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各自的风俗和风土人情。各个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婚俗、丧葬、节日、礼仪、禁忌等方面都延续着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向人们展示了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具有“声音活化石”“凡间绝响,天籁之音”的八音坐唱,那原生态的乐器、原生态的乐曲、原生态的艺人表演,会使你在惊叹中如痴如醉;福泉的阳戏表演艺术和面具艺术,可以让人窥视到当地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及古风民俗……
所有这些,使我们仿佛来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着祖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感受着少数民族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情吧!
百色隆林因何被誉为活博物馆
百色有苗族、瑶族、彝族、仡佬族、壮族、苗族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抹黑脸习俗,仡佬族尝新节、拜树节,壮族的“兴坡”等,那些特有的民风,充满了古韵与情趣。
隆林苗族有着多种多样的服饰:白苗、花苗、栽姜苗、红头苗、清水苗等,叫人看得眼花缭乱。那坡县以黑衣为美,服饰很独特,且特别能歌善舞,被称为“壮族活化石”。
还有靖西的蓝衣壮族、凌云的瑶族风情,都很有独特的意韵。乐业的母里屯,是保留着远古时代母系社会的浓厚特征的地方。
苗族有哪些头饰
苗族头饰都是银制品,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等。
银角:银角两角分叉,主纹通常为二龙戏珠形象,龙身、珠体均为凸花,高出底面约一厘米。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飘逸之美。
银帽:银帽为苗族盛装头饰,由众多的银花及各种造型的鸟、蝶、动物入银铃组成,给人以满头珠翠、雍容华贵的印象。
银围帕:苗族将五件银帽饰缀在红绿竖条相间的头帕上,正中银饰稍大,缀于额部,其余四件稍小,对称缀于两耳前后,均为搂空银花。该头帕银色闪烁,布彩绚丽,相得益彰,颇有特色。
银发替:苗族银发替式样极多,题材以花、鸟、蝶为主。虽然同样是花,但单瓣、复瓣,或束或簇,繁简密疏,造型大不相同。就风格而言,有的发譬纤巧细腻,灵秀生动,有的古拙朴实,浑厚凝重,各具特色。
银插针:苗族插针的佩戴方式各有不同。龙里苗族银插针为三个银泡,每个银泡上吊三个银铃,插于譬后。施洞苗族龙首插针大小不等,大的用于节日,小的为日常生活中所佩戴。其插法为横向贯穿顶譬,譬有留出一截替杆斜出譬顶,格外惹眼夺目。
银网链饰:银网链饰属发替类,典型的有坠鱼五股网链饰,由插针穿环固定,五股银链如网张开,罩在譬后。
银花梳:银花梳既可梳发、压发,又是装饰品,通常内为木质,外包银皮,仅露梳齿,梳背上银制各类形象以为装饰。其造型有繁有简。银花梳梳背满饰花、鸟、龙、鹿等形象,是花梳中的上乘之作。
银耳环:银耳环是苗族银饰家族中款式最多的一支,仅贵州省博物馆不完全的收藏,已近百种。耳环分悬吊型、环状型、钩状型、圆轮型四种,以悬吊型、环状型较多。苗族耳环造型除了常见的花、鸟、蝶、龙等题材外,其它形象亦多有出现。
银童帽饰:由于苗族视银为避邪之物,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有给儿童饰银的习俗。银饰通常钉在童帽上。传统的童帽饰造型多见狮、鱼、蝶等形象,还有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福禄寿喜、长命富贵等,构思巧妙,造型别致。
湖北哭嫁习俗的含义是什么
哭嫁这种习俗在湖北流传较广,保存较为完好的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等地。“哭嫁歌”与“姊妹歌”为同源异流。异处在于,姊妹歌唱而不哭,哭嫁歌则哭而不唱。哭嫁歌中有娘哭女、女哭娘、哭祖宗、哭爹妈、哭陪客、哭团圆姐妹、哭上轿,甚至还有哭媒人以及同伴姊妹相伴而哭的诸多内容。
参与这一哭宴的人数众多,但哭嫁的主要角色是新娘。哭嫁歌有历代相传的套路,但多数还是新娘和伴哭姊妹们触景生情的即兴吟唱。这是一场哭的比赛,智慧的检阅。要哭得好听,哭得感人,并能触景生情、随机应变,并非易事。
哭嫁一般多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举行,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天亮。也有的在出嫁前一个月就揭开了序幕。这揭幕人,可能是同伴姊妹中的俏皮者,假扮新娘第一声哭,随即引出新娘母亲的哭声。哭嫁有序幕,有高潮,也有尾声。
半月前拉开的仅仅是时断时续、时起时伏的序幕,但真正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前一天。在这一天,左邻右舍、同街共井的人们也都要前来参加送别、祝贺。婚嫁中的哭不是一般的哭,土家族人称这种哭为喜哭。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祝福。土家人的哲理和信念认为“不哭不发”。哭,才能使出嫁的新娘日后人丁兴旺,家业发达。
湖北哭嫁习俗的真实含义,正如白居易所云:“哭动喜神来,万事皆和谐。”
茶马古道藏区游应注意什么
