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候,齐国的国王齐宣王有一个爱好:喜欢欣赏音乐,尤其爱听吹竽。“竽”,是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形状像现在的笙,吹奏出的声音非常好听。
齐宣王爱听吹竽,可他有一个嗜好,专好听“齐奏”,不喜欢听“独奏”。每次一听音乐,就要召集三百多人,组成一支庞大的乐队,要乐手们一齐吹。所以,齐宣王在王宫里养活着数百个专靠吹竽为生的人。
当时,有一个叫南郭的人,他不学无术,身无一技之长,根本不会吹竽。他为了混碗饭吃,也跑到齐宜王那里去,请求加入乐队,为齐宣王吹竽。
齐宣王讲究排场,希望有更多的人为他吹竽,凡是请求加入宫廷乐队的人,他是来者不拒。“听说”南郭也会吹竽,也未加考核,齐宣王就糊里糊涂地收下了他。并且,和其他数百个乐手的待遇一样,也发给南郭一份俸禄。
从此以后,南郭就混在吹竽的乐队里,装模作样,假装会吹的样子,为齐宣王吹奏。因为齐宜王从不听独奏,而只听合奏,所以,冒充会吹竽的南郭,一直没有被识破,竟然在宫廷乐队里混了好长时间。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了王位。齐泯王与他的父亲一样,也非常喜欢听吹竽。但与他父亲的嗜好恰恰相反,他只喜欢听“独奏”,而不喜欢听“齐奏”。他每次听吹竽,都是听乐手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奏。
这时候,南郭就觉得有点儿混不下去了。在“滥竽充数”的那些日子里,由于能“混饭吃”,他也不学吹竽,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
南郭心想:要是齐泯王让他上前去单独吹,自己根本不会吹,查出来会犯欺君之罪,恐怕就要掉脑袋;不上前去吹吧,又说不出什么正当理由,没有什么好办法搪塞过去。上前去吹或不上前去吹,都要“露馅儿”。而一旦露了馅儿,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轻则遭受重刑,重则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
想到这里,南郭不寒而栗。他赶忙草草整理好行装,趁着夜色,赶紧偷偷地溜走了。那落荒而逃的狼狈相,可想而知。
读书学习要讲究认真,可来不得半点虚假。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迟早要露馅儿。只有有真才实学,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