,1~2日后可消退;出生2~3日时,新生儿的面部、胸部、背部等处皮肤可出现轻度黄色现象,叫生理性黄疸,一般1~2周消失。
5.新生儿生病的征兆
新生儿各个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力差,容易患病,因此,父母应细心观察新生儿的变化,了解新生儿的生病征兆,从而得到及时的诊治。
(1)精神差,对外界反应差,整天昏睡;或表现为睡眠不安,易惊醒,烦躁。
(2)吃奶差,甚至不吃奶,或出现呕吐。
(3)哭声异常,哭声低弱,有时像小猫叫,病情严重时,甚至不哭。
(4)呼吸急促,咳嗽,鼻翼翕动、口周发绀。
(5)发热。
6.新生儿容易患的疾病
新生儿各部分的器官功能还比较差,容易患一些疾病。
(1)新生儿窒息:由于分娩过程中产程过长,引起严重缺氧,新生儿出生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有不规则、间歇性、表浅的微弱呼吸,若心率每分钟超过160次或低于100次均为缺氧征象。轻者一般经清除呼吸道异物、拍打屁股、弹脚心,呼吸可很快恢复。严重者可致脑细胞坏死或于24小时内死亡。
(2)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的皮肤娇嫩,防御功能低下,创伤或感染时细菌容易经血管进入血流,发展成败血症。新生儿血脑屏障机制差,得了败血症后细菌容易进入脑部,发展为脑膜炎、脑脓肿。
(3)新生儿脐炎: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前,要保持创伤面的清洁,否则细菌入侵,导致脐炎。
(4)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患肺炎时很少咳嗽,仅表现为一般状况差,反应低下,口吐白沫,烦躁,哭声无力,不吃奶,体温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青等。
(5)新生儿胃肠疾病:新生儿的胃肠道屏障机制差,肠道内的细菌容易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尤其是牛奶喂养的新生儿。
(6)新生儿溶血症:通常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表现为黄疸、贫血、水肿、肝脾大等。血型不合常见于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型或B型。
7.应送新生儿到医院诊治的情况
父母对新生儿的观察要时时刻刻,仔仔细细,当新生儿出现了下面的某一种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1)体温超过38℃或低于36℃。
(2)不吃奶、不哭或少哭、哭声低弱、哭时面色青紫或苍白。
(3)排便异常,包括腹泻、便秘(3日不排大便)、排血便、少尿或无尿等。
(4)频繁地溢奶或吐奶。
(5)黄疸出现过早、消退延迟或消退后又重新出现。
(6)呼吸过深、过促、面色发灰、口吐白沫或咳嗽。
(7)口腔中出现白色片状物,伴有吃奶困难。
(8)皮肤出现皮疹或皮肤发硬。
(9)新生儿的一些异常动作非常细微,父母要细心观察,如新生儿出现憋气、四肢抖动、口角抽动或阵发性眨眼、全身强直等现象,应考虑抽搐。
(10)脐部红肿、分泌物过多。
(11)臀部皮肤发红、起疹或出现脱皮现象。
(12)肢体肿胀、活动受限或触到身体某一部位时,新生儿会剧烈哭闹。
8.新生儿体温低的处理方法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自身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较薄,容易散失热量,如果外界环境温度过低,且持续时间太长,新生儿很容易出现体温不升的情况,从而影响代谢及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新生儿硬肿、出血等一系列病症,危及生命。所以,当新生儿体温不升时,父母要及时给予适当的保暖。
(1)调整室温:注意环境温度。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新生儿居室温度一般应维持在18℃~22℃。
(2)调整包被:新生儿的衣服、包被最好选用新棉花和柔软舒适的棉布制作,以保证良好的保暖性。父母在为新生儿穿着或包裹前可以先在暖气或炉火上预暖一会儿,可以增强保暖性。注意,包裹得不要太紧,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四肢活动,不但不利于产热,反而会加快散热。
(3)包被外热水袋保暖:父母要经常摸一摸新生儿的四肢,如果发现手脚冰凉,表明保暖不够,可以增加棉被或使用热水袋保暖。但应特别注意水袋内水温最好在40℃~60℃,热水袋的塞子一定要拧紧。同时,最好将热水袋放置在包被之外,不要直接贴于皮肤,防止烫伤。
(4)抱在大人怀里:保暖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将新生儿抱在怀里,以自己的体温为新生儿保暖。
如果在采取了一定措施后,新生儿的体温仍很低,父母应立即送医院诊治,因为新生儿低体温一般提示病情严重。
9.给新生儿测量体温需注意的问题
(1)尽量让新生儿保持安静,不要在哭闹的时候测量。
(2)新生儿在刚吃完奶后体温较高,所以给新生儿测量体温时应避开这个时段。
(3)不要在刚给新生儿洗完澡后测量体温,因为刚洗完澡后体温较低。
(4)如果新生儿的体温高于37.5℃时,父母应先观察是否给他们穿得过多,一般给新生儿穿衣的原则是: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就可以了,不必穿得太多。如果新生儿穿得不多,但体温高于38℃则可能是发热了。
10.新生儿发热不一定是生病
(1)新生儿发热不一定全是生病:如果新生儿的体温偏高一些,在37.5℃~38℃,但是吃奶有力,大、小便正常,这时父母不要担心着急。专家指出,新生儿发热不一定就是生病了。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成熟,调节体温的功能比较差,汗腺发育不完善,产热和散热易失去平衡,所以体温不恒定,容易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理性发热。如环境温度过高,超过体温调节限度,就会出现体温升高;在哭闹、吸吮时体温可略升高;包裹过多时容易体温升高。这时候可以降低环境温度,松解衣被,同时注意补充水分,一般情况下体温即可下降。