进寺庙时,男士需脱帽,女士需放发辫,忌讳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不得动手抚摸。在寺庙内要肃静,就座时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
藏族家里有病人或妇女生育时,门前都做了标记,有的在门外生一堆火,有的在门口插上树枝或挂一红布条,外人见此标记,切勿进入。
藏族同胞一般不吃鱼虾、鸡肉和鸡蛋,虽然现在这类饮食习惯已有很大改变,但在初次接触,不了解对方习惯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勉强劝食。
忌在拴牛、拴马和圈羊的地方大小便。不得动手摸弄藏族同胞的头发和帽子。忌用有藏文的纸当手纸或擦东西。进入藏胞的帐房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得混杂而坐。忌将骨头扔于火中,忌用单手接递物品。
藏族同胞在家中有人去世时,最忌讳直呼死者的名字,只称其为亡人。若无故直呼死者的名字,会被视为对死者家属最大的挑衅和侮辱。
在藏区,有“哪怕寺院着火,也别叫吃过大蒜的人去救火”之说,这是因为藏民认为吃了大蒜去寺庙或圣洁的地方,臭气会熏脏了圣灵。所以进寺庙前不能吃蒜。
回族苗族的罐罐茶怎么个喝法
住在我国西北,特别是甘肃一带的一些回族、苗族、彝族同胞有喝罐罐茶的嗜好。每当走进农家,只见堂屋地上挖有一口大塘,烧着木柴,或点燃炭火,上置一把水壶。清早起来,主妇就会赶紧熬起罐罐茶来。这种情况,尤以六盘山区一带的兄弟民族中最为常见,喝罐罐茶,以喝清茶为主,少数也有用油炒或在茶中加花椒、核桃仁、食盐之类的。
罐罐茶的制作并不复杂,使用的茶具,通常一家人一壶、一罐、一杯,也有一人一罐一杯的。熬煮时,通常是将罐子围放在壶四周火糖边上,倾上壶中的开水半罐,待罐内的水重新煮沸时,放上茶叶8克至10克,使茶、水相融,茶汁充分浸出,再向罐内加水至八分满。
直到茶叶又一次煮沸时,才算将罐罐茶煮好了,即可倾汤入杯开饮。也有些地方先将茶烘烤或油炒后再煮的,目的是增加焦香味;也有的地方,在煮茶过程中,加入核桃仁、花椒、食盐之类的。但不论何种罐罐茶,由于茶的用量大,煮的时间长,所以,茶的浓度很高,一般可重复煮三四次。
由于罐罐茶的浓度高,喝起来有劲,会感到又苦又涩,好在倾入茶杯中的茶汤每次用量不多,不会大口大口地喝下去。但对当地少数民族而言,因世代相传,也早已习惯成自然了。
喝罐罐茶还是当地迎宾接客不可缺少的礼俗,倘有亲朋进门,他们就会一同围坐火塘边,一边熬制罐罐茶,一边烘烤马铃薯、麦饼之类,如此边喝酽茶、边嚼香食,可谓野趣横生。当地的民族同胞认为,喝罐罐茶至少有四大好处:提精神、助消化、去病魔、保健康。
藏族酥油茶有什么讲究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在居住。这里地势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称,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旱。
他们以放牧或种旱地作物为生,当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茶成了当地人们补充营养的主要来源,喝酥油茶便成了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酥油茶是一种在茶汤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经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汤。至于酥油,就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经搅拌冷却后凝结在溶液表面的一层脂肪。而茶叶一般选用的是紧压茶中的普洱茶或金尖。
制作时,先将紧压茶打碎加水在壶中煎煮二三十分钟,再滤去茶渣,把茶汤注入长圆形的打茶筒内。同时,再加入适量酥油,还可根据需要加入事先已炒熟、捣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之类,最后还应放上少量的食盐、鸡蛋等。
接着,用木杵在圆筒内上下抽打,根据藏族经验,当抽打时打茶筒内发出的声音由“咣当,咣当”转为“嚓,嚓”时,表明茶汤和佐料已混为一体,酥油茶才算打好了,随即将酥油茶倒入茶瓶待喝。
由于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料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
在西藏草原或高原地带,人烟稀少,家中少有客人进门。偶尔,有客来访,可招待的东西很少,加上酥油茶的独特作用,因此,敬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宾客的珍贵礼仪。
又由于藏族同胞大多信奉喇嘛教,当喇嘛祭祀时,虔诚的教徒要敬茶,有钱的富庶要施茶。他们认为,这是积德行善,所以,在西藏的一些大喇嘛寺里,多备有一口特大的茶锅,通常可容茶数担,遇上节日,向信徒施茶,算是佛门的一种施舍,至今仍随处可见。
人们为何有男左女右的习俗
在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公共厕所,男左女右;照结婚玉照、夫妻两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男的往往在左边,女的往往在右边。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有人笑话,说是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这个传说虽然有神话的成分在内,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研究中华民族日神和月神的参考资料。
