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一)
6142700000050

第50章 陈赓一口气说了4个小时

8月14日,陈赓抵达广渊越军前指,与前两日到达的以韦国清为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会合。当晚,陈赓听他们讲了了解的主要情况,又和韦国清一起,听取了越军总参谋长黄文泰介绍两军战场情况。随后,按过去中国作战的老习惯,他专门派人与越军前指人员一起深入高平等地作实地侦察。

在一次研究边界作战会议上,他一边听着情况汇报,一边沉思地审视着军用地图。他的目光在越北第4号公路上的东溪停了下来,神色颇为兴奋地指头一点:“首战必胜嘛,这第一仗从哪里打起很关键。我看东溪很合适。”韦国清看了看地图,同样赞同地点了点头:“攻占了东溪,整个边界战役的主动权就可以掌握在越军手中。”

陈赓将自己的想法与武元甲沟通:“现在法军在越南总的来说处于不利地位,从本土大量增兵也是困难的,在这个时候打胜边界之战完全是可能的。边界战役第一仗从哪里开刀呢?”他抬脸望了一下武元甲,“听说不少人主张一下子就开始攻打高平,对此要慎重考虑。”

武元甲不语。陈赓也不点破武元甲就有这种想法,只是按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高平敌人工事坚固,四面有水有山,易守难攻,法军不久前已增加了兵力,依照越军现在战斗力,一举攻下高平是比较困难的,甚至是十分困难的。即使全力以赴勉强拿下高平,其代价也是极大的。所以,这个战役第一仗不应攻打高平,而应该攻打敌人守备比较薄弱的东溪,占领了东溪,战役全局就活了,高平敌人也就容易解决了。”

武元甲仍然埋头看着地图,许久才说:“我明白了。”

陈赓这才舒了口气。可是越军的许多干部还不明白。8月23日,武元甲向团以上干部传达了战役计划。他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就骚动起来。越军干部对这一计划所体现出来的战术思想,感到既新鲜,又陌生,与自己头脑里的想法实在相差太远。于是讨论中各种议论都出来了:

有的说,既然战役目的是解放高平,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进攻高平呢?我们的主力部队数量有限,打完东溪,哪还有兵力打高平?

有的说,兵贵神速,出其不意,先攻高平,可以使守敌猝不及防,不待敌增援即可拿下。

也有的说,先打弱敌,后打强敌,道理虽好,但战役时间拖长,部队没有连续作战经验,体力又不好,恐怕难以坚持到底……

意见铺天盖地压来,武元甲有点吃不住,急忙来搬兵,让陈赓出面到会上说一说。陈赓答应下来:“好,我简单说一说。”

好家伙,他这“简单一说”,一口气说了4个小时,会场上愣是鸦雀无声!(参见《陈赓日记》:在越北战场)

东征北战,他的湖南口音已经不明显了,他说的精彩,有大的军事辩证法,也有小的生活中的笑话,虽经翻译,越军指挥员还是被牢牢地吸住了:“……首战胜利对战役全局影响极大。东溪打痛敌人,七溪、谅山之敌可能来援,我军就有一个在野战中歼灭敌人的良机。打掉东溪,高平敌人就处于完全被动与动摇状态……东溪作战会损失些兵力,这可以通过有计划地补充兵员来解决……体力差,没有连续作战经验,这样就更应先打东溪,而不应先啃硬骨头;先打弱的,后打强的,强的也就变弱,反之先打强的,遇到挫折,弱的也可能变强,通过实战锻炼和改善伙食,就可以提高部队连续作战能力……”

陈赓又开起玩笑:“我这些天在越北地区爬山不止,也察看了一些地形,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坚持到底。”他拍拍自己的肚皮,“大家可以做个比较,我的肚皮恐怕比在座诸位的肚皮都要大,我能爬山,大家肯定能爬;我能坚持,大家更能坚持。因为你们的肚皮小,动作比我利索啊……”会场里哄然大笑。

讲了半天,直到晚上12点,他擦擦洗洗,刚往床上一卧,困乏得马上就要坠入梦乡,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是武元甲。

“有什么变化吗?”陈赓支起半边身子问。

“不是敌情。”武元甲声音又高又脆,“听了你的讲话,我甚为兴奋,睡不着啊,希望你能多传授一些中国革命的经验,就像你今天说的那种经验!”

陈赓满口答应。放下电话,苦笑着对工作人员说:“这下麻烦了,我非得说得自己睡不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