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市场营销学
6159900000048

第48章 国际市场概述

国际市场是不同国家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所反映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一、国际市场的作用

(一)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国际市场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准备时期,自16世纪到18世纪60年代。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早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已经存在,但这两个时期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很不发达,加上地区间的割据,没能形成统一的市场。到封建社会末期,特别是地理大发现后,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迅速发展,市场迅速扩大,通过暴力和超经济的强制手段,西欧国家与殖民地、落后国家之间开始国际分工,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国际市场。这一时期国际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小生产者和工场手工业者所生产的商品,商品交易数量有限,在国际市场商业资本占据主要地位。这种小生产者和工场手工业者生产技术的落后性和局限性,依然不能彻底形成建立国际大市场所必须的国际间巩固的经济联系。

2、国际市场的成长时期。这一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

自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一些国家中确立了统治地位,加之第一次科技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扩大了工业生产规模,使得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迅速发展起来。

在这个阶段,国际市场上流通的已不再是小生产者和工场手工业者生产的商品,而是英国大工业的产品和工业所需的原料,国际市场上的主导角色由商业资本转移到产业资本。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除英国之外,还出现了美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工业国。国际市场的容量不断增加,黄金和白银变成了世界货币。在这个阶段,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等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资产阶级在国际市场上起着主导作用。这些国家除了与农业国之间贸易进一步发展外,它们之间的贸易也急剧地发展。

3、国际市场的形成时期。

自19世纪80年到20世纪初,垄断资本逐渐占统治地位,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和资本输出的作用,许多新兴工业部门不断涌现,交通通讯工具进一步发展,国际市场的范围和容量继续扩大,许多殖民地、落后国家不仅被卷入到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中,而且被进一步卷入到国际商品流通中,以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分工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把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相互连接起来,成为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较完整的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的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1)欧美各主要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权,以国家强制力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加深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

(2)产业革命使生产力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大量廉价商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国内竞争激烈,大规模地开拓国外市场成为必然。

(3)交通工具的重大发展,使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得到深化和发展。

4、国际市场的发展时期

二战后,国际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国际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国际市场的商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进入国际市场的国家构成日益广泛。

(二)国际市场的作用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国内市场扩大到国际市场,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许多国家怀着不同的动机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利用国际市场机制来为本国的经济目的服务,是由于国际市场具有以下作用:

1、互通有无,各得其所。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能拥有全部资源,也不可能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全部产品。只有通过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才能互通有无,才有利于把国内生产占用社会劳动量小的商品拿到国际市场交换换回在国内生产占用劳动量大而又为国内市场必须的产品,把节约下来的劳动量用于生产其他产品。

2、国际市场的资本流通领域,可为需要利用外资进行经济建设的国家提供方便条件。

3、国际市场异常激烈的竞争,有利于促使各国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其资源优势。

4、国际市场提供的世界范围的商情信息,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国家获取这些信息,制订出与之相应的方案和措施。

二、国际市场分类

(一)国际市场依经营范围可以分为四类:

1、经营者不直接从事国际市场营销。这类经营者的业务范围局限于国内市场,但是,其部分交易可通过外国购买者直接采购或通过本国其他批发商、分销商等转手使其商品跨越国界。

2、经营者从事不定的国际市场营销。这类经营者主要宗旨在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然而,由于生产自由化致使产、供、销脱节,出现供过于求的“生产过剩”或价格问题,为缓和这种危机临时将货物推向国际市场,一旦国内消费需求回升又仅面向国内市场,在一般情况下,其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不易估计,其组织不作改变。

3、经营者从事正规的国际市场营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设立专门生产机构,生产供应国际市场产品。通过中间商分销,甚至自己建立强大的分销网销售产品。这种情况下是国内生产、销售部门向国外的扩展。

4、经营者从事全球性的国际营销业务。他们将整个世界视为营销目标,经营的产品是有计划生产的、而不是销售国内市场的过剩商品,因此,这种经营者不但市场国际化,而且生产也国际化。这种经营机构常以跨国公司的名义出现。

(二)按市场的地理区域可分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市场,如美国市场、日本市场、德国市场、香港市场、东京市场、伦敦市场……等。

(三)按交易对象可分为许多种市场,如消费品市场,其中又可分为日用消费品市场、耐用消费品市场、奢侈品市场等;工业品市场,其中又可分为机械产品市场、电子产品市场,有时可能分得更细,如机床市场、机床工具市场、机床部件市场……等。

(四)按交易对象的加工程度可将国际市场划分为初级产品(即未加工或加工程度低的产品)市场和工业制成品(即经过高度加工的产品)市场,并且依次标准可将一国经济形态区分为初级外向型经济形态与高级外向型经济形态。

每一类市场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环境和应遵循的独特的规律和原则。

三、国际市场体系构成

现代国际市场是国际商品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国际信息市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总和市场体系。