《五运历年记》认为:中华民族的日月两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那么中华民族的日月两神是谁呢?日神就是伏羲;月神即是女娲,均是传说中的上古之神。
出土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阿斯塔那的伏羲女娲图的白色浮雕、吐鲁番的伏羲女娲图、出于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交河故城附近的墓地也有少量发现,大多在夫妻合葬的墓穴中,一般用木钉钉在墓顶上,画面朝下,少数画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
根据我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由于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自本世纪初发表以来,一直深受学术界的重视。伏羲、女娲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祖先。
据说伏羲曾教导人们从事农、牧、渔业生产,女娲曾教导人们婚姻嫁娶的人伦礼法。他们手中拿的规和矩,既是生产工具,又是社会秩序的象征。
西樵山村民为什么种四方竹
西樵山上的村民,有一个特别的习俗,男子向女子求婚时,得在女子家门前种上一株四方竹,以表示对爱情的坚贞。
四方竹,是西樵山上独有的品种,山上各村都有栽种。民间习惯,种植四方竹必须由对爱情忠心的男子种植才能成活。
习俗的由来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山上有一个打柴的男子与一个漂亮的姑娘相爱,他们常以歌传情。
当男子去姑娘家求婚时,姑娘的母亲嫌他是个打柴郎,挡在门口以歌回绝他的求婚,歌道:“不是花鞋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中天地变,竹子成方送女来。”
打柴郎听后,决心要使竹子成方。于是捏呀捏的,捏了三年,竹子还是圆的,姑娘的母亲把女儿许配给一个官家,花轿抬到半山,姑娘跳下山崖自尽了。打柴郎出家当了白云寺的和尚,仍天天捏竹不断,一直捏了30年,一株方形的竹子出现了,他把竹子移杆到姑娘的坟头上,方竹越长越盛。
人们都赞打柴郎是个坚心的男子。男子求婚时要在女子家门前栽种四方竹的习俗便在西樵山上流传下来。
为什么黎锦最具收藏价值
海南的工艺品中黎锦是最有收藏价值的,由于越来越少人能够使用踞织机这种古老的纺织机器,黎锦也随之越来越少。
黎锦古称“吉贝布”,是黎族人采用木棉花果内的棉毛织出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有盛名,是我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妇女通过简单的踞织机运用直线、平行线、三角形等图案构织成富有装饰风格的黎锦,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床单、被子等。一块富含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精美图纹黎锦要经过纺、织、染、绣四大工艺。据黎族老人讲,她们织一块锦至少也得半年时间。
阳戏、傩戏是巫术文化吗
流传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傩戏,可追溯到殷商时期,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傩戏,又叫“傩愿戏”“傩堂戏”,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是土家先民为驱鬼逐疫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
傩戏面具一般用柳木、白杨木制作,在面具造型上,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依此可将傩面具分为几大类:正神、凶神、世俗面具、丑角面具、牛头马面。正神都是正直善良、图中开山面具威武、凶悍、怪异,而容黝黑发亮,眼球突出,眉毛上扬。雕刻粗放概括,奇特剽悍的面目,使人感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粗犷的美。
傩舞贯穿于傩堂戏的整个开坛法事和傩戏中,掌坛师头戴观音玉佛冠,身穿法衣,下围罗裙,左肩搭排带,右背插神鞭;左手拿牛角,右手执师刀迎神做法。掌坛师的舞蹈最为优美。有“踩九洲”“踩八卦”、傩戏,伴生于我国远古人类的祭祀、驱役逐鬼等活动,被世人誉为“戏剧活化石”。
道真的傩戏,自元代由仡佬族人从中原引入境内,是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酬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原始戏曲形式。凡正戏剧目,都戴上各种不同角色的面具,锣、鼓、唢呐伴奏,亦歌亦舞,有唱有白,庄重诙谐,文、武、美、丑相戏其间。
道真傩戏服饰向为讲究,冠、衣、裙、裤多合古式,多用蜀饰加民族刺绣作成,色彩鲜明,工艺精湛,神韵独特。傩戏的内容丰富精深,凡寿祝、婚嫁、立房、还愿,有请必演。“将军打马”等舞蹈。时而腾跃蹦跳、翻滚旋转;时而轻踏慢搓,抑扬跪拜。
阳戏是地道的土家族剧种。早先叫扬花柳,为民间艺人行乞或风尘女子卖唱糊口的表演艺术,后经艺人的加工改造,才形成生旦净丑末行当齐全的地方剧种。阳戏表演重做工少武打,多演文戏、家庭戏、悲剧,生活气息浓。旦角在阳戏中居各行之首。