(2)新生儿疾病性发热:研究表明,正常人的体温昼夜变化幅度最高可达1.3℃,每天6:00与16:00的体温上限分别为37.3℃与37.5℃。由此可见,并不是体温一超过37℃就是发热,也不能随意诊断高热或发热待查,从而去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那么,怎样确定新生儿发热了呢?
我们以腋下测温法为例,新生儿的腋下温度超过37℃,且昼夜波动超过1℃时即为发热。体温38℃以下为低度发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度发热,超过41℃者为超高热。如果发热症状持续2周以上,并且体温在38.5℃以上,经过比较全面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能确诊时,称为“原因待查热”或“不明原因热”。
11.温水擦浴是新生儿最佳降温法
新生儿发热时,医生一般不主张用药物退热,因为退热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毛细血管脆性,延长出血时间等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血液、消化、泌尿系统都有一定损害。所以,新生儿发热的最好处理方法是物理降温,但是忌用酒精或冷水擦浴,以防体温骤降,发生抽搐。而温水擦浴是一种最佳的降温方法。
首先,解开包被,使新生儿的头颈、四肢暴露,只用小毛巾被包裹躯干就可以了。然后用温水擦浴。因为新生儿头部皮肤占全身皮肤的20.8%,消耗热能为全身总热能的50%,头部散热为全身总散热能的40%。所以温水擦浴部位应以头颈部为主,以腋下、腹股沟及四肢辅助退热最为理想。水温一般为33℃~35℃,与体温大致相当,将两条棉毛巾放在水盆里,然后拧干,擦时不可用力过大,动作要轻柔,以皮肤微红为度。降温时还要注意保暖,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切忌过度降温造成体温不升。
12.新生儿冻伤的防治
新生儿冻伤又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受冷后导致一系列症状。本病易发生于早产儿或体弱儿,多发生在冬、早春寒冷季节。
(1)原因: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且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大,容易散热;外界环境温度低,保暖不当,更使新生儿的热能流失增加;新生儿严重感染、早产、颅内出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时,也易发生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
(2)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嗜睡、皮肤温度较低,一般低于35℃,吮乳差或拒乳、哭声弱;然后开始在足背、大腿、阴阜、上肢、眼睑等处出现水肿,活动受限;脸颊、手足、皮肤潮红,而其他部位皮肤苍白。病区指压凹陷,消退较慢,以四肢较为明显。病情加重时可发生硬肿和多器官损害体征。
(3)治疗:加强保暖,防止受寒。在医院,可将新生儿置于适中温度的暖箱中,一般经6~12小时即可恢复正常体温;如果在家中可用热水袋或抱在大人怀中来保暖。另外,还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要防止继发感染。
(4)预防
①加强新生儿的保暖护理,尤其是寒冷季节出生的早产儿和体弱儿。保持产房环境温度不低于24℃,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擦干羊水,用温热包被包裹。
②早产儿或体弱儿可以直接放置保暖箱保暖。
③新生儿的居室保持适宜的温度,并加强母乳喂养,及时补充热能。
13.新生儿捂热综合征的防治
新生儿捂热综合征又称闷热综合征、捂被综合征、蒙被综合征,一般发生在寒冷季节,由于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是儿科的一种急症,必须紧急救治。
(1)捂热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捂热较长时间后,患儿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1℃~43℃,全身大汗淋漓,甚至湿透衣被,头部散发大量热蒸气,面色先红后白、哭声低弱,拒绝吃奶等。高热大汗使水分大量丢失会出现脱水状态,患儿烦躁不安、口干、尿少、前囟及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如果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频繁呕吐、尖叫、反应迟钝、眼睛凝视、反复抽搐或昏迷。如果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规则或呼吸暂停,并可见口周围和四肢发绀。如果心肌受累,有效回心血量减少,引起心肌损害会出现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容易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后遗症也较多,其中以继发性癫疒间最常见,其次还有脑性瘫痪、失明、失语、智能低下等。
(2)新生儿捂热综合征的原因:新生儿捂热综合征一般发生在寒冷季节。由于天气寒冷,父母怕新生儿睡觉被冻着,衣服、被褥一层又一层地紧裹;或同盖一条被时,母亲熟睡后新生儿的头面部全被置于被子底下,口鼻亦被捂盖;外出时把新生儿包裹起来,且包裹得过紧、过严、过厚。以上各种情况如果持续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新生儿捂热综合征。
