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管理的范式研究: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差异与融合视角
6165300000004

第4章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主要贡献

1.3.1 概念框架

受外部环境剧烈变动的影响,企业管理面临着变革、创新的压力。一方面,随着竞争强度的增加,同质竞争现象普遍,企业的整体效益普遍下降,而以协调、效率和防止亏损为核心的一般管理受到挑战,稳定的利润源泉和持久的竞争优势难以持续。另一方面,要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获得更大的绩效,必须增加创业活动。外部环境的变动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条件。创业活动频繁发生和不断增强改变了企业管理的重点,从强调稳定、秩序,转而注重柔性、速度、变革和创新,以及机会的有效识别和把握。在新管理理论开始形成的同时,一般管理理论也在发生变化,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呈现交叉和融合的趋势。而这种融合的组织基础或内在根源在于组织的多元性和融合性。企业内部存在的多元性导致了组织内部的差异存在,而组织的融合性则促使企业内部各细小单位的有机结合。当前组织开始采取二元组织形式或其他能动型组织、细胞组织、个性化组织、模块化组织等形式是其具体表现。组织的多元性与融合性组织共同构成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重要组织基础。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概念框架。

1.3.2 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概念框架及背景分析,我们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1 梳理创业管理的逻辑演进过程

通过对创业导向、创业强度、创业管理等概念范畴,以及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的研究,探讨创业管理的一般演进过程和发展阶段。从逻辑的和历史的角度研究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

1.3.2.2 探讨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具体形式和基本特征

在回顾专家学者们研究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具体形式及其特征,重点分析创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创业管理型思维与行政管理型思维,资源导向与机会导向,过去、现在与未来等对立统一体,如何在对抗中实现和谐统一。

1.3.2.3 研究已有企业中新事业的管理问题

新事业的创建、成长和发展是成熟企业得以延续的前提和保障。本研究强调新事业管理属于公司创业管理范畴。在已有企业、成熟企业内同时存在新老事业,存在两种不同的管理活动。已有事业的管理倾向于运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而新事业的管理活动则更多地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采取创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本项目结合中国两家家电企业——海尔集团和海信集团新事业管理的具体实践,剖析其区别和联系,总结出中国转型时期新事业管理的一般特征和规律。

1.3.2.4 从组织角度研究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必然性

那些能持久生存并且基业长青的企业,往往都是一些具有高超管理能力的企业,它们能够同时实现对两种不同管理活动的掌控。组织同时具有多元性和融合性的特征。组织具备的多种能力是组织多元性的体现,并且体现为多种形态的组织形式,如二元组织、细胞组织、个性化组织、能动型组织、模块组织等;组织内部单元之间的内聚力或协同效应体现了组织的融合性。而作为融合性组织之一的二元组织是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对二元组织的内涵、形态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具体的组织角度认识创业管理。组织的多元性和融合性决定了一般管理与创业管理不可能截然分开,而是存在融合的趋势。

1.3.2.5 研究创业活动的控制管理

一般管理的突出特点在于控制,这是由传统管理的机械论所决定的。而创业管理活动摆脱了传统管理活动的强制性、行政性等特征,具有新特点。本研究将探讨创业活动控制管理的概念框架,结合三家企业的案例分析,探讨两类不同的创业控制管理方式,即一是基于所有权控制的创业控制管理,侧重企业内部;二是基于非所有权的网络控制的创业管理活动的控制类型,侧重与外部企业形成的控制关系的管理。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为主,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通过文献的梳理和总结,首先提出本研究的概念框架;融合专家学者们的观点,提炼出本研究的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比如对创业管理演进过程等的探讨。

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管理研究中常用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本研究也在多处运用了比较研究方法。本研究的总体架构做的就是一项比较研究,即将对一般管理与创业管理所作的比较分析;而对具体实践活动的分析,如所选案例企业的比较分析等都运用了这一方法。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也是研究企业管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深入部分企业,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近距离研究企业在创业管理上的具体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案例研究。本文选取的案例主要来自中国国内企业。由于中国企业正处于一个变革转型的大背景下,面临的问题比国外企业更为复杂。中国企业既面临制度创新,同时也面临管理创新,需要完成多种职能的转变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和发展。本研究选取的企业既有竞争异常激烈的家电行业的非常优秀的企业,也有其他行业的竞争激烈或不太激烈的企业。尽管规模不同、行业差异较大,但这些企业的企业家具有的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特征是一样的。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可以更清晰地发现中国转型时期企业创业管理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1.3.3.2 技术路线

本研究将从文献分析开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概念框架;通过文献的进一步梳理,提出本研究的基本命题;同步进行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对相关研究主题进行深入剖析,得出基本结论并加以验证。

1.3.4 章节安排

第1章 绪论

本章主要通过对大的环境和背景的分析,提出研究问题和概念框架,阐述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明确研究的技术路线以及研究方法。本章是整个研究的基础。

第2章 创业管理理论的研究回顾

本章首先对创业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已有的创业管理的概念框架。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和综述,强调创业管理应于过程中进行研究,同时找出一般管理、战略管理与创业管理的内在联系,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假设,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第3章 创业管理的逻辑演进

对创业导向、创业强度与创业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强调创业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也将是一种普遍的管理方式。归纳概括创业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从中揭示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内在联系。提出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主要形式,即基本框架。

第4章 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主要方式

本章对于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主要形式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管理融合的内在运行方式和基本途径。并运用相关数据及案例,证实在中国转型环境下,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必然性及特征。

第5章 新事业管理与公司管理的平衡与协调

新事业是企业发展的延续体,是企业长寿的保证。对于新事业的管理不可能采取与已有事业或成熟事业相同的管理方法,需采取独特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公司内新事业的管理本质上是创业管理,这必然与现有事业的管理产生矛盾和冲突,化解这种冲突,实现管理方式的协调和平衡,是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6章 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组织基础

成功组织必须在稳定和变革之间达到平衡。组织的变革和创新保证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动荡变化的适应。而组织的变革和创新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另一方面组织的适应和演进又呈现融合性的特征。组织的多元性和融合性成为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坚实基础。在一个组织内部,既能保证持续性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不断创新变革,也就是在同一个组织内要使一些看似对立或矛盾的管理方式融合在一起。本章运用组织理论的有关观点和研究成果,特别强调了组织二元性特征,分析了结构二元和情景二元的关系,提出组织的多元性和融合性是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融合的组织基础。

第7章 新事业管理的案例研究

本章选取中国国内两家知名家电企业,进行较为详细的案例分析。这两家企业对新事业采取了大不相同的管理方法,都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实现了新旧事业的协调发展。通过深入分析,揭示了在中国现实环境下,公司管理与新事业管理的具体特征,并以结构二元和组织二元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两家公司不同的管理方式背后的组织根基,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其他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第8章 创业活动的控制管理

相比于传统的管理方式,控制手段和方式在创业管理时代有了很大变化。如何在实现组织的正常运行,同时又要发挥组织人员的创新和创业精神,需要采用新的控制管理的方式方法。但新的控制管理的运用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控制管理的放弃,而是一定情景下的有机结合或协调和平衡。本章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控制管理方法,并结合案例对中国转型企业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分析。

第9章 创业管理理论与创业教育

创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对现有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挑战。本章剖析创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并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的案例研究提出现行教育体系存在的缺陷,强调从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入手提高教学质量,并改革现有管理教育模式。

第10章 结论

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指出了本项目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