渔民生活禁忌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禁忌颇多,住宅禁忌有房屋、山墙冲庭院为不祥,房门不能与大门或畜圈门直线相对,房屋“前不栽桑,后不栽柳”。节令禁忌有“冬至不推磨,腊八不捣米”;“二月二不铡草”;农历大年三十、正月十五、二月初二,妇女不动针线;过年饺子煮碎了,不能说碎,只能说挣了。
船上禁忌有烙饼时不能说翻过来,只能说“划向”;渔民吃鱼,吃完了上半片,只能将鱼骨拿掉后顺着吃,不可翻鱼身,翻既不能说,也不能做。
老渔民对刚上船的小伙计要求更严,不准背手,因背手有背运之意;不准吃完饭扣碗或把筷子横放在碗上,怕船扣和搁浅;不准用绳子结死扣,死不吉利;鱼卸完了或米面吃完了,要说满出了,不能说完了;打上来的鱼个头小,要说“鱼挺碎”,不能说小,碎有多之意,而小与少近音;不准打口哨,不许蹦跳,因其为松弛、麻痹的表现;船上的帆要称篷,因帆与翻谐音;船头柱子不能坐,因那是船主的象征。
拉魂腔是地方剧曲的名称吗
拉魂腔是地方剧曲的声腔、剧种名称,又称拉后腔、拉喉腔或拉洪腔,流行于鲁南、苏北与皖北一带,柳琴戏,泗州戏与淮海戏都与其有渊源关系。
该剧种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二百余年。拉魂腔的流行范围大约可分为五路:中路以江苏徐州为中心,南路以安徽宿州为中心,北路以山东临沂为中心,东路以江苏连云港为中心,西路以安徽涡阳、蒙城为中心。
今天在宿迁地区还流行着的地方剧种泗州戏、淮海戏同属于拉魂腔的姐妹剧种。由于这些剧目唱腔优美,令听者不思寝食,每每赶场听戏,故有拉魂腔之称。
新中国成立前后,宿迁地区著名的泗州戏演员有:刘继英、马玉兰、李彩凤、蔡庚、李洪湘等;著名的淮海戏演员有:朱桂洲、谷广法、庄洪生、张宜翠、朱浩、杨秀英、刘永等人。泗州戏的代表演目有:《血泪仇》《小女婿》《柳树井》《走娘家》《水漫泗州》与《青阳红霞》等;淮海戏代表剧目有《皮秀英四告》《樊梨花》《秦香莲》《陈毅三会韩德勤》《小放牛》与《月牙楼》等。
海南岛十大特产是什么
一是椰子食品类:主要是各种椰子糖果、椰片糖、椰计粉、椰花、椰角、椰糯糕、椰香酥饼、椰子卷和椰子酱等,二是咖啡类:生煮咖啡粉、速溶咖啡粉、椰奶咖啡粉等。海南目前本地的咖啡名品牌有海口的力神咖啡、澄迈的福山咖啡和兴隆华侨农场的太阳河咖啡。
三是腰果仁:分有散装、袋装生仁和袋装即食品熟仁二种。
四是胡椒类:分有白胡椒和黑胡椒,市面多有白胡椒出售。均有胡椒粒、胡椒粉、胡椒根、胡椒蔓等,亦分有散装,袋包装精装包装等。也有现磨现卖的鲜磨胡椒粉。
五是牛肉干:有不同的加工方法,而所制出不同风味的牛肉干。目前海南本地的牛肉干以海口市和东方县两地产品的为佳。文昌市的锦山牛肉干也是海南籍华侨较喜欢的即食特产。
六是热带果脯类和鲜果类:主要有芒果干、益智果等。来琼旅游人士,不妨买一些椰子、菠萝蜜、芒果、番石榴等热带水果之鲜果回内地,以赠亲友。
七是海产干品类:各种海产鱼干、鱿鱼干、贝类、海参、虾仁海蛇干以及琼脂等。
八是鹿制品类:在海南的各个鹿场游览点,均可购买到毓鹿制美容化妆品以及各种滋补鹿产品。
九是特色酒类:南海红碎茶,海南布莱特香兰茶、白沙绿茶、澄迈椰仙苦丁茶和东山岭的鹧鸪等。
十是特色酒类:山兰玉液、鹿龟酒、坡马酒、槟榔酒、金岳玉液和地瓜酒等。
扶绥县有哪些旅游景观
扶绥县位于桂西南,地处亚热带,县境内生态环境幽雅,名胜古迹神奇,名岩、名洞、名泉、奇山、奇石、奇水多处风景资源丰富独特。
“素有草经冬而不萎,花非春也常开”的秀丽风光,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过去曾有众多的文人墨客、专家、学者慕名而来,进行游览、考察、探索。
早在三百年前,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兴致勃勃畅游左江,写下了千古不朽这作《粤西游日记》,徐霞客曾有“三误三返”的著名游历。
概括起来主要有十大旅游景观。
鸡岩帆影:金鸡岩景区、左江崖壁画。
文物古迹:一亿三千七百年前“白垩纪”时代的“扶绥我国上龙”恐龙化石和三千多年的人骨、贝壳、石铲遗址;
山水名胜:龙族宝地,佳景幽深的九龙岩区。
世界珍稀:可麦白头、黑头叶猴珍贵稀有动物保护区。
名岩胜洞:千岩竞秀,千姿百态的“神奇洞府”,风景独特,传说动人的“犀牛洞”,富有神话色彩的“美女峰”,神话传奇故事一树成林的“连理古榕”。
葫芦八宝:曲径通幽,乳石林立,形态各异、生动逼真、美不胜收。
水上游乐城:水质清澈,天然泳池“日月潭”,山光水色的客兰、汪庄水库水上游园;左江一日游。
笔架山庄:巍巍笔架山,悠悠左江河,银滩夜色,水上乐园,计划开发的民族度假村。
朝拜胜地:具神奇色彩的岜仙岩景区;壮族歌仙,三姐英魂的“刘三姐墓”。世界奇闻:永远没有谜底的印天池景观;左江岩壁画。
丰富多彩的旅游景点,构成了一块壮乡特色,民族风情的南疆旅游胜地。
八音坐唱是布依族古乐吗
八音坐唱早在唐朝就流传于桂东南一带,只有兴义市巴结布依族保留流传至今。所谓八音,是由八种民族乐器组成乐队而得名。通常有笛子、箫筒、牛骨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乐器。从古流传下来的曲目不超过13首,多为根据本民族神话故事改编的唱本,也有汉族民间唱本。
它通常以10至16人组成演员队伍,演唱时唱腔用布依语,道白用汉语,有小嗓和平嗓之分,由乐队人员分担角色。其曲牌有正调、长调、倒长调、反簧调、倒茶调、吃酒调等,可单独演奏,也可边奏边唱。
八音坐唱旋律古朴流畅、悦耳动听,常在民族节日、婚丧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族说唱艺术形式。
阿夏婚是世界最古老的婚姻习俗吗
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有趣而奇特,但其中最为独特的要数泸沽湖畔摩梭人的阿夏婚。阿夏婚分为阿夏婚、阿夏同居婚、成家婚三种形态。