可见,新生儿捂热综合征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并且其后果严重,父母一定要足够重视,给新生儿保暖时要适度,注意空气流通,千万别把他们“捂”出病来。
(3)新生儿捂热综合征的治疗
①及时去除根源。父母应该首先除去捂热的原因,撤离高温的环境,让新生儿尽快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并尽快送到医院救治。
②及时降温。新生儿体温很高,要迅速降温。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如用温水擦浴等。
③及时给氧。给氧可以提高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氧含量,改善机体缺氧症状和呼吸状态。如有脑水肿出现,应该采取高压氧治疗。
④液体疗法。由于患儿高热大汗后使水液大量丢失,会引起脱水和酸中毒,因此必须积极补充水分,纠正酸中毒。应采用静脉补液,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
⑤对抽搐的患儿要应用抗惊厥药。
⑥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能量合剂和维生素C等药物,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同时要注意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并保证营养的供给。
(4)防止新生儿捂热综合征:新生儿捂热综合征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①不要给新生儿盖太多太厚的被子,更不能蒙被睡觉。
②外出时,包裹不要过紧过严,要露出点缝隙,使新生儿有接触新鲜空气的机会。
③母亲不要紧拥新生儿,也不要边喂奶边睡觉。
④新生儿与母亲同睡一床时,应避免与母亲同被。
⑤新生儿伤风感冒千万不要捂汗,尤其不可蒙头捂汗。
总之,该病的关键就是缺氧,所以父母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新生儿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14.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测方法,对一些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检,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征象时就做出早期诊断,进行有效治疗,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系统服务。
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检查出多种遗传疾病,我国目前法定的筛查病种有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听力障碍。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使患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成为健康的社会人,这对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主要有以下三种。
(1)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父母双方均为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正常人,那么他们的孩子就有25%的可能患此病。这种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11180.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患儿体内缺乏一种酶,代谢不了正常饮食中的苯丙氨酸,并且其异常代谢产物会损害新生儿大脑,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这种疾病的早期无特异表现,可有呕吐、喂养困难,湿疹,情绪不安,尿有特殊臭味,渐渐地毛发变黄,3~4个月后逐渐表现出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还有的患儿会发生癫疒间发作,智力低下越来越明显。
如果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就可以获得早期诊断,其筛查过程也很简单,即在新生儿足跟处取血,测苯丙氨酸浓度便知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若结果得到证实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给患儿进行长期低苯丙氨酸饮食控制,使体内血苯丙氨酸浓度达到正常范围,这样患儿可以正常发育。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超过3个月后再治疗将会给患儿带来不可逆的大脑损害。
(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又俗称“呆小病”,是一种先天性内分泌代谢病,或是因为在胎儿时期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良,导致新生儿出生后甲状腺缺如、异位,或是因为地方性缺碘等,均能引起新生儿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不足,使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落后。这种疾病在全世界均有发生,许多国家都将该病列为法定筛查病种。我国属于该病的高发地区,发病率1:3624.