(一)国际商品市场

国际商品市场是指国际间进行有形商品交换的场所或国际间一切商品交换的总和。它在国际市场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商品市场包括国际消费品市场和国际工业品市场。

(二)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间经营金融业务的总和。它是跨国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伙伴,是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场所。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有:资本借贷、外汇的买卖、黄金买卖等。

(三)国际技术市场

国际技术市场就是国际间各种技术贸易交换关系的总和。科学技术本身也是商品,它可以进行交易,而且由于这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国际技术市场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节约引进方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提高引进方的技术基础,可以加速引进脱贫的进程,采取“三来一补”方式开展技术引进时还可扩大国内出口,可以加速技术更新。

(四)国际劳动市场

国际劳务市场是指一国企业通过一定形式向另一国企业或政府提供有关劳务,满足某种需要,从而获取盈利的经济贸易关系总和。国际劳务市场是无形贸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国际劳务贸易按提供劳务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际承包工程;一类是纯粹劳务贸易。

(五)国际信息市场

当代社会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劳动力,也不是资本,而是信息。有人说当代社会就是信息社会。国际信息市场是近两年来才形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地位日益重要,特别是互联网的全球发展,在国际市场体系中颇具影响,前途光明,前程似锦。

四、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

当代国际市场发展呈现出十大趋势:

(一)国际市场正朝着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

当前,国际政治已由两级体系转变为多边体系,国际市场也向着全球化、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在众多的地域贸易集团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影响最大。其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是欧盟。

(二)科学技术发展仍将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力

在世纪末世界各国竞相加紧技术革新,增加研究开发费用,开发新产品,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科学技术具有持续的不可停顿发展性和广泛的传播性,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流向将发生变化

国际贸易中制成品贸易将继续逐步增长,所占比重将继续提高,且速度要大大提高。

在发达国家的出口中,一般工业品将会逐渐减少,高、精、尖产品将不断增加;在进口中,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产品及半成品将持续增加。在发展中国家出口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将逐渐提高。

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将迅速增加。目前技术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中进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贸易量还较少,随着时日的推移,将会不断增加。

(四)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向综合化、全方位发展

20世纪80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策略的趋势是综合化和全方位的。主要表现在:

1、从封闭式竞争走向开放式竞争。各国在加强进入他国市场的同时,也对外开放本国市场。

2、从粗放式竞争转向集约式竞争。粗放式竞争是指拼数量、拼价格、拼优惠条件的竞争,现已转向集约式的竞争,既注重商品的质量、花色品种、个体化与服务方面的竞争。

3、在保持商品竞争的同时,加强服务贸易竞争。

4、从国家竞争到以贸易集团方式参加国际竞争。

5、把新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和人才的凝聚作为竞争的中心。

(五)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日益加强

目前,跨国公司的内部专业化分工日益扩大,使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跨国公司通过全球性的跨行业的多种经营措施,高度集中管理和统一指挥的体制,大都发展成为涉及生产、流通、技术转让、金融、航运等方面的垄断组织。

(六)贸易保护主义有日益加强的趋势

自由贸易是国际市场发展的目标。但是,由于各国经济贸易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剧,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有加强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是:

1、关税壁垒日益加强。随着关税的大幅下降,非关税壁垒作为限制进口的主要手段的作用显著加强。非关税壁垒的名目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从数量上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各种措施,第二类是从价格上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各种措施,第三类是从本国市场销售上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各种措施。

2、采取各种奖励出口措施,争夺国外市场。奖励措施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既包括在资金、财政方面的措施,又包括在市场调研、商品销售和精神鼓励方面的一些措施,但主要是以资本输出、出口信贷、出口补贴、商品倾销等形式为主。

(七)国际贸易管理趋势不断加强

所谓国际贸易管理制度就是以国内贸易法规、法令和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来约束贸易行为。随着贸易自由化加强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国际贸易管理制度得以出现,并有不断加强的趋势。

(八)世界贸易组织所起作用越来越重要

世界贸易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范各国的国内贸易立法与规章的制定与实施。同时,还向各国提供一个场所,使它们通过集体辩论、谈判和裁决来发展贸易关系。世界贸易组织将通过经常性的多边贸易谈判,制定国际贸易规范,协调各个国家的经济贸易政策和发展,加强维持全球贸易稳定的能力,把国际关系带向一个全新的竞争时代。

(九)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仍将不懈地斗争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相继取得政治上的独立,使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形成了第三世界,都是发展中国家。独立前,他们犹如一盘散沙,任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摆布和割据;独立后,共同的命运使他们联合起来,强烈要求改变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

(十)发展中国家加强了地区性经济合作

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已成立了好多地区性的经济贸易合作组织。这些组织有:加勒比海共同体、东非共同体、中非关税和经济同盟、西非经济共同体、阿拉伯共同体等,这些表明发展中国家已开始加强相互合作,走共同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