阿夏婚:阿夏在摩梭语中是亲密的朋友之意,结交阿夏关系的夫妻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男子夜间到女家居住,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由母亲或姐妹抚养,父亲不抚养孩子,他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夏家舅舅抚养。
在农忙季节,女方家需要帮忙,男方可以前去协助。男女之间的爱情是阿夏婚的基础,双方一旦产生了爱情,就可以结交为阿夏关系。
阿夏婚的特点在于维系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大家庭,家庭中不存在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母亲死后,家庭中的女子谁能干就由谁来承担家庭的重任。
阿夏同居婚:在长期的阿夏婚中,婚姻形态也在逐渐转变,由分居向同居转化。其特点是:男女双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生活在一个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无论到哪家,都是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员。
以上两种阿夏婚,同一母系血缘内,是绝对禁止结交阿夏关系的。成家婚:即男女双方通过较长时间的选择,两人都愿结成终身伴侣,就由长辈主婚,领取结婚证书。
这种婚姻,若要解除夫妻关系,必须通过双方家庭长辈同意,并办理离婚手续。据说这种形式,目前正宣传普及,但为数还不太多。
以上情况,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关注,成了人类学者和旅游者考察、研究和了解人类文化进程的鲜活形式。
孔雀舞是傣族民间舞蹈吗
孔雀舞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傣族的许多村寨都有长于跳孔雀舞的人,由于代代相传及民间艺人的精心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不同流派的孔雀舞。
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展翅、抖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
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同一个舞姿和步法,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孔雀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
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新我国成立后,孔雀舞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女子集体舞蹈《孔雀舞》获金质奖章,民间舞蹈《双人孔雀舞》获银质奖章。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表演的孔雀舞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高山族在节日里有哪些祭祀活动
高山族性格豪放,喜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宴请和歌舞集会。每逢节日,都要杀猪宰牛,置酒摆宴。高山族节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种糯米制作的糕和糍粑。不仅可作节日期间的点心,还可作为祭祀的供品。也将糯米做成饭招待客人。
高山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的习惯,这些祭祀活动大多与生产有密切关系,诸如:祖灵祭、谷神祭、山神祭、猎神祭、结婚祭、丰收祭等,凡是大规模举行祭仪庆典,高山族人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舞集会,这些祭仪也成为高山族人的节日活动。
在高山族的各种节日中,以“丰收祭”最为隆重。“丰收祭”也成丰年祭、粟祭或丰收节,每年举办一次,届时除摆酒席供品外,还伴以各种文体活动。节日里,人们穿起节日盛装,妇女们戴上手铃、手镯,颈上挂起珠串,头晌插上鲜花,男子在腰间佩带一串铜玲,族人自带一缸酒到场,围着篝火,边跳舞、边吃边饮酒,庆贺一年的劳动收获,甚至通宵达旦。
海南苗族青年男女是咬手定情吗
“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
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
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娘的“隆闺”,即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开门歌。
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
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指、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塔塔尔族的婚俗有什么特别之处
塔塔尔族的婚俗别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后再“娶”回来。婚姻过程是,经媒人三番五次登门求亲,女方家长若允诺,男方再向女方下聘礼,称为“库拉克绥云切”,即给新娘从头到脚的整套服装。下过聘礼,即算订婚。