这种病在新生儿期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仅表现为吃奶欠佳、腹胀、便秘,有时也会发生脐疝、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不易引起父母的注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逐渐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有舌外伸、目光呆滞、眼距增宽、塌鼻梁等特殊面容,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落后于同龄儿,最终成为矮小畸形的痴呆儿。
呆小病的筛查方法也很简单,即在新生儿足跟取血,做甲状腺功能的检查。该病是一种有特效治疗方法的疾病,可以利用外源性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补充患儿甲状腺素的不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治疗效果的关键是治疗开始的时间,治疗时间越早越好,3个月内开始治疗基本不影响患儿体格及智力发育,超过3个月开始治疗就会对智力造成影响。
(3)先天性听力障碍:新生儿的双侧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3:1000,其中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1:1000.先天性听力障碍的新生儿一般没有明显异常表现,只有通过听力筛查才能早期诊断。如果在语言发育的敏感期,即出生后12个月以内实现早期干预,一般能使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儿童聋而不哑,否则将会失去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除上述疾病以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筛查手段的不断提高,医学领域可以通过一滴血或尿快速检测出一百多种代谢性疾病。如果新生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父母要警惕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尽快进行疾病的筛查,免得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15.宝宝特乖不一定是好事
一般地说,特别安静、特别“乖”的新生儿可能存在以下几种疾病: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又称呆小病,这是由于人体甲状腺功能先天缺陷所引起的。患儿出生后很少啼哭,经常处于反应低下状态,甚至饥饿、排尿前后都不哭闹。患儿的生长发育比正常新生儿要迟缓,尤其是身长比正常新生儿要短得多,动作发育如抬头、坐等都很慢,识人、讲话等也较落后。如果能够在新生儿及时确诊,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孩子以后体格及智能的发育。
(2)21-三体综合征:这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患儿平时不哭不闹,饥饿、大小便时也不吵闹,各种能力发育迟缓,智能低下。多数患儿在出生时会有特殊面容:眼距宽、眼裂小、两眼外侧上斜、舌头常伸出口外、鼻梁塌、耳朵小、头围也较正常小。
另外,一些中度、重度智能迟缓的孩子,在新生儿期会表现得异常安静。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宝宝特别乖、特别安静,应去医院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6.早期监测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先天代谢性疾病的一种,由于染色体基因突变导致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引起苯丙氨酸代谢障碍,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该病的临床表现:在新生儿期,一般不易发现。在出生后数月可出现呕吐、烦躁、易激惹及程度不同的发育落后,如出生后4~9个月开始有明显的智力发育迟缓,尤其是语言发育障碍。部分患儿合并有癫疒间发作,还有的会表现为婴儿痉挛症。如果做脑电图检查,大部分会有异常表现,如高峰节律紊乱、灶性棘波等。因为该病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所以可见肌张力增高,步态异常,腱反射亢进,手部细微震颤,肢体重复动作等。另外,血液中蓄积的苯丙氨酸经旁路代谢后转化为苯丙酮酸、苯乙酸,自尿中大量排出,因此患儿尿液中常有鼠尿味。同时,患儿易合并湿疹、呕吐、腹泻等。
该病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点病种之一,也是最早提出可治疗的遗传代谢性病之一。其确诊主要是根据血苯丙氨酸的测定,患儿血苯丙氨酸多在20毫克/分升以上。如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使患儿免遭智力损伤。
