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讲授读书法
“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陶行知(中国教育家)
读书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有其内在的规律,谁能掌握这个规律,并与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谁就能在读书过程中掌握主动,尤其对于自学者来说,掌握了适当的读书和做学问的方法,就等于掌握了成才的钥匙。
近年来,日本流行一种新的自学方法——自我讲授读书法。
这种方法首先要求自学者在读书前根据课本上的目录,调动自己全部的知识储备预先进行第一次“自我讲授”。讲完后立即进行第一次通读。
在通读过程中,对不理解的地方,要记录下来,然后,自学者用自己的语言编制出一张精练、清晰、适用的“目录一览表”。对着这张表,再进行第二次“自讲”,这次自我讲授,着重要弄懂第一次自讲时不理解的内容,讲完后立即进行第二次通读……。
如此反复,根据课本或书中内容的难易程度,经过若干次的自我讲授后,自学者就会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一门新的学问了。
其实,流行于日本的自我讲授读书法,在我国早就有人使用了。
肖楚女早年求学时,就常到校园后面的一个僻静之处,面对一棵高大的榕树“讲课”。他把所读的书和文章一遍遍地讲解。通过这种自我讲授的方法,肖楚女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增加了大脑的记忆,还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对后来参加中国革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我讲授读书法对自学者有这么大的帮助,那么,在读书中怎样进行自我讲授呢?
在自讲前,要确定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列出讲授提纲。自讲有些像演讲,但它与演讲有着明显的区别:演讲面对的是广大的听众,是与他人交换信息,而自讲面对的只可能是僻静的一隅,无需与别人交流,是自己给自己当老师。
因此,自讲不一定像演讲时要有丰富的表情,也不一定像老师上课那样详尽介绍,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必须记住的内容和掌握的知识自己讲授出来,反复多次,直至全部掌握。
通过自我讲授,所学的知识就会在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会对所记住的知识感到格外的亲切。“特别是有融会贯通和理解的主动性,甚至会有第六感觉和下意识帮你的忙”。
姚大均对自我讲授读书法很有感触,他说,自从开始担任中学教师到现在,一直都把这种读书方法伴随身边。
为了把课讲得更加生动活泼,为了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深知“给人半桶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才行,因此,平时总是不断地努力学习,广泛地阅读书籍、报纸和杂志。并将每次捕捉的新信息在备课时,结合教材,先拟好提纲,再反复“自讲”,直到自己满意了,才把它在课堂上公开“亮相”。
他这样做,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互启发,活跃思想。采用“自讲”方法后,充实了自己的知识,使许多知识记得牢,应用在教学中,能用形象的事物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和促进他们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自我讲授读书法是一种很好的自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读书,可以得到许多专业知识;可以融会贯通,我为我师,可以引人入胜,掌握更多的知识。
自我讲授读书法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找个地方,大树下,墙角边,田间地头……随时可以自讲。
当然,自讲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确定好自我讲授的提纲;
然后规定出自我讲授的范围;
把“自讲”与反复通读结合起来。
做到了这几点,就能更好地我为我师,把知识全面掌握,融会贯通,学到真正的本领。
据有关研究表明,自我讲授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读书学习,有利于大脑的记忆。它明确目的,能提高学习,是消化理解,巩固知识,防止遗忘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