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一)
6142700000073

第73章 毛泽东与周恩来为“三反”推波助澜

“五反”和公私合营进行得比较顺利。“五反”历时半年,到1952年6月基本结束。

然而令一党主席和一国总理真正担心的,并不是资本家,也不是商人。而是来自内部的威胁,即所谓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共产党的力量在于团结、纯洁,就像热核聚变放出极大的能量;分裂、腐朽,则无异于原子核的裂变;按物理学的解释:裂变一般须由中子轰击,例如铀的原子核受中子轰击分裂成溴和镧……有的元素也可自行裂变……

人们不禁联想:轰击共产党人的是什么?受轰击裂变出来的莫不是“臭”和“烂”?

正像毛泽东曾经预料的,有些人没有被钢铁炮弹打倒,却被“糖衣炮弹”击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基本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这种新的情况下,部分党员沾染上了官僚主义的流毒,他们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饱食终日,言不及义;有的虽然辛辛苦苦,但在进城以后丢掉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逐渐失去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同样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更有少数党员在人民群众的一片赞扬声中,在资产阶级施放“五毒”的袭击下,丧失了政治警惕性,甚而有的竟蜕化变质,堕落成为资产阶级的俘虏,人民的罪人。

中南海是警惕的。

那段时间,毛泽东也是满脑子这方面的问题。就连散步的时候,他会突然冒出一句,问李银桥:“你有贪污没有?”

李银桥一愣,主席怎么会问这个问题,急忙回答:“没有。”

毛泽东还不满足:“你现在不贪污,你以后贪污不贪污?”

为了让毛泽东放心,李银桥抬高了嗓门:“不贪污。”

毛泽东还是不满意:“我在的时候你不贪污,我不在了你贪污不贪污?”

李银桥大声说:“我永远不贪污!”

这下毛泽东高兴了:“这就好。我们是共产党人,永远不能搞贪污,要经得起考验!”似乎毛泽东一定要问出个究竟,话头一转,又问开了:“你不贪污,你有浪费没有?”

李银桥真想笑,不知主席为何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但还是极认真地摇了摇头。

“不贪污,也不能浪费。勤俭节约是共产党人的美德。做不到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我一定努力做到。”

“要节约。比如洗衣服,袖口领口多擦些肥皂,这些地方容易脏。其他地方揉揉搓搓,一捋就行。这样可以节省肥皂。”李银桥仔细听着,回想着自己有无过错。他忽然觉得毛主席又高又大,可心却极细,什么事都难逃开他的眼睛。

北京的11月,常起风沙,气温骤降。室内也是干冷干冷的。

周恩来来到陈云的办公室,一瞧,没人。哪儿去了?周恩来朝陈云的卧室走去。推开房门,只见陈云背上围着一床被子,腿上盖着一床被子,膝盖上搁着块木板,正坐在床上专心致志地看文件。周恩来很感动。他知道陈云身体一直不好,特别怕冷。可是生火取暖还差几天,天气不饶人,房里没火真够呛。他对陈云说:“陈云同志啊,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我批准了,你生火吧!”

陈云见总理进来,急忙掀了被子,下床来,笑笑,说道:“不行。”

周恩来又劝:“你身体不好,不要冻坏了,冻坏了更不合算。”

陈云还是不依:“我不能破了自己立的规矩。”当时,陈云负责经济计划的制定,为了节约用煤,规定每年11月15日前不能生火。陈云一直守着这个规矩。“陈云同志,你可真是好当家,铁算盘。我们党的同志要都像你这样遵纪守法,什么乱子也不会出了。上梁不正下梁歪嘛。”周恩来很是感慨,“主席在会上多次提出要反对贪污浪费,很有道理。这是我们建设祖国的基础。”

北京开始生火取暖的第五天,毛泽东根据东北地区的经验,首次提出“在此次全国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中进行坚决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十天之后,毛泽东再次提出:“反贪污反浪费一事,是全党一件大事”,“我们需要来一次全党的大清理,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贪污事件,而着重打击大贪污犯,对中小贪污犯则采取教育改造不使重犯的方针”。

1951年12月1日,党中央做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要求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检查贪污浪费现象,号召党内外广大群众大张旗鼓地、雷厉风行地检查和惩治贪污人员。7日政务院举行第114次政务会议,周恩来作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精简节约、增加生产、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的重要发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同政府节约检查委员会。8日党中央再次发出《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去进行的指示》。

可以说党于1951年12月开始的“三反”运动和1952年1月发动的“五反”运动,是前后交错,同时在两个战场上展开并使两者互相配合、互相推动,给予当时的资产阶级的进攻以一次沉重打击,同时也是改造国家机关、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运动。

1951年12月13日凌晨,毛泽东在一夜的批阅和思考后,在给各大区中央局主要负责人的电报中写下:“发现贪污问题的严重性和大规模地惩治贪污分子,从东北开始,是由高岗同志亲自动手的。中央方面委托薄一波同志负总责,北京市由彭真同志负责,现已全体动起来了。”

在“三反”运动紧张的日子里,毛泽东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听取薄一波的汇报,甚至坐镇中央人民政府节约检查委员会,参加办公会议,亲自指导工作。毛泽东要求每三至五天,薄一波要与各大区负责人通话一次,检查各区“三反”进度。

毛泽东确立的“三反”方针是:首长负责,亲自动手,号召坦白和检举,轻者批评教育,重者撤职、惩办,判处徒刑(劳动改造),直至枪毙一大批最严重的贪污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