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管理的范式研究:创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差异与融合视角
6165300000026

第26章 控制的基本原理

控制是管理活动的重要一环。要保证创业活动正常进行,离不开控制管理。由传统管理向一般管理与创业管理融合转变的情况下,要做到既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经营,又能通过创业活动持续发挥企业的生机与活力,控制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也需要随之变革与创新。本章重点研究创业活动中控制管理的功能、作用发挥,以及不同控制手段之间的平衡关系等问题。

控制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传统控制管理的研究,理论较为完善,如战略控制、财务控制、公司治理等理论已取得丰硕成果。人们对传统控制方法的运用也相当娴熟。

8.1.1 控制监督与传统管理

控制与监督是传统管理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组织在创建初期,基本不存在控制问题,因为此时高层管理者、股东,以及决策者常常是同一人。而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外部股东、贷款银行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开始提出要求,同时高层管理者也不断强化过去的成功经验,致使各种程序、规章制度、政策文件逐步增加,对开支的控制、对绩效的评价等逐渐完善和严密。在传统管理下,控制的主要形式为财务控制和战略控制。Steven等认为,财务控制就是在信息系统的辅助下管理企业并在各个部门产生良好投资回报,同时通过赋予管理者盈亏责任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战略控制则使管理者与相关经营部门实现资源共享;将企业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实现跨业务领域、跨国界经营的公司内部协作。而目前人们对行政管理进行了过多的提炼和提升,而忽视了对创业管理的研究。新出现的三个发展趋势,将促进创业活动中控制管理的研究,即非所有权控制力作用的上升、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行政管理自身的进步。

由于战略联盟、网络组织、虚拟组织等新的组织形式不断涌现,使得公司之间合作增加,非所有权控制已经成为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联盟已占所有公司销售收入的25%。

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得财务监督(或财务控制)实现了自动化(包括自动生成、不可随意改动等)、即时性,以及在线控制。组织内部自上而下在相应权限范围内获得相应的财务信息,对资金、资产运行状况基本实现了即时掌控,行政管理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另一方面,技术、科学知识等开始成为企业的关键资产,而对这些资产的监督和控制则相对困难,因为这要求监督者掌握与被监督者同样多的信息,而这在技术行业中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在以创新为主的创业管理活动中,传统的用来防止亏损的行政管理手段就必须改变。

同时,信息系统作为协调和控制的机制也得到人们的重视。Malone和Rockart认为,信息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合作方式,比如沃尔玛公司采用信息化的供应商价值链系统,通过整合订货系统和支付系统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使其能够对供应商实现更为有效的控制。信息技术(IT)的投资大多不是交易专属性的(transaction specific investment)。因此,所有者拥有控制权也就不是必要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更大规模的外购和关系网络的发展。

这些新变化促使控制管理适应创业活动的需要而做出相应改变。

8.1.2 偏离组织目标的控制管理

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效率(efficiency)和效力(effectiveness)。效率是指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把事情做正确”;而效力(或效果)则是完成组织目标的活动,指“做正确的事情”。明茨伯格认为,在机械官僚结构的社会里,控制是组织结构的核心驱动力量:控制工人,控制市场,控制未来,控制任何可以控制的事物。所有组织都受到控制的困扰,组织为避免被其他组织所控制,必须变得更为强大,并设法控制其他组织。在传统的一般管理下,控制意味着规则而非技能,行为意味着标准而非规范,制定决策意味着分析而非直觉。因此,当小企业被大企业接管后,不再允许松散和非正式的现象存在;灵活的组织被大企业兼并后,不允许任何可以超越可测量效率的事情发生;创造性和专业性组织被大型行政管理机构控制后,不允许表现得有创新力等。所有行为都在技术统治论者的规则、标准和分析的控制之下。其所取得的效率是可衡量的效率。效率成为评价一切经济活动的唯一指标,正因为如此,明茨伯格称“效率”背上了“令人厌恶的坏名声”。控制本可以同时实现效率和效力,但在传统管理下,控制体系更多地强调效率,而忽视,甚至破坏了效力。

8.1.3 控制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对控制可做不同分类。按照控制对象不同,控制可分为投入控制、行为控制和产出控制。对企业投入的控制,包括员工的招聘和采购政策等的控制;通过操作流程和个人评估来调节组织成员的活动归属为行为控制;而对于设定要达到的目标和成果的评估则是产出控制。

按照控制对象的产权归属,可以分为所有权的控制和非所有权的控制。所有权的控制是基于产权所有基础上实现的控制,比如在企业内部通过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控制,在企业外部通过股份或股权形式等资产纽带关系实现对资源的控制,都属于所有权的控制。非所有权控制是在没有直接产权关系基础上实现的控制,其形式有联盟、契约、信任、网络等。

Cirka还根据控制的手段不同,将控制分为简单控制、技术控制、官僚与行政控制,以及凝聚力和文化控制。简单控制是管理者个人直接对下属进行监督;技术控制是运用于制造和服务运送过程中的以技术为基础的控制方法;官僚和行政控制指的是运用已有组织中的规章制度、流程和政策等的控制;协同控制或文化控制体现为员工的共同价值、准则以及对企业文化认同等控制方式。

在以上控制分类中,我们认为非所有权的控制,以及协同控制或文化控制在以创新和创业为主体活动的企业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其地位也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