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6134400000081

第81章 与信息传递程序同步

——六步读书法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

——洛克

读书,实际上是一个知识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其有效性受到人、书、读书的目的、时间、场合等因素的制约。人作为读书活动的主体,在读书之前应有的准备是:确定读什么书?要达到什么目的?花多少时间?在哪儿读?这些都心中有数了,才算有准备了,才能排除干扰,保证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

读书活动包括外部操作程序和内部传递程序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内部传递程序,可以概括为视觉接受书面信号至大脑神经,引起有关神经元的兴奋,进行一系列信息的比较、选择、组合、贮存等活动。可见,这个程序的关键部件是眼和脑。视觉的视幅越大,在一行字上注视的次数越少、时间越短,传递的信号就越快、越多。

因此,脑的活动与眼的活动应该同步,以及时地妥善地处理信息——这就是为什么读书必须专心致志的缘故。“六步读书法”即是适应这个内部传递程序,提高信息处理效能的外部操作程序的方法。此法可与每个人的读书特点融合,发挥每个人读书的长处,因而普遍适用,人人可行。

第一步视读——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通读全书。

这不是一般的默读默念,而是用眼睛扫。必须摒弃一字一词,像打字机打字那样的读法。要逐步训练使眼睛像摄像机扫描那样可以一眼读一行、读一段的敏捷性。这当然是高度紧张协调的眼脑活动。

实践证明,视读是完全能做得到的。根据现代科学对人脑的研究,信息进入脑中不是以语言符号的形式作为接受单位,而是以语言符号的意义作为接受单位的。因此,在这一步上,脑的活动主要是从意义上发现、概括、理清全头绪。

第二步回忆——掩卷而思,尽量按照全书的线索作闪电式的回忆。

回忆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强化视读中的脑活动,巩固有关神经元的兴奋灶,使信息的痕迹得以深刻;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把握全书的框架的基础上,找到各个插口,也就是把握读书过程中最关键的信息。

理论作品可以是论题,论证、结论,或者假设、验证、结果;文艺作品可以是情节发展的一个个阶段,或者人物塑造的一个个层次。全书的关键信息掌握了,就能够浓缩全书的内容,提炼全书的意义的精髓,也就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综合各个意义,进行概括。诸如理论作品的基本观点、主要论述及其论述特点;文艺作品的主题、主人公和主要人物的形象,及其艺术特点,等等。

回忆中当然会有遗漏和错误的地方,但错误的东西又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在下面的程序上还可以发现和纠正。重要的是,这一步中把厚厚的书在脑中变得薄了,抓住了书中重要的实质性的东西。

第三步设疑——不断提出问题,是深化阅读的奥秘。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则须疑”,阅读亦如此。

比较生疑。我们都知道比较能生疑。“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鉴于这点,我们在阅读时可以对某些与之相关性的作品加以比较、对照,提出疑问进行思考,借此区分正误、是非、优劣、雅俗,从而不断提高认识水平与阅读能力。例如:朱自清和俞平伯分别写了题目相同的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阅读时就可围绕文章的情思主旨、风格语言进行质疑,找出他们的异同,提高自己的读书能力。

想象生疑。阅读要意志专一,但不排除想象。阅读时,目光聚得拢,思绪放得开,“寂然凝滤,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是一种积极的良好的阅读心理状态。这个状态中就包含了想象这一思维活动。这里的想象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而是带着一定的问题,凭着阅读材料的某种联系去思考,向四周辐射,向纵深发展,绽出思维的花朵。例如《孔雀东南飞》第四部分的最后,写到兰芝、仲卿双双殉情,将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不这样写会怎样?这种疑问会引导我们做更为深入的研讨。

无疑生疑。阅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似懂非懂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决不能轻易放过,而要无疑处设疑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件小事》中为什么鲁迅先生用“头破血出”而不用“头破血流”?《珍珠赋》中提到“芙蓉”,字典上说“芙蓉”有两种:木芙蓉和水芙蓉。它们开花季节不同,本文中究竟指哪一种?上面说的这些问题貌似无疑,但细究一下就能小中见大,品出诗文中深味及奥妙。

设疑的前提是先要弄清作者为文的本意,然后认真阅读,不断思索,举一反三,纵横比较,才能不断提高阅读水平,最终实现融会贯通,无可质疑的境界。

第四步研读——对书中有关部分,或者对书中精彩的部分重新读。

分析透视是研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研读,有过滤式,有解剖式,还有综合式等等。但是,不管什么形式,都要细心体会所要分析的材料,辨析其特殊的情境,找出相关材料之间的关系,真正达到分析透视的目的。

这种重读,同时伴随着对疑问的思考,直到思考有了较满意的体会为止,因而可以根据自己思考性读书的习惯去读,朗读、轻声读、默读、视读,读一遍、读几遍,读读停停,都未尝不可。但是,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决不可浅尝辄止。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研读就是为了将问题具体化并加以逐步解决。研读时的思考是思辨性的,不是单纯的接受,而是在判断中取舍,区分“不能接受”或“可能接受”的内容,就好像在跟书的作者进行辩论。不仅在有疑之处这样做,即使是对书中精彩处也“须教有疑”多问几个为什么,调动自己的知识和信息的有关库存,去融会那些精彩处。

因而在研读的过程中,发问阶段造成的解结动势,终于激发出不可抑止的思维流,不管这种思维流是顺畅的还是曲折的,都必然具有融合、丰富和扩展的特点。读书到达这一步,应该有不到长城非好汉、非征服几座高峰不可的气势,促使思维流达到一次又一次的高潮。显然,这是属于求解式的读书,是对书的某些部分的精加工,是把书读厚了。读书的苦与乐在这里表现得最充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最简要最传神地道出了此时的境界。

第五步理得——这是读书的冷处理阶段。读书中的大大小小,宗宗件件的收获,需要进行梳理。读书必须有所得,所得必须清楚明白。

如果读了一本书,觉得收获很多,却说不出所以然,显然这些收获还处于混杂模糊阶段,是靠不住的。其结果往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却,即使没有忘却的东西也很难灵活地运用。理得有三种形式:一是重点回忆。也是掩卷而思,不过这次回忆的内容是收获和体会,对所有的“得”进行排列归类,给予条理化和序列化。二是制作卡片。把书中传递的新知识和新信息记在分类卡片上,或抄原文,或写提要。三是写心得或札记。这当然是比较综合的理得方式,一二篇、三五篇都可以,不拘字数和形式。当然,基础较好、有一定水平的人,还可以写成评介文章,以至研究、综述性文章。

第六步复读——再将全书浏览一遍,有些章节,特别是研读过的章节,不妨翻跳过去。

这是最后的全面回味阶段。可以紧接理得之后,也可以隔一段时间。但是,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多数人的实践表明:相隔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是在一周之内最好,最长不要超过一个月。

一般人没有复习习惯,以为除基础性的书籍外,何必去“温故”?殊不知这是一大损失。复读不仅对巩固全书的记忆和理解有着特殊的作用,而且往往会有新的发现。这也就是所谓“温故知新”吧,由于复读是对有印象的大脑皮层的相关部分做非紧张性质的印证和考查,某些曾经被抑制的神经元,这时还可能活跃起来呢!

如果你想记住任何东西,你要做的一切就是将它与已知或已记住的东西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