按塔塔尔人的传统习惯,婚礼在新娘家举行,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结婚前几天,男方要把为新娘制作的全部服装、炊具、陈设和婚礼时食用的物品及自己的“嫁妆”送到女方家,其中包括给新娘父母的礼物。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过去了。
“出嫁”的仪式也颇为有趣。这天,新郎在伴郎及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马车,青年人拉手风琴,兴致勃勃地唱起塔塔尔流行歌曲“几尔”,一路上歌声、琴声、口哨声、呐喊助兴声连天,浩浩荡荡地前往女家成亲。
当夕阳西下,新郎和伴郎们一行人等来到新娘家。这时先要绕着院落转一圈,然后才到门前。而此刻女家大门都紧闭着,新郎要献礼物才能进去。以后,新郎进房门,到床边,吃饭,都要送喜钱。
舞火龙是香港传统民俗吗
舞火龙,是香港不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七十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分,但我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少数民族都有哪些禁忌
蒙古族: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
蒙古人忌讳别人骑着马在蒙古包门口下马和骑马闯进羊群,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客人不经允许不可擅自进入包内,在蒙古包内不能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
不能从主人的衣帽、被褥、枕头上跨过,不能在包房内吐痰,出去不能踩门槛。蒙古族人还忌讳别人用烟袋、刀剪、筷子等指头部。
藏族:藏族人忌食鱼、虾、骡、马、驴、狗肉;一般还不吃海味。他们不吃鸡、鸭、鹅等家禽。因为按藏族传统,食用的是偶蹄动物,视其它动物为恶物,而鸡鸭鹅是五爪,是奇数,因而不食用。
藏族人视佛像、佛供、寺庙中的经书、钟鼓,一般人佩戴的佛珠为圣物,不可触摸。他们还忌讳在寺庙附近砍伐树木,高声唱歌,钓鱼、捕鱼。
在牧区,进室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忌讳混杂而坐。家门口生火、帖红布条、插树枝获门口木杆倒立,表示家里有人生病或妇女生育,忌讳他人进内。
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葬。
苗族:苗族人民忌讳其他民族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他们的自称“蒙”。黔东南等一带的苗族在立春第一次春雷响后三天之内不能出工。湘西苗族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忌讳挑粪。
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和苗族人嬉闹时,不能用绳子或布带捆他们。苗族人在门口悬挂草帽或插青树叶,或者苗族人在举行婚丧祭祀等仪式时,客人不要进屋。路上遇到新婚夫妇,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
黎族:海南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您如果想去屋内参观或想体验当地民俗而住进船形屋,记住一定要尊重黎族风俗。在船形屋内有禁忌:不得戴草笠进屋,不得在屋内吹口哨,不得在屋内扛锄头。若是人多生病,家畜不旺,据说是屋场“多阴”“鬼神占地”,便要搬家等。
傣族:西双版纳是我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壮族:壮族家有产妇时,门上悬挂草帽,外人不得入内。无论家人、客人都不能坐在门槛中间;不能扛着锄头或戴着斗笠走进家中。二月初二祭龙山帝王,不能砍伐山中树木,不能在山中大小便。壮族人给人递茶时,应双手捧杯,忌讳单手递送,夹菜时忌讳来回挑捡着吃。
朝鲜族:朝鲜族不喜欢吃鸭子、羊肉、肥猪肉。朝鲜族的老人地位很高,平时老人的饮食是单独制作和用餐的,如果父子同席,儿子不能当着父亲的面吸烟或饮酒。朝鲜族忌讳敲门,进访者应呼叫主人。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最忌讳在户外穿短裤,晚上睡觉时不能头东脚西或四肢平伸。
在维吾尔族家做客,洗手时不可将沾污水的手乱甩;要待长者坐好方可就坐;吃抓饭时不要满盘子乱抓或者将抓过的肉食再放入盘内;吃剩的残骨不要乱扔,应放在自己面前的餐布上;用餐时外出不可从餐布上跨过或者从客人面前走;做客时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吐痰。
满族:满族忌讳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在满族家中做客,不能随便坐西炕。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节日吗
那达慕大会是我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每年农历六七月间举行,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的比赛,即摔跤、赛马和射箭。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
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
