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读书法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复孜孜,书我不相属。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
——叶圣陶(中国当代教育家)
每当我们提起《桃花源记》这篇精美的散文时,便会立刻想到它的作者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的大诗人,他不仅诗作得好,散文写得美,而且在读书方法上也有独到之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后来人们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取其精髓,总结为“不求甚解”读书法。
对“不求甚解”读书法,历来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有的则认为这种读书方法是提倡粗枝大叶的作风,是在误人子弟。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实质呢?
《辞海》对“不求甚解”有两种解释:一是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一是“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显然,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不属于这种不认真。
首先,我们应当指出,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是建立在“好读书”的前提之下的。因为只有“好读书”,方可谈“不求甚解”;否则,“不好读书”就谈不上“求甚解”或“不求甚解”了。
另外,我们在理解这一问题时,还要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看。陶渊明所谓的“好读书”,主要是指读经史典籍。由于在那个时代学术界盛行训诂(训诂就是对古书字句的解释),而汉代的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洞繁琐,离题万里。更有甚者,可将解释几个字的文章,写成洋洋二三万字。这种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解释,对读书不仅无益,反而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才提出读书的“不求甚解”方法。
其次,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也不是提倡马马虎虎,漫不经心。而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求“会意”。“会意”就是领会书中的精神实质,而不是死抠皮毛上的东西,在文字上钻牛角尖,他所提倡读书的要诀,全在会意。所以,在读书领会其精蕴时,竟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从此不难看出,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法,与不认真绝不能混为一谈。其用意是在博览群书时,明白它的意思就可以了,不必去咬文嚼字,死抠不放;暂时弄不懂的,可先放一放,在读其他书的时候,可能一下就弄懂了以前不懂的东西,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把书读活了。
南宋的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的读书方法与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有相似之处。他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当代学者邓拓对此的解释是:这就是所谓的“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这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抠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地方也就懂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邓拓对“不求甚解”读书法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个子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
总之,“不求甚解”读书法,是陶渊明、陆九渊等人在大量阅读之中,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之后,总结出的一种深刻、辨证的读书方法。我们既不能断章取义,偏颇地理解它,更不能从贬义的角度把它理解成“不认真”或“不求甚解”。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书海茫茫,知识更新的时代,如果每本书都要一丝不苟地去读,那么要读到什么时候呢?所以,我们认为“不求甚解”读书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它能帮助人们从浩瀚的信息中迅速地提取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
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此,虽然介绍了“不求甚解”读书法的许多可取之处,但不妨还要提醒一点,选择读书方法一定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读书的对象来选择。比如:中、小学的学生,他们的个人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时,就要采取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懂不要装懂,要勤学、多问,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而在读课外读物时,可采用“不求甚解”读书法。其步骤和要点是:浏览、存疑和会意。
浏览。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广泛浏览各学科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吸取新信息,这样不但增长了新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
存疑。在浏览的过程中,会碰到不能理解的问题,因为,即使好读书的人,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书一看就懂,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先放一下,待以后再解决。一旦有机会弄明白了,那种高兴的心情,连饭都可以忘记吃了。这样可提高读书的兴趣。
会意。就是领悟。从存疑到领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读书时要带着问题读,随着理论水平的提高,知识面的扩大和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就可以加速到达会意的境地。这就是“不求甚解”读书法的本意所在。
在采用“不求甚解”读书法时,一定要理解其真正含义,避免片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更快地吸取到更多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