目前,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其原则就是使苯丙氨酸的摄入量能保证生长和代谢的最低需要量。苯丙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供应不足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严重会导致死亡。所以,苯丙氨酸既不能摄入太多,也不能摄入太少。
17.一看便知的“先天愚型”
“先天愚型”是遗传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临床上以特殊面容、痴呆、伴有多种功能发育异常为特征。
该病的特殊面容几乎使它成了望而知之的疾病。其面容特征是:口小舌大,舌头常常伸于口外,并伴流涎,所以此病还被称为“伸舌痴呆”;鼻短而塌,面扁而圆,近于“满月脸”;头小而圆、枕部多为扁平。还有一些其他外表特征,如身材矮小,四肢偏短,关节活动增大,手指短。
该病的另一特征是痴呆,患者的智力水平只有同龄正常人的一半或更低,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极差,即使长大成人后仍不会有些“稚气”。
该病常伴的先天性异常是: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心室间隔缺损;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内分泌功能异常;男性性器官在童年期发育不佳,但到性成熟期一般可达正常大小。另外,据统计,“先天愚型”的患者患白血病的概率较正常人大20倍左右。
专家指出,这种病的患者大多是高龄产妇的后代,母亲生育年龄在35岁,特别是40岁以上,后代中“先天愚型”发病率显著增加。这就提醒我们注意:在提倡和宣传晚婚晚育的同时,应该改变越晚生孩子越好的错误观念。
18.出生时需要注射的疫苗
新生儿出生时需要注射的疫苗是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
(1)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还是造成肝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传染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而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对新生儿的传染,是乙肝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即“母婴传播途径”。主要是由于胎盘剥落时一部分母亲的血液通过破裂的胎盘血管沿脐带血进入胎儿体内所造成的,或者是分娩时在产道中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受母亲血液的感染所致病,或者是出生后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均能导致肝炎发生。如果在围生期以及新生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90%的人将成为无症状慢性乙肝病毒或表面抗原携带者,转阴的概率非常小。所以,尽早为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是阻断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
①注射时间。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注射第一针,满月后注射第二针,满6个月后注射第三针。注射的部位为大腿前外侧,为肌内注射。
②注射禁忌。新生儿如果有先天畸形或严重内脏功能障碍,出现窒息、呼吸困难、严重黄疸、昏迷等严重病情时,不可注射。早产儿在出生1个月后方可注射。
③注射反应及注意事项。注射后局部发生肿块、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热、不安、食欲减退,一般在2~3日内会自动消失。
(2)卡介苗: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传播方式很隐蔽,而卡介苗的注射可以增强人体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预防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新生儿对结核菌缺乏特异性免疫力,一旦感染了结核菌就容易发生严重的急性结核病,如急性粟粒型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多脏器结核等,死亡率极高。所以,给新生儿注射卡介苗是十分重要的。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菌苗。新生儿注射以后可以使身体产生对抗结核病的免疫力,在受到结核菌的侵袭时能将病菌消灭,使其不能在体内繁殖及血行播散,从而有效地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①注射时间。新生儿出生24小时以后注射第一针;一般在左上臂三角肌处皮内注射,也有在皮肤上进行划痕接种,做“廾”或“井”字形,长1厘米。划痕接种法虽方便,但因接种量不准,有效免疫力不如皮内注射法。
②注射禁忌。早产儿、难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新生儿患有高热、严重急性症状、免疫功能不全、严重先天性疾病、可疑的结核病或其他皮肤病时,暂时不宜注射。