其足蹬马靴,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族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摔跤技巧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13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
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蒙古高原盛产著名的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极强。自古以来,蒙古族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族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驯练烈马,精骑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绝技,通常把是否善于驯马、赛马、射箭、摔跤作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
赛马为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赛马项目包括快马赛、走马赛、颠马赛。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的又一项目,也是那达慕大会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射箭比赛分近射、骑射、远射三种。静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
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在那达慕大会期间组织有蒙古族传统的体育盛会、歌舞表演等,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乌兰牧骑演出等新的内容,同时举行物资交流会和表彰先进。
举行那达慕时,牧区方圆数百公里的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或乘坐汽车、勒勒车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那达慕大会期间帐篷林立,组织广泛的物资交流会,以促进生产。晚上还举行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锡林郭勒盟地区举办的那达慕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
各民族著名饮食有哪些
汉族:以面粉、大米、高粱等为主食,北方以面为主,南方以米为主,一般一日三餐,菜肴分荤、素两类,口味各地相异,俗称东辣西酸南甜北咸,有饮酒、饮茶习俗,以木筷或竹筷进食。
蒙古族:以牛、羊肉为主食,专吃烤、烧肉、手抓肉和酸奶疙瘩。嗜饮砖茶,冬季专喝泡子酒,夏季多为****酒。农区以米面为主食,吃包子、饺子、蒙古馅饼和炒面等,一日三餐,中餐不定时,谁饿谁吃。
回族:以米面为主食,也吃牛、羊肉和鸡、鸭、鹅、鱼、虾等。禁食猪肉及猪肉制品。宰杀牲畜前,要请阿訇念经。喜饮茶,不食烟、酒。
藏族:以青稞、小麦为主食,其次是玉米和豌豆。日常之食为糌粑、牛羊肉及奶制品,每日餐数不定,喜食酥油茶,饭前须先用手沾酒或茶在桌上点三滴以示供佛,然后开饭,如是佛寺僧众,饭前还须诵经。餐具为人手一把小刀和一只木碗,无用筷习惯,取食皆用手抓。
维吾尔族:以面、米为主食,肉类以羊肉为主,日常食面食馕。喜庆、待客时则用抓饭,喜喝奶茶,饭前饭后要洗手,以壶冲洗,下以盆接,且只限三下。吃抓饭前要先剪指甲,常在炕上围坐用餐,喝汤用木勺。一日三餐。
苗族:以大米为主食,也有以玉米、荞麦、马铃薯和燕麦为主食的,烹饪时多以瓶子蒸食,喜欢酸味食品,以酸汤最有名,极善饮酒,以烧酒为主。
彝族:以荞麦、玉米、马铃薯为主食,喜饮酒,吸旱烟,喝烧茶,自制米酒饮用,食具多以木制成,分有漆、无漆两种,颜色有黑红黄三种。
壮族:以大米、玉米、红薯为主食,年节喜食粽子、糍耙和米粉,古人不食牛肉,元朝时才开始盛行食牛肉,少数山区仍存古俗。
布依族:日常食米、麦类食物,饮水酒,吸叶烟,喜食酸糖,用顶罐煮饭,其味极香。
朝鲜族:以稻米为主食,喜食干饭、打糕、冷面,嗜酸辣,日常饮食不离大酱和清酱,爱吃狗肉、泡菜、咸菜等,不吃羊肉、肥猪肉及河鱼、花椒、带甜味菜肴,喜喝烧酒,饮花茶。
满族:日常喜食小米、黄米干饭、豆包。年节则喜吃“哎吉格饽”,即饺子。除夕必吃手扒肉,风味食品有白煮猪肉、糕点“萨其玛”等。
侗族:以大米为主食,平坝地区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喜食酸辣,吸叶烟,饮酒。民族食品有醋鱼肉、侗族油茶、烧鱼等。
瑶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一日三餐,全吃干饭,一般早晚天黑前、后各吃一顿,中午则以芭蕉叶包饭到田间地头食用,农忙时,甚至就在田间生火煮食。喜欢清水兑酒,清明时节吃一种染色“花饭”。
白族:多以稻、麦为主食,山区则以玉米、荞麦为主。吃饭时长辈坐首席,下辈依次围坐两旁,并添饭夹菜,伺候长辈,礼仪颇严,爱吃酸冷、辣味,善制火腿、弓鱼、螺蛳酱、油鸡棕等食物,尤喜饮茶,常以烧茶待客。
土家族:以大米为主食,山区主食玉米,喜食酸辣,有“不辣不成亲”之说,善饮酒,素食菜豆腐,喝油菜汤。
哈尼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逢年过节吃糯米饭或糍耙(以紫米舂制而成)。
