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6134400000060

第60章 为用而学未为晚

——用而求学读书法

要培养自己在书籍的帮助下,进行工作的本领和技能。

——鲁巴金(俄国作家)

在众多的读书方法中,有一种目的最明确、收效最直接的方法——用而求学读书法。冯英子在谈到他的读书经验时曾说:“人说学以致用,我倒是用而求学,倘说我的读书生活,其实就是一面工作,一面学习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是为了用而逼着自己去学的。这种用而求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抗日战争开始,冯英子被派到前线去做战地记者。跑战地不同于跑地方新闻,要有地理知识,更要有军事知识。这对于他这个只读了五年私塾的青年记者来说,是一个大的难题。为此,他如饥似渴地读了一些历史、地理和军事方面的书籍。

1940年,根据历史上几次溯长江西上仰攻四川的失败,冯英子写了一篇《论荆宜之战》的文章,论证日军不可能攻入四川。更让人惊叹的是全国解放前夕,冯英子在香港用“吴士铭”的笔名,撰写了大量军事评论,纵观时势,分析胜负,准确有利地抨击了国民党的要害,大大的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全国解放后,冯英子转而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和撰写国际小品文,于是他又开始攻读有关国际问题方面的书籍,包括英国史、美国史、非洲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有关史料以及有关国际问题的文学作品。通过学习,不仅使他了解了国际形势的发展,也增加和丰富了这方面的知识,给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收获甚大。

可见,用而求学实在是读书学习的一个好方法。俗话说,为学而学,烟云飘过,为用而学,人心揣摩。单纯地为学而学,读过的东西像过眼烟云,很难留下印象。为用而学就会细心揣摩读过的东西,以资借鉴,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现在许多参加工作后在学习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走过这条路。

既然用而求学的读书方法能给我们带来丰厚的收获。我们怎样利用它呢?

首先,是边想边读。这里的“想”,即指创作的欲望,创作的构思过程。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应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就写作来说,你要写哪一种体裁、风格、流派的文章,你就去读这种体裁、风格、流派的作品,反复的阅读,读懂、读通,仔细的推敲,灵活运用书上的一切。当然,对于自己想写的东西,则必须意由己出,形随意变,不能因袭别人的观点,死记别人的句子。这种阅读方法吸收量极大,效能极高。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青年时参加革命,军旅生涯经历很丰富。后来他身患重病,行动不便,就想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小说。有了这个愿望,他开始阅读别人的作品,如醉如痴。经过两年的积累和学习,他再也按捺不住创作的欲望。几经周折后,著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终于问世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主人公保尔是青年人的偶像,保尔的精神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奥斯特洛夫斯基读活了别人的书,更读活了自己的经历和自己想写的书。

其次,是边写边读。写是对自己读书效果的鉴定,读是补救知识不足的措施。边写边读,可以推动读书向深入发展,逼着你更专心地读书,更全面地收集参考书籍和资料,更深刻地领会书籍的含义,进一步提高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廖沫沙是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抗战时期为适应形势的需要,他担当起谈军事、写军事的任务。不是军人,却要写军事论文,怎么写?以前是读什么,写什么,此时,就得写什么,读什么。过去是先学后做,以后就得边写边读。

廖沫沙读了许多关于军事方面的书籍,不但懂得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离不开政治”,而且对军事学中的许多名词术语搞得比较清楚,并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综合当时报纸上所反映的战争情况,探索它的发展规律,估计它的发展形势,预测发展方向、前途和结局。仅1947~1949年两年时间里,廖沫沙运用这个边写边读的方法,在香港《华人商报》和《群众》半月刊上发表军事论文60余篇。用较短的时间,获得了较大的收益。

最后,是边干边读。干就是实践,也是知识的支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当接受一项新的工作任务时,尽管自以为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一动手就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发现了学习上的漏洞。正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愈用愈觉是贫儿”。

重新学习使我们又获得了能量。因为知识是前人生活工作经验的结晶。不断的读书学习,知识的积累就越丰富,我们遇到的难题和困难就不难解决了。只有这样不断的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我们才能不断的进取。正如一位作者所言:常嫌不足,学海无边,茅塞顿开,得宜匪浅。

书到用时方恨少,急来临时“抱佛脚”。为用而学未为晚,立竿见影有成效。