③注射反应及注意事项。新生儿注射卡介苗后,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引起发热等全身性反应。一般2~3周后,注射部位会出现红肿硬结,继而形成小脓疮,破溃后逐渐干燥结痂,痂皮脱落后会留有永久性瘢痕,俗称卡瘢。整个过程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此外,还要注意检查注射是否成功,一般的可以在3个月后到医院做结核菌素试验,在试验的48小时或72小时后查看结果。如果注射局部出现0.5~1.0厘米的红肿硬结,说明试验阳性,接种成功;否则为试验阴性,接种没有成功,需要重新接种。
19.宝宝第一年中要打的预防针
按照卫生部规定的免疫接种程序,宝宝出生至12个月以内应该接种下列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第一次,初种),皮下注射或皮上划痕。
●2个月时: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第一次,初,服),口服。
●3个月时: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第二次),口服;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第一次,基础初种),肌内注射。
●4个月时: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第三次),口服;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第二次),肌内注射。
●5个月时: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第3次),肌内注射。
●8个月时: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皮下注射。
此外,还有两种疫苗须在1岁内完成预防接种的。
●乙型脑炎疫苗:初种年龄为1岁,接种2次,2次间隔为7~10日,以后每年加强1次,于流行季节前1~2个月开始接种。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打第一针;1个月时打第二针;6个月时打第三针。
打预防针的间隔时间是根据疫苗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时间所确定的,因此每次打预防针的时间是具体规定的,不能延误。父母在收到预防接种的通知单后应按要求准时去医院完成预防接种,以确保接种效果。
20.护理早产儿的细节
早产儿是指胎龄28周以上但不满37周的新生儿,一般体重少于2.5千克,身长在46厘米以下。由于早产儿全身各系统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子宫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均较差,因此死亡率较高。为了避免早产儿夭折,护理工作一定要格外谨慎、细心。
(1)保暖: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55%~65%。早产儿体重越小,周围环境的温度越应接近其体温。由于一般居室的温湿度很难达到这些要求,因此早产儿可以放在暖箱中。
(2)喂养:主张早喂养,防止发生低血糖。由于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和吞咽能力还很差,因此可以在出生24小时后喂5%葡萄糖水,或喂牛奶加水50%。对于呕吐的早产儿喂水时间还要往后推迟,一般在出生36小时以后,甚至更长些。如果吸吮能力有所提高,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但需注意喂养速度要慢,避免呛奶或窒息;如果吸吮能力差但具备了吞咽功能的早产儿,可用滴管将奶液滴入口中;如果仍没有吞咽能力,应留在医院中进行胃管喂养,即用乳胶胃管插入孩子口中,用注射器将奶直接注入胃内。
(3)体位:早产儿的头应偏向一侧,使口中的黏液外流,避免黏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4)合理用氧:不是每一个早产儿都要吸氧,更不要长期吸氧。当新生儿出现发憋、呼吸急促等呼吸困难表现或发生青紫时才可吸氧,氧浓度为30%~40%,并应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如果长时间吸氧或吸氧浓度过大,可引起眼睛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视力障碍。
(5)维生素及铁剂的补充:早产儿除了母乳或人工喂养外,还要及时给予维生素及铁剂的补充。因为他们提早出生,体内各种维生素及铁剂储存量比较少。一般出生后第3天可以给维生素K1,每日1~3毫克,维生素C每日50~100毫克;出生后第十日可以给浓缩鱼肝油,每日3~4滴;体重小于1500克者,出生第十日起给维生素E,每日25毫克,直至体重达到1800克;出生1个月后给铁剂,可用10%枸橼酸铁胺,每日每千克体重2毫升。
(6)预防感染:早产儿室的地面、工作台等均要湿拖湿擦,暖箱每周消毒1次;护理人员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护理每个早产儿前后必须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早产儿不能与患有感冒、气管炎、腹泻等疾病的人接触;早产儿的衣服、尿布、奶瓶应定期煮沸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