哈萨克族:以牛、羊肉、奶、米、面为主食,喜食抓饭和馕,其次是酸奶制品。嗜饮奶茶,不喜青菜,但喜吃葱。春夏季吃羊羔肉,秋季宰大牲口,熏制冬肉,制腊马肠备用。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肉类以猪肉为主,喜油炸食物,不喜炒食。善饮酒,尤喜甜米酒。一日三餐,用碗筷。吃糯米饭时,用手捏成团,然后进食。风味食品有米线、竹筒饭、炒牛皮等。
黎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辅以木薯、红白薯,一日三餐,收割时不脱粒,连稻茎一并存放,吃时再一把一把取出脱粒,吃多少脱粒多少,用陶锅煮食,男子嗜烟、酒,吸竹筒水烟。肉食以火去毛,拌以米粉、野菜腌制成酸肉备用。妇女喜嚼槟榔。
傈僳族:以玉米、荞麦、高粱为主食。芋头尤为傈僳人所喜好,习惯饭菜合煮,吃饭时由主妇按家里人口多少,平均每人分一大木碗,喜食烧烤肉食,且善饮水酒,常一饮一日或数日方散。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其次是小红米、荞麦、豆类和玉米等,极少吃干饭,不分主、副食,无论贫富,均吃以米、菜、盐、辣椒合煮的烂饭。
多用木碗、竹勺,不用筷子,以手抓食,平时一日两餐,农忙时一日三餐,喜喝浓茶,饮自制家酒,嚼槟榔和吸草烟。畲族:以大米、红薯、面粉和豆类为主食。
高山族:以大米、小米、芋头为主食,吃粮通常即吃即脱壳,喜食黏小米饼,其中掺花生和兽肉,用树叶卷起蒸食,嗜烟酒。好嚼食槟榔。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大麦、小麦、玉米等辅之,喜食糯米饭、酸菜、辣椒、腌鱼、腌肉及烧酒、甜酒等。
东乡族:以土豆为主食,其次是青稞、糜谷等,常吃青稷、糜谷、大小豆等杂粮面做成的糊状食物,即散饭。不吃猪、骡、马、驴、狗及其它凶猛禽兽的肉类和动物的血,不吃自死的牛、羊、鸡、鸭等。嗜饮紫阴茶和细毛光茶,一日三餐均在炕上进行。媳妇则只在厨房就餐。
纳西族:以小麦、大米、玉米为主食,喜食酸辣,吃饭时用木制餐具,吃肉时由父亲掌勺平分,媳妇负责加添饭菜。喜饮酒,吸草烟。
景颇族: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每日三餐,以锅或竹筒煮饭,吃饭时多不用筷,以芭蕉叶包饭而食。据传说,景颇先人以为水稻是狗从“太阳出来的地方”附在尾巴上带来的,故每年吃新米饭时,必先喂狗,以示纪念。喜饮酒,嗜好草烟、芦子、槟榔,男女不论。
柯尔克孜族:以米面为主食,饮羊奶,喜吃稷子米,用鲜奶煮食或用酸奶泡食,喜饮茶,老年人喜饮白酒。达斡尔族:以稷子和荞麦为主食。喜食一种米面合制的“饷饷”,肉食以狍子肉和猪肉为主。嗜烟、茶、酒。
仫佬族:以大米为主食,兼以其它杂粮,节日喜吃糯米饭,每家都制酸芋头、酸刀豆和咸豆酱,作为下稀饭的菜。不吃动物心脏。男子喜烟、酒。
羌族:羌族以大米、青稞、土豆和荞麦为主食,辅以小麦和玉米,主要食品有炒面、面蒸、面汤、金裹银、锅塌子等。喜食酸菜和腌菜。喜欢咂酒,吸兰花烟,吃熏干的猪膘。
布朗族: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和薯类,喜酸性食品,如酸笋、酸菜、酸肉等,酸菜是其特有食物,风味独特。男子用短烟斗吸辛辣味强的烟。老年妇女用一支很长的长杆烟斗,烟较淡。男女都嚼烟。
毛难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其次有红薯等杂粮,年关、节日喜吃糯米。爱吃腌肉酸、螺狮酸和醋浸的生鸭血。
仡佬族:以玉米、大米为主食,其次是麦子、荞麦、红稗、小麦和高粱等。喜食酸菜及糯米粑粑。
锡伯族:以大米面粉为主食,多食胡麻油,喝各种畜奶,嗜茶及酸辣食品。
阿昌族:以大米为主食,掺以薯类、玉米,一日三餐,喜食酸味,善做米线。
普米族:以玉米为主食,也普遍食用大米、小麦、青稞、荞麦和蚕豆等,风味食品主要有猪腰肉等,食具多为木制品,如木勺、木碗、木盆等,吃饭时全家围坐火塘边,由家庭主妇分发饭食,家长的第一碗饭必须由女子盛给。喜喝茶,吸烟,饮酒,尤喜牛角盛酒,用竹管吸饮。
塔吉克族:以大米、面粉为主食,喜喝奶茶、酸奶。喜食奶干、抓肉、牛奶煮米饭、牛奶煮烤饼、栈油面酱和青仁酱等。
怒族:主食玉米、荞麦和小米,有“猎禽兽以估食”“好食虫鼠”的习惯,尤喜食肥山鼠,男女皆好饮酒,饮必醉,醉必歌。
乌孜别克族:以羊、牛、马及乳制品为主食,一日三餐多吃馕与奶茶,吃蜂蜜、糖。
俄罗斯族:以面粉制品为主食,喜吃面包、馅饼等。吃饭时多用刀、叉、勺、盆,颇似西餐仪规。一日三餐,早晚简单,午饭为正餐,先喝汤再吃菜,如有两个以上菜,只可吃完一个再吃另一个,不同时吃两个菜。饮料有奶酪、奶茶等。男子尤嗜饮自制啤酒。
崩龙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辅以薯类及荞麦等,喜饮茶。
裕固族:面粉是其主食,每日三餐,两茶一饭。早晨喝酥油炒面茶,中午吃奶食或茯茶,晚饭多喜食揪面片。
塔塔尔族:以大米为主食,喜食抓饭、烤饼。另外还有用蜂蜜制成的类似啤酒的饮料,广受欢迎。
独龙族:以玉米、小米、荞麦为主食,靠采集和渔猎补充食品不足,爱饮水酒,吃肉时喜欢烤食,由主妇均分食物是独龙人习俗,家中如有子女结婚,便赠一个火塘,以示成家,由各火塘轮流做饭。
鄂伦春族:善狩猎,故饮食以兽肉为主,一日三餐,早间多吃肉粥,午间和晚上多吃烤肉和煮肉。喜生食兽肝、兽腰,还有肉干。有传食习俗,即大家围坐传吃同一块肉,一人吃一口,反复轮流,直至吃完。
赫哲族:以前以鱼、兽肉为主食,现多以小米、面粉为主食。尤其食鱼法最具民族特色,食法多样、奇特,有生食鱼片、生食冻鱼、烤鱼串,还有加工成鱼条子、鱼披子等鱼干制品。尤以用大马哈鱼制成的蝗鱼骨、蝗鱼筋最为名贵。多嗜烟酒。
珞巴族:以玉米面或鸡爪谷面为主食,吃时先用木杆舂去谷壳,炒熟后再磨成面,再往开水中边撒边搅拌成糊状,然后用手抓食,气味清香。嗜辣味,喜烟酒,夏季多用